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歸天32周年(續)﹕大陸對蔣介石評價有變化

来源: 北部天空 2007-04-03 02:12:1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80 bytes)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741&Itemid=110

蔣公歸天32周年(續)﹕大陸對蔣介石評價有變化
撰文 空戒僧
2007/04/02, 週一

1975年4月5日午夜,中華民國先總統、一代梟雄蔣中正(字介石)在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因心臟病溘然長逝,享年88歲。32年過去了,中國大陸、台灣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岸對蔣中正的歷史定位、評價也發生了很大改變。

在台灣,執政七年的民進黨扁政府掀起“秋後算帳”“反攻倒算”風暴,大搞“去蔣化”運動。扁政府搞經濟、搞民生沒本事,搞清算倒是行家。蔣中正的名譽遭受嚴重損毀,歷史定位一落千丈,由“英明領袖”變成了“獨裁者”,甚至連屍骨也得不到安息。

民進黨扁政府“子係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其倒行逆施,大搞“去蔣化”,遭到國民黨、親民黨及泛藍民眾的杯葛及強烈抵制,但因缺乏公權力,反彈能量十分有限。唯有寄希望國民黨在明年大選中奪回執政權,才能遏止來勢洶洶的“去蔣化”逆流。

要說“去蔣化”運動的始作俑者,非國民黨前主席、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莫屬;“去蔣化”實乃禍起蕭牆。李登輝執政12年,陽奉陰違、釜底抽薪,從根本上改變兩蔣、國民黨的制度和政策,導致國民黨喪失政權,嚴重動搖了蔣中正的地位。離開國民黨後,李登輝很快成為主張台獨的台聯黨“精神領袖”;兩蔣可是恨透了台獨的。

在李登輝時代,國民黨還是執政黨,兩蔣的許多部屬、親屬尚握有重大實權和兵權。李登輝的“去蔣化”動作只能採取雞鳴狗盜式,不敢太離譜,更不敢公開化、直接化。

面對目前台灣“去蔣化”的洶湧浪潮,李登輝痛批民進黨拼正名像納粹;聽起來像是反對“去蔣化”似的。仔細一看,原來他是“應該一步一步來推動,而不是選舉到了才喊‘要正名了’”“自己沒有變,一直以來都是拚正名的”。

台當局的“去中國化”運動分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去中國化”,如修改教科書、把中字號的公司“正名”等等;二是借“去蔣化”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還美其名是反對、清算“獨裁者”,深化台灣民主。由於蔣中正當年對台灣的長期管治確實不太民主,台灣民眾心中怨恨較深,扁政府的後一招數迷惑性較大,反“去蔣化”者難找過硬理由。

正因為如此,對岸的大陸對台當局大搞“去中國化”、變相台獨的行徑義憤填膺,強烈譴責,但對與“去中國化”息息相關的“去蔣化”則默不作聲,盡管心裡非常清楚“去蔣化”的危害,及“去蔣化”與“去中國化”的關係。

大陸不公開譴責“去蔣化”的更重要原因是,大陸長期視蔣中正為“人民公敵”“獨夫民賊”“蔣匪”,至今並未正式為蔣“平反”,如果突然批判“去蔣化”,難以自圓其說。

雖然大陸並未正式修改對蔣中正的基本定性,但經過數十年的潛移默化,大陸與時俱進,對蔣中正的歷史定位、功過是非已有較大改觀,至少現在當有人公開肯定蔣中正也有歷史功勞時,絲毫不用冒坐牢的風險了。

一些影視作品特別是抗戰題材作品,蔣中正開始以正面形象出現。在200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中,大陸高層首次公開肯定了蔣中正領導的國軍在抗戰中的作用,但起中流砥柱作用的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紀念活動還罕見地邀請了國軍老兵和遺屬參加,並向他們頒授紀念勳章。

而以前長期的說法是,蔣中正躲在峨眉山上,抗戰勝利後才“下山摘桃子”;國民黨消極抗日,甚至與日寇勾勾搭搭、沆瀣一氣。

除抗戰歷史外,大陸官方對蔣中正的其它歷史大致維持不變,畢竟蔣中正屠殺過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雙手沾滿了革命群眾的鮮血;但不再刻意渲染其醜惡。

一些(網路)民間輿論對蔣中正的評價則要大膽得多,例如有人稱蔣為“民族領袖,民族英雄”;有些網民把蔣形容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現時的大陸,貶蔣、褒蔣都可以,貶蔣是傳統、是正宗,大方向沒有錯;褒蔣則是與時俱進,新時期、新觀念,有利於兩岸統一。

有網民認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蔣中正在打內戰時,並不十分殘忍,有時還比較人道。他們舉例說,1947年劉鄧大軍穿越黃泛區,挺進大別山,有人主張就像當年在黃河花園口對付日本人一樣,再來一次以水代兵,“水淹七軍”,蔣公拒絕了,說內戰不同於外戰。

1948年淮海戰役,徐州“剿匪”副總司令杜聿明集團的三個主力兵團被困陳官莊,有人建議用化學武器和殺傷力極大的鋼珠炸彈解圍,蔣公拒絕了,說共軍士兵也是人。

新疆的國軍有十幾萬,有人主張調回內地打共產黨,蔣公也拒絕了,說即使我失敗了,也不能不防著北極熊(指蘇俄);1949年大陸搞開國大典,有人主張派空軍轟炸,蔣公還是拒絕了,說不能毀壞北平的文物。

上述傳聞真偽難辯,有待兩岸權威史學界認真研究、考證。

1949年蔣公率黨國政府敗逃台灣後,狂呼“反攻大陸”“光復大陸”,經常派遣小股武裝人員、特務襲擾大陸東南沿海,大多被大陸海防軍民俘獲、擊潰或趕下海;大陸也高喊“解放台灣”,並不時炮擊對岸。不過兩岸幾乎沒有爆發大規模戰事。在蔣公生前,兩岸一直處於“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嚴重對峙狀態。

兩岸久不往來,台獨勢力伺機滋生。蔣公重拳打擊、嚴懲不貸,台獨勢力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在蔣公看來,兩岸再打再鬧也是親兄弟,總是一家人。在台灣,蔣公大力推行“三民主義”,倡導復興中華文化,始終認定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

蔣公去世後,大陸逐漸改變對台政策。“解放台灣”換成了“和平統一”,針對台灣的解放軍福州軍區被撤消,“福建前線廣播電台”改成“海峽之聲廣播電台”。1988年蔣經國去世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還專門發去唁電。

大陸對蔣公評價的改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大陸漸漸開明,放寬了學術研究、言論的自由度。二、蔣公確做過不少有益於國家、民族的事情,例如抗戰、打擊台獨。三、台獨勢力越來越猖獗,維護蔣公有利於遏制台獨;蔣公是台灣維護兩岸統一的精神偶像,其長期擔任總裁的國民黨目前是台灣最大在野黨,隨時可能重掌政權。四、蔣公時代的國共兩大敵對陣營的重要人物大都已作古,所剩無幾者隨時可能油盡燈滅,彼此仇恨已漸漸消解。

所有跟帖: 

好文章,我自己很少看到这样说话实在,论证详细的文章 -让我再爱你一次- 给 让我再爱你一次 发送悄悄话 让我再爱你一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3/2007 postreply 05:23:22

只是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持何政治立场,是大陆人还是蓝还是中间 -让我再爱你一次- 给 让我再爱你一次 发送悄悄话 让我再爱你一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3/2007 postreply 05:40:39

要我说文章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实实在在,不是为反对而反对。 -约翰捞面- 给 约翰捞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3/2007 postreply 10:34: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