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重访井冈山 1965-5-26】

来源: 2017-03-07 23:40:3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Image result for 军队里有要闹事的,你们不信我信。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在井冈山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在井冈山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在井冈山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在井冈山

 

Image result for 军队里有要闹事的,你们不信我信。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军队里有要闹事的,你们不信我信。

毛泽东一生写的诗词并不算太多,但和井冈山相关的就有三首。

除了1929年写的那首《西江月·井冈山》外,1965年5月毛泽东还另外写了两首:

一首是1976年元旦公开发表的那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另一首在毛泽东生前并没有公开发表。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读这首诗时,仍然能从中读出伟人当年的某些思绪: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酝酿反特权风暴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这是毛泽东当时的感慨。在井冈山上,毛泽东多次谈到官兵平等。他说:

  “井冈山时期医疗条件很差,有一点儿药,张子清(秋收起义三团第三营营长)都先让给战士用,战士们流着眼泪给了张团长,他坚决不肯。这就是井冈山的官兵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还要真。人心都是肉长的。革命的理想和官兵一致,使整个部队团结得像一个人,艰苦奋斗。”

  在毛泽东说完这番话后的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了军衔制,从形式上实现了官兵平等。

  井冈山上,毛泽东还谈到信仰问题,毛泽东感慨地对周围的人说:“昨天散步回来想了很多。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

  毛泽东说,一回到井冈山,脑子里就看到了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都是活生生的。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有牺牲精神的好同志,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呀!

  毛泽东还说道:“井冈山斗争说到底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是一场枪杆子青年运动。井冈山斗争高举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进一步反剥削反压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四青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井冈山的斗争是伟大的,这些为革命牺牲的青年人是伟大的。

  毛泽东一生反对特权(尽管他在晚年也行使了一些特权),他在晚年时仍然对“八级工资制”不满意;他多次提出防止特权、防止腐败、防止变修的问题。在重上井冈山后他又谈到了这些问题。他说道:

  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今天的政权。苏联的政权变了颜色,苏联党内有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他们掌握了国家的要害部门,为个人捞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你提意见他们不听,还要打击迫害。

  我们国家也有危险,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甚至比较严重,官僚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打击迫害、假公济私的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得比我多。但报喜不报忧,这也是官僚和封建东西。做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忽“左”忽右、行左实右,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当然,像“二十三条”讲的,这里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个认识问题、教育提高的问题。怎样教育提高?

  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我侄子毛远新在哈军工读书,他们那个学校高干子弟比较多,有些还是保送的。毛远新高中毕业时也被保送到哈军工,我不赞成,才又去考。考上了清华,第二年转过去。陈赓那时还活着,当校长。他们放假回家,黑龙江省委还请哈军工高干子弟吃饭,工农子弟就不请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和我们井冈山时期提倡的东西不一样。条件好了,共产党掌权了,过去的优良作风还要不要继承?怎样继承?

  从井冈山下山后,毛泽东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终于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促使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因素很多,但反特权、反腐败、防变质是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想通过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达到反贪污腐化、反对特权思想等目的。但事与愿违,历史之复杂反覆令人感慨,但伟人之主张公平正义之心令人尊敬。

 

1965年5月26日,毛主席来到井冈山,他向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询问井冈山的建设情况。毛主席感受到井冈山的变化很大。

毛主席说︰“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当时有人提出井冈山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以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的实践,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革命成功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应该利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多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陪同的人们问主席︰“当年井冈山的斗争那么艰苦,战斗那么频繁激烈,许多同志英勇献身了,您知道现在还有哪些老同志健在呢?”

毛主席说︰“从全国来说,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人还不少。包括现在在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领导同志如朱德、罗荣桓、陈毅、何长工、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江华、曾志、彭儒、贺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现在在西藏军区工作的张国华同志原是王佐部下的兵,是个很能干的同志。”

毛主席情绪很激动,到了晚上,心情仍不能平静,他又叫汪东兴过去聊天。

毛主席说︰“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想起来了。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说一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吆!军队里有要闹事的,历史上也经常有闹事的。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几十年经常有人闹乱子,闹就闹吧,闹一下不要紧,闹一下就不闹了吧。最大的闹乱子的是张国焘。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是你的路线正确不正确。比如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长征正确的路线就应该是向陕北,再向华北、东北。人少不怕,坚持正确的长征路线,保留了革命的种子,后来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队伍又壮大了。”

他继续说︰“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断过,井冈山闹过,闽西闹过,赣东北闹过,中央苏区也闹过。他要闹,你有什么办法。”

毛主席在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的诗稿: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临行,他叮嘱工作人员不要忘记结清伙食费用。

1965年5月22——29日,毛主席在井冈山期间,费用全部结清︰发票号00006482上面写着︰首长伙食费,7天,每天2.5元,合计17.50元;票号00006484上面写着︰首长交粮票23斤。这两张发票由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开据。

毛主席在井冈山期间,在宾馆食宿,一切按规定办,不超标。

他临走特意接见井冈山革命老同志,井冈山上的负责同志,宾馆的服务、警卫、医务人员,工厂的工人、山区农民等分别和他们照了相。

军队里有要闹事的,你们不信我信。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说这话何意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在井冈山

========

 

5月26日 晴

毛主席起床后,吃过饭,在住地附近散步。一面走在山路上观看对面群山变幻不定的白云,一面向陪同他散步的井冈山管理局的负责同志询问井冈山的建设情况。

毛主席说:“我这次回井冈山来看看,感到井冈山的变化很大。修了公路,通了汽车,解决了上山难的问题。”

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说:“现在进出井冈山建了两条公路。一条是由黄洋界到宁冈、永新;一条由拿山、泰和去吉安。还准备再建一条,由井冈山到遂川,这条路正在修建。”

毛主席又问:“井冈山现在建有博物馆、纪念碑,还有这样好的宾馆,来客多不多?”

井冈山管理局的同志说:“不少。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来井冈山参观的人很多。”

毛主席说:“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当时有人提出井冈山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以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的实践,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革命成功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应该利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多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我们问主席:“当年井冈山的斗争那么艰苦,战斗那么频繁激烈,许多同志英勇献身了,您知道现在还有哪些老同志健在呢?”

毛主席说:“从全国来说,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人还不少。包括现在在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领导同志如朱德、罗荣桓、陈毅、何长工、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江华、曾志、彭儒、贺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现在在西藏军区工作的张国华同志原是王佐部下的兵,是个很能干的同志。”

提起这些老同志,毛主席心情有些激动。他说:“今天和你们谈及往事,心情激动是当然的。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战斗,没有工作,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不去起来推翻反革命政权是不可能的,敌人的几百万军队,是不会自行倒台、自行灭亡的。现在,我们胜利了,要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井冈山。”

主席边谈边走,散步已远离住地,我们考虑主席应该回去休息了,就劝他回来。随后我们送主席回到住处休息,我们也各自回去。

 

晚上,主席的心情仍不能平静,又找我谈心。

主席说:“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想起来了。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说一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吆!军队里有要闹事的,历史上也经常有闹事的。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几十年经常有人闹乱子,闹就闹吧,闹一下不要紧,闹一下就不闹了吧。最大的闹乱子的是张国焘。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是你的路线正确不正确。比如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长征正确的路线就应该是向陕北,再向华北、东北。人少不怕,坚持正确的长征路线,保留了革命的种子,后来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队伍又壮大了。”

主席稍平静下来继续说:“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断过,井冈山闹过,闽西闹过,赣东北闹过,中央苏区也闹过。他要闹,你有什么办法。”

 

-------------

 

附文二:

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简况及谈话纪要

      5月21日(晴)

  上午11时毛主席从长沙陈山招待所乘汽车前往火车站。专列与12时50分到达株洲。接着改乘汽车,经醴陵、攸县于下午7时许到达茶陵。为了不给当地政府增加麻烦,此晚毛主席自己搭铺在茶陵县委办公室住了一夜。

  5月22日(晴转雨)

  毛主席来到茶陵的消息不胫而走。县委领导热切要求见毛主席。毛主席高兴地说:“当然要见嘛!路过一次茶陵也不容易呀。38年前路过茶陵时很狼狈。那时我们秋收起义的队伍一部分被敌人追赶着,一部分被敌人阻截着,到茶陵吃、住都很困难。这一次来可完全不一样了!”

  早饭后,毛主席接见了茶陵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毛主席对大家说:“这次我们就不能多谈了,要赶路,谢谢大家。”

  毛主席由茶陵经莲花中午到达永新。午饭后,毛主席接见了当地党政领导。随即,向井冈山进发。天黑之前到了茅坪的八角楼。毛主席围绕八角楼转了一圈,没有下车。由此不远即到大黄洋界。车刚停,毛主席就下车快步走向山顶。毛主席满怀豪情地指着黄洋界周围的山峰叠嶂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我们就是利用黄洋界的险要地形,建国和敌人的几次较量,把敌人赶下了山。那时为了减少伤亡,我们在这里构筑了一些工事,给敌人很大打击。”过了黄洋界,毛主席驱车到达茨坪宾馆。在宾馆刚坐下来,毛主席就风趣地说:“这可和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这一千多里路走了半个月。这次坐汽车两天就到井冈山,还是机械化快!”

  5月23日(小雨转晴)

  毛主席指示办两件事:“第一,拟一个电报给中央、周总理,告诉他们我已安全抵达井冈山,请他们放心。这里山高路远,如没有急事暂不要送文件来。第二,安排工作人员和专列上的工作人员,还有湖南来的同志分批参观一下井冈山。最好请当地熟悉情况的同志帮助介绍一下情况,让年轻人增加些历史知识。”

  5月24日(晴)

  毛主席饭后在散步时回顾了井冈山时期红军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一支是由我率领的秋收暴动起义的部队。这支部队在三湾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在井冈山时期被编为第三十一团。实际上只有两个营一个连的兵力,在永新、宁冈两县交界处驻扎。

  “第二支部队是井冈山上原来有的两支小的农民地方武装。这两支小部队分别由袁文才、王佐领导。经过我们派人上山做工作,他们同意我们上山,并接受改编,但有一个条件即保留原来的建制,保留他们一定的独立性。这两支小部队后来改编成第三十二团,袁文才当团长,王佐当副团长,何长工被派去当党代表。

  “第三支部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这次起义打响了革命武装反抗反动派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在部队向广东潮州汕头进军时遭到失败,由朱德、陈毅率领的一部分部队退出广东,经闽、赣边转入湖南南部和湘南农军会合,并派人和我联系。当得知他们要上井冈山来的消息后,我曾带一个团到湖南桂东地区去接他们。结果由于当时联络困难,没有接到,只接到由肖克带领的一支小部队。我们回到井冈山后又听到有消息说朱德、陈毅已提前到达酃县与攸县交界的地方。我又再次下山去接他们,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在湖南酃县会见。这样由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一九二八年四月到达井冈山。这几支部队于五月四日在井冈山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为红军第四军)。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也来到永新、莲花、宁冈一带与我们会合。这样,井冈山的四支部队对外称红四军、红五军。山上的人多了,吃、住都有困难,人员来自不同成分组成的四支部队,红军内部的矛盾也多了。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民主,经过商讨,问题和矛盾都能不断得到解决。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四军主力部队开始离开井冈山,先后到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福建西部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建立了革命政权。以后又扩大到江西瑞金县。这样,中国大地上有了一大块革命根据地,革命的形势进入一个高潮。

  “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和王佐率领的三十二团守备井冈山,坚持斗争。”

  5月25日(小雨转晴)

  中午一时左右,毛主席通知下午见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下午二时许,三人准时到达毛主席住处会客室。在询问并听了三人对此次来井冈山的观感后,毛主席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三十八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三十八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三十八年啊!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没有过去井冈山艰难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了。”

  毛主席激动不已,“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反革命事变,宣布反共。五月二十一日,发生‘马日事变',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围攻省工会、省农会,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又在武汉反动了反革命事变。中国革命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来曾经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给撤了。还说什么开除党籍。井冈山人也火了,不服气,为我打抱不平,要向中央写报告。我劝他们不要写了,撤职就撤职,有啥子要紧?他们真开除了我的党籍,我还是要干共产党的。井冈山人听了我的话,很认真地说:‘开除了你的党籍,你就不能当党代表了,但师长总还是可以当得吧。'”

  毛主席说到这里笑了,“你们说井冈山人对我好不好啊?“

  毛主席思潮澎湃,“一九二七年九月份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有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平江、浏阳的农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在修水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我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当时秋收起义的目标是攻打长沙。我们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向长沙发起进攻。一团取道长寿街,三团主攻东门市,准备在浏阳与北上的二团会合。结果在围攻战中,原来收编的旧白军残部叛变(注,流落在鄂南的夏斗寅残部邱国轩团);加上敌众我寡,我军又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攻打长沙的军事行动就告吹。

  “秋收起义的部队于一九二七年十月转战至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三湾村。战斗中我观察到这支部队在战斗中有不听指挥、纪律松懈、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有的人还有旧军队的不良习气,乱拿群众的东西;有的人有农民意识,爱占小便宜。另外,还有官兵关系不平等、缺乏民主空气等问题。我提议部队在此整编,把原来的四个团改为一个团,实际当时只剩下两个营,七个连,不足千人。对于那些对革命灰心丧气、摇摆不定的旧军官,根据整编原则,愿者留,不愿留者发给路费让其回家。这样,愿意留在革命队伍的都是经过战斗和过惯艰苦生活的、政治上坚定的贫苦出身的工人、农民以及革命军人。人虽然少了,但却精干多了。

  “为了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首先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做到班有党员,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在连以上各级都设立党代表,从此这支部队完全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为了革除旧军队的不良制度和习气,我们提出建立新型的带兵方法。实行政治上官兵平等,进行民主建军,成立了士兵委员会。赋予士兵委员会很高的权力,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做错了事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整编前,官兵生活待遇相差悬殊。整编后,改成官兵完全一致,军官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很快使官兵的关系密切起来。部队在三湾完成整编后,我开始考虑上井冈山的问题。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与广东、湖北、江西、湖南交界。周围五百里全是峭壁山崖,古木参天。只有五条山洪冲成的小道通向山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井冈山附近的遂川、宁冈、永新、酃县、莲花等县均有党的活动和农民运动,具备一定的政治条件。

  “山上有两支地方武装。一支是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袁的部下有一个曾在广州我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人。袁文才听说我到了井冈山附近,就派这个人来宁冈古城看我。他和我谈的不错,并表示袁文才欢迎我上山。后来我又派何长工上山与这两支农民武装的领导人取得了联系,并做了大量的工作。袁文才、王佐的态度很热情,都欢迎我上山。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上井冈山的时机基本成熟。十月份我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之后开上井冈山。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夹道欢迎我们。上山后袁文才、王佐同意经手我们的改编。他们两支部队编成一个团。这个团人员复杂,经常是在编不听调,不大好管理。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还是服从了我们党对他们的改编,接受了党的领导,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组成部分之一了。”

  毛主席沉默了片刻,又讲起来:“井冈山是座好山,地形条件好,群众基础好。当时我们在井冈山生活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住的是破草房,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百家衣。自己有什么穿什么,没有统一的服装。夜里盖的是禾草,脚上穿的是草鞋。有的同志甚至连草鞋都穿不上,打赤脚。上山下山全靠两条腿。所有赤的、用的东西全靠两肩挑。当时除极少数人说点风凉话,闹点情绪外,大多数人是坚定乐观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当年十一月,我们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攻打茶陵县城。红军官兵斗志昂扬,作战英勇,不到一小时就攻下县城,建立了井冈山地区第一个工农兵政府。一九二八年一月,我率领部队攻打遂川县城,红军官兵猛打猛冲,一鼓作气攻入城内,取得了较大的胜利。当时正值春节,部队进城后严格遵守纪律,热情宣传群众,并执行‘保护工商业利益'等政策,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经过几次大的战斗后,井冈山周围的永新、莲花等县相继建立起党的组织和工农政权,、乡纷纷成立起农会、赤卫队、少先队、妇女会等组织。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数不清的大小战斗,证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拖不垮、打不烂的。几经失败、周折,我们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扩大了、巩固了井冈山这块革命的根据地。这一段历史,使红军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没有井冈山做后方休整地,战斗的胜利就没有保障。所以现在人们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今天井冈山各方面比起三十八年前是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是四菜一汤,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但是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今天我讲了许多过去的故事,你们还可以再去访问一些井冈山的人民群众。老井冈山人都知道过去井冈山斗争是如何艰难困苦的,都知道无数的井冈山人为了中国革命奋斗牺牲的精神。井冈山不愧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胜利真是用生命换来的呵!”

  毛主席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我今天说的是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八年底井冈山的情况。先后到赣南、闽西地区。在东征福建后,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以后又扩大到江西瑞金一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由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和由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坚持斗争。今天说了不少话,就先说到这里。”

  5月26日(晴)

  毛主席起床后,吃过饭,在住地附近散步时向陪同的井冈山管理局负责人询问了井冈山的建设情况后说:“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当时有人提出井冈山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以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的实践,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当年方志敏同志在赣东北也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他领导的苏区,由于路线、方针对头,广大群众拥护他,赣东北苏区很快扩大成闽浙赣皖苏区,红军队伍也很快壮大起来了。方志敏同志是一位很有理想、很有气魄的革命家。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胜利。革命成功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应该利用井冈山革命的这些历史,多宣传井冈山的革命传统,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在谈几还健在的井冈山斗争时期老同志时,毛主席说:“从全国来说,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人还不少。包括现在在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领导同志如朱德、罗荣桓、陈毅、何长工、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江华、肖克、曾志、彭儒、贺子珍等。袁文才、王佐不在了,现在在西藏军区工作的张国华同志原来是王佐部下的兵,是个很能干的同志。”

  提起这些老同志,毛主席心情有些激动:“今天和你们谈及往事,心情激动是当然的。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战斗,没有工作,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不去起来推翻反革命政权是不可能的,敌人的几百万军队,是不会自行倒台、自行灭亡的。现在,我们胜利了,要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井冈山。”

  当夜,毛主席心情仍不能平静,又找汪东兴谈心。毛主席说:“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想起来了。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说一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吆!军队里有要闹事的,历史上也经常有要闹事的。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几十年经常有人闹乱子,闹就闹吧,闹一下不要紧,闹一下就不闹了吧。最大的闹乱子的是张国焘。一、四方面军会合时,一方面军有三万人,四方面军有八万人,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是你的路线正确不正确。比如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长征正确的路线就应该是先向陕北,再向华北、东北。人少不怕,坚持正确的长征路线,保留了革命的种子,后来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队伍又壮大了。张国焘硬是要往牛角尖里钻,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结果他失败了。”

  毛主席稍平静下来继续说:“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断过,井冈山闹过,闽西闹过,赣东北闹过,中央苏区也闹过。他要闹,你有什么办法。”

  5月27日(小雨)

  毛主席指示给党中央、国务院周总理发电告知平安,如中央有重要文件可派飞机送往南昌樟树机场,然后用汽车送上井冈山。下午三时,中央派人把文件送到井冈山。

  此日,毛主席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稿。

  5月28日(阴)

  毛主席上午看文件。下午三时指示安排接见井冈山革命群众。毛主席说:“这些同志辛苦了,我乐意见见他们,和他们合影留念。过去井冈山的许多人民群众为了红军的生存,受尽苦难,流了不少血和汗,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和帮助,我和他们同甘共苦过。”

  5月29日(晴)

  毛主席起床散步后,对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说:“井冈山是座好山,风光好,空气新鲜,是休息、健身的好地方。我们已住了一个星期,该走了。”

  下午四时,毛主席接见井冈山革命群众。此时井冈山上人语鼎沸,欢声雷动,群情激奋。毛主席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在欢呼声中登车离去。

  毛主席当天抵达吉安地委招待所下榻。

  5月30日(晴)

  毛主席起床吃了午饭,语吉安地委常委、吉安市委负责人合影后,乘汽车经峡口、分宜抵达停在樟树机场的专列。

  当夜,毛主席在停靠樟树机场的专列上宿营。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8&id=5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