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社论,几天前的,这才是明白人

联合报社论

陈水扁公开在世人眼前戴上美国送他的紧箍圈

陈水扁的「新宪废统运动」,遭到严重挫败;他昨天公开戴上了美国送给他的紧箍圈,并赔上了国家的国格。

关于废统部分。最后的用词是:国统会「终止运作」(cease to function),国统纲领「终止适用」(cease to apply)。陈水扁非但未能使用「废除」(abolish),甚至连「冻结」(freeze)也不能用;而所谓的「终止运作」(cease to function)及「终止适用」(cease to apply),其实可以视为只是对国统会及国统纲领六年以来之「现状」的口头描述而已。

若严格探究其语意,即使说「不再编预算,人员归建」,但所谓的「终止运作」、「终止适用」二词,皆不能谓即是「国统会已不存在」或「国统纲领已经作废」的同义语;至少与「废除」(abolish)仍有相当距离。虽然玩弄此种语意游戏殊无必要,但可以确定的是,陈水扁在这场「废统」风潮中的实质收获少得出乎意料,甚至在口头上也未占到什么便宜。因为,六年来,国统会早已「终止运作」,而国统纲领亦早已「终止适用」。难怪陈水扁说:「不涉及现状的改变。」

再说关于新宪部分。陈水扁的废统,是在尝试否弃「一没有」,亦即否弃「没有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问题」;但是,美国堵住他的嘴,不准他说出「废除」(abolish)一词,而把「终止运作」「终止适用」塞在他的嘴里。从表面上看,陈水扁似乎有了下台阶,但其实陈水扁是否真的已经将「一没有」打了折扣,恐怕尚可存疑。尤有甚者,陈水扁非但在「一没有」的阵在线铩羽而归,且也被美国封杀了他继续向否弃「四不」试探的可能性。

陈水扁昨天公开宣示,宪改工程将循「现行宪法程序」进行,并明言最后仍需立法院四分之三同意,并经人民复决(同意门槛为有投票权的半数公民,约八百四万票);且更强调「任何不符合此种程序的主权议题,不仅无益现状的维持,也将不会被处理」。这段宣示,显然出自美国的要求,连文字也透露出「英翻中」的痕迹。

经由此一宣示,陈水扁不啻又已否弃了他在元旦谈话中将「采体制外公投」进行制宪的暗示。然而,若是循「现行宪法程序」进行修宪,陈水扁欲跨越「四不」就绝无可能,而所谓的「台湾新宪法」亦绝无可能产生。

除了「新宪废统」双双受挫之外,陈水扁甚至再次宣示「两岸未来将发展任何形式的关系,我们都不排除」(在逻辑上,即不排除统一为选项),更主张「寻求创建(两岸)交互交流的有效机制,以消弭歧异、增进互信、解决问题」。显然,他已被迫从「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那种鹰派论述上退却。在在显示,陈水扁的稿子上,有美国(因此亦有中共)的笔墨。

陈水扁此番发动「废统」,其目的是想要展现一种「改变现状」的能力;但就昨日总统府发布的结论来看,陈水扁却显然被「不可片面改变现状」的紧箍圈紧紧套住。陈水扁反覆强调,台湾无意改变现状。严格来说,陈水扁昨日虽未重述「四不一没有」,但「体制内修宪」形同维持了「四不」,而「终止运作」与「终止适用」,在「一没有」上亦未占到便宜。就实质言,可以说「四不一没有」依然是「不可改变的现状」。

尘埃渐渐落定,这是检讨废统风潮得失的时候。吊诡的是,这虽显然是陈水扁再一次的重大挫败,但他却可能是唯一的获利者。台独人士当然不会承认这是失败,反而将渲染成一种「自欺欺人」的阿Q式胜利;有些泛绿人士则虽明知这是大败,却仍可能认为陈水扁是悲剧英雄。然而,这也许是陈水扁夺回台独旗手的一场胜利,却使国家社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真是一场得不偿失的闹剧。其实,即使陈水扁自己,亦不是完全的获利者;他的人格信用因此已彻底破产,一个政治人物之失败,已是莫甚于此。除此以外,这场风潮造成国家社会的伤害更是至为深重。首先,民进党的集体理性及政党信用因此留下重大污点;再者,台美关系(至少与陈水扁及民进党的关系)的伤口扩大;又由于陈水扁在此次行动中,毕竟明显受到美国的节制,使国家宪政运作再一次受制于外国,此尤为国格之奇耻大辱;即以台独运动的观点言,从表面上看似略有突破,但实际上却是紧箍圈更形紧缩,将台独的资源作无谓的消耗;而民进党更因此被陈水扁挟持走向了台独的窄路上,数年来转型提升的努力尽付东流;当然,此举在台湾内部所产生的内耗尤不待言……。类此种种惨重代价,倘若只是换来将「国统会终止运作」、「国统纲领终止适用」的「现状」,再以「国统会终止运作」、「国统纲领终止适用」在「口头上」表述一次,则打打算盘,岂不是得不偿失?

美国对台美中的三边关系有其评估,所以勒住了陈水扁的脖子;而陈水扁的脖子被勒,却是因他错估了美国,错估了中共,亦错估了两岸形势,以致竟然自己把脖子伸给美国去勒,最后被迫在世人眼前戴上美国送给他的紧箍圈。正如日前本报社论所说,齐天大圣虽然到此撒了一泡尿,却未跳脱那只世局经纬撑起的大掌心!

陈水扁会将这次风潮视为一场胜利,正如前述,当然这也可以视为他个人权力工程的一场胜利。但是,似乎亦应知适可而止,莫为已甚;此一步,恐怕就难再侥幸。比如说,「公投台湾新宪法」既已被华府及北京盯上,即不宜再勉强为之,且不说应为台湾人民留些余地,至少亦应为民进党留些余地,更可为自己留些余地!

陈水扁及民进党若将这场自辱辱国的闹剧,视为荣耀及喜庆,若将头上戴的美式紧箍圈视为一顶政治桂冠,则是荣辱不分,吉凶莫辨,舆论恐怕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