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回来就你的论题哈,前面听有声书,共产党宣言,就很遗憾自己懂的语言很少,想原文该是德文写的,该是写的很好
因为英文的翻译在我看来是翻译的相当好,但我承认,没读过中文,暂时也没有兴趣找中文版来读。怪不得这本书在美国大学校园是被读的最多的书之一,该是前十的。真是幽灵!幽灵!在美国校园流串的幽灵!
但是马克思确实是一个思想家,我觉得也是一个理论的集大成者。从他以后,阶级这个近代铸造的中文单词,却是带着浓郁的对于绝对权力的仇恨色彩的,因为他还没有时间生活在一个有一定自由的社会里,没有看到权力的平衡。最为生动的例子,到该是法国大革命。经济学家们习惯于归根于资产阶级的兴起,因为不同的阶级有了武装思想的财富和勇气了。所以马克思看到太好的例子,直接绘入了他的思维里面。
然而,在一个权力平衡的理想社会(我并非说乌托邦),那么阶级就趋于精英和草根的对立,而且转化就变得非常微妙了。在社会补给相对充裕的条件下,这个思想的对立和交锋就泛化为保守和自由的领地的斗争,因为无非就是什么是固守的和什么是激进的,固守近似于权威,激进近似于挑战权威。阶级这个定义,那就更接近于social economic status的区分,就很难再像以前那些等级森严的社会构架一样左右人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