11197:从“熊猫”到“猫熊”说起
从“熊猫”到“猫熊”说起
[11197] (2008-12-29)
海峡两岸紧接期盼了一个甲子光阴得来不易的三通直航之後,一件令两岸关系更趋和缓的互动就是国宝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作爲大陆对台湾的亲善大礼离开四川雅安老家到台北木栅动物园安家落户了。绝大多数两岸同胞和国际人士对大熊猫的“送”和“迎”都给与赞赏和高度期待,认爲这对两岸的和平及将来更进一步的融合具有非常正面的促进意义。“团团”“圆圆”的命名反映了接近十四亿人口的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统一、两岸团圆的深切期盼,可説是万衆一心!任何一个龙的子孙都知道两岸统一的日子才是中国摆脱国际强权制肘和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时!
“团团”“圆圆”其实肩负着一项重大的使命,把期望两岸和平团圆的信息带到台湾,如果说这就是政治,那麽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哪一件跟政治脱离得了关系,而这是一件带来和平善意的“政治”!台湾少数人违反两岸各自的宪法搞台独,硬要给这件事扣上政治的帽子,这其实是台湾政治的悲哀,表现的是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卑鄙心态! 把“团团”“圆圆”泛政治化,主张台独的人当然知道台独的最终目的是瓦解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国家,让“台湾国”的骨牌效应带到新疆、西藏,把中国分裂成七块八块,彻底打碎这个民族的和平环境和统一振兴之梦。如果台独不是违法,不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存亡的核心利益,在李登辉或陈水扁的统治之下台湾不是早就独立了吗!对两岸的大多数中国人、海外华侨、华人来説,不管你怎麽看“团团”“圆圆”,给他们戴什麽帽子,两岸和平团圆是两岸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大格局的大势所趋,孙中山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相信有中华民族意识的人士、热爱和平的人士不会拒绝这对可爱的国宝,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法律,大陆地区给台湾地区赠送大熊猫,这完全是中华儿女自己内部两个地区的家事,并非国与国之间的事,扯上所谓“台湾主权被矮化 ”完全没有法律和逻辑的根据。
台湾有一些民意代表更强调将禁止自己的孩子到动物园看熊猫,也有人提议给这一对国宝改名字,几乎把这对国宝当成洪水猛兽,居然忘记了孩子们有看大熊猫的人权,而“团团”“圆圆”的赠送是通过所有必要的法律手续办理的,谁有法律权威能改变它们的名字。看到这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和它表现出来的庸俗心态,只能说这些人消耗着公家的薪水、纳税人的钱成天在无聊的事情里面打转,可怜的无辜老百姓包括孩子们则陪着受折腾,没完没了。“团团”“圆圆 ”被刻意地泛政治化反而凸现出台独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恶毒动机,成爲亿万龙的传人亿夫所指,难道他们要的是无理性的折腾、分裂对抗、非把两岸推向同胞相残的战火不可!
有关“团团”“圆圆”的话题还可以从这类国宝的学术名称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熊猫”到了台湾就变爲“猫熊”。根据资料,“ 熊猫”是一直以来在熊猫故乡人们给这类动物的学术名称,而台湾一些媒体在谈到“团团”“圆圆”时却把他们称爲“猫熊”,认爲“两者都指同一种动物,因它们的生理构造、行爲特徵及演化证据与熊较近,以‘猫熊’称呼较符合中文以词尾为名的习惯”。这种不同的看法当然应该得到学术尊重,但,执意要引导2300万的台湾人使用“猫熊”来针对超过13亿人习惯使用的“熊猫”以表现台湾的“优越”或“主体性”,礼貌上来説真是一点不近人情,连一点起码的风度都没有!这无形中其实是对台湾人的形象的一种抹黑!无论如何,对赠送方大陆方面和名称产权的公平尊重(Fairness and Respect )是不应该忽略的,这样,“赠”的一方和“受”的一方互动起来当会更形融洽;其实,对这一类小问题,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海外华人和开放的西方人的看法可能就是“那到底有什麽问题?Whatever, we don’t give a shit! (我们连一块屎都不给它!)”。在此,笔者应该爲引用这样的句子向读此文的读者道歉。类似的关於对事物称谓争辩的例子也发生在英语的词汇里,例如:一直沿用的复活节蛋“chocolate egg巧克力蛋”在语法上应该是“egg chocolate蛋巧克力”,笔者认爲两者之间当然是以那一个得到广泛采用的爲准,而且较爲合理。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个,就不赘述。
结束此文,还想提出一个有趣的很类似的现象,一些台湾人和媒体在提到“闽南话(福建南部方言)”时,因爲人云亦云或某种原因而有意无意地把它变爲“台语”,包括笔者在内的海外很多福建老乡都觉得啼笑皆非,莫非福建省和海外广大的说着“闽南话”的老乡竟然说的是“台语”,有一次笔者不得不纠正一个台湾朋友,告诉他我说的是闽南话,荒唐的事真是莫此爲甚!其实,全世界都知道台湾人说的“台语”的来源就是“闽南话”,真正的“台语”应该是台湾原居民的一个语种。台湾人讲“闽南话”并不伤害台湾人的尊严,反而是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闽南文化的尊重、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饮水思源 ”的尊重!正像日本人使用中国人的“汉字”就把它叫“汉字”,并没有因爲这样而觉得有损日本人的尊严,更不阻碍日本成爲一个超级经济强国,尊严决不是凴乱改、乱套赢来的;笔者还没有见到新西兰人把“英语”称爲“新西兰语”,加拿大人把“英语”称爲“加语”, 美国人把“英语”称爲“美语”,也没见到我们澳大利亚人把“英语”称爲“澳语”,“English”就是“English”!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来源自“英语”,称它爲“英语”名正言顺而掷地有声,尊严得很!提到的这几个国家可不都是英语世界中很有尊严的强国、大国、富国。把“闽南话”方言改名爲“台语”不就暴露出小家气,无知和漠视公平的心态,如因“台独”的政治目的而把这个方言名称改了,把它泛政治化了,那就完全欠缺了最值得令人尊敬和重视的正直形象!
泛政治化的心态是丑陋的,它是应该去掉的东西!人们应该用清晰的思考及公正的态度去检判它!
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