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分封的侯爷】
亭侯 是个什么爵位呢!
原来,秦时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将爵位分为二十等,汉承秦制,亦为二十等爵。分别为: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
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刘彻之讳,改为通侯,相当于战国时候的诸侯,后又改列侯。
《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其意为在列侯中食禄于县、乡、亭者称为县候、乡侯、亭侯。
但三国时期,由于战乱,所封的爵位,往往有其号,但无封国。
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关羽的汉寿亭侯,就是爵位中最高一级彻候中的最低等候 -- 亭侯。
-----------
1、列侯: 原秦
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
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
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
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
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
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2、关内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3、名号侯:
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3、关中侯:
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由此可见,关羽的爵位为列侯的第三等,再向上就是乡侯了。
------------------
关内侯
关内侯(无封地的侯爵)
庞统:关内侯(死后追赠)-214年
黄忠:关内侯-219年
五虎上将:
张飞,字翼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谥号为 桓侯。
马超,字孟起,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谥号为 威侯。
关羽,字云长,前将军,假节钺,荆州牧,汉寿亭侯,谥号为 壮缪侯。
黄忠,字汉升,后将军,关内侯,谥号为 刚侯。
赵云,字子龙,镇军将军,谥号为 顺平侯。
---------
《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 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从该表可以看出,与关羽同为亭侯的马超、张飞都未在其爵号前加朝代名“汉”字,可以“汉”非朝代名。
“汉寿亭侯”应为汉寿之亭侯,即“汉寿”为地名说是正确的。
「漢壽亭侯」真正的含義應該是「漢壽那個地方的亭侯」。也就是說,「漢壽亭侯」=就是「漢壽」+「亭侯」。
袁绍袭击许昌,先后派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率兵出战。曹操连折二将后派关羽出战,斩颜良、诛文丑。曹操为嘉奖关羽便奏请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 亭侯”。
刘备入西川后,立蜀国,封关羽 侯。
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
西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刘邦 就是 刘亭长。
-----------
9: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脑后有反骨者,腌臜老魏的。
11:廖化,字元俭,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中乡侯。---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18:马岱,平北大将军,陈仓侯。--- 马超的弟弟。
1:姜维,字伯约,督中外军事,大将军,平襄侯。--- 算是蜀汉最后一位大将,有心扶汉,无力回天。
------------
諸葛孔明像,著當時士人右衽之衫,外披褙子;頭冠「綸巾」,因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而名「諸葛巾」。
刊王圻撰《三才圖會》王氏原刊配補影鈔本,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刻印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漢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讀於南阳郡,地方上稱其卧龙、伏龙。后受劉備三顾茅庐邀請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蜀汉政权的建立与稳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开府治理事务,辅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實際領導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於五丈原,谥忠武。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在后世倍受敬仰,故而後世常尊称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諡號 忠武侯
221年,群臣聽聞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刘备称帝後,諸葛亮官拜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張飛被部下暗殺,再領司隸校尉。
先主託孤
222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孙吴,有意图奪回荊州和为关羽报仇,失败,撤退至永安(詳見夷陵之战)。諸葛亮反对东征计划,主张与孙吴结盟对抗曹魏,大嘆可惜法正逝去,认为法正若在,必能制止刘备东征,即使刘备东征,若有法正跟随,战局也不至如此頹丧。
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尚書令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定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取定夺-- 即 或你另选皇子,或你为皇 --- 这两张意思 各人理解不一。)」諸葛亮涕泣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臣必定竭盡自己所有力量,報效忠貞之氣節,繼續至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和其他兒子「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延至四月,劉備駕崩,刘禅继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相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 乡侯 - 不是最大的侯爵。比关羽的 亭侯 大一级,与张飞的 西乡侯平级。
--------
张飞(?年-221年),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新亭侯 → 西乡侯)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追谥“桓侯”。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时人评价
-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並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 劉備:「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 傅幹:“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第二》)
-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 杜甫:“孰與關張並,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 ”(《謁先主廟》)
-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 祖龙图:“蜀之诸将,惟飞最雄。”(《据水断桥赋》)
张刘关 本色石雕 成都 武侯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