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娄山关】
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划底线处,按律 这三个字 重复一遍, 衔咬合一,是为规矩。
黄标 显示 同字重复, 下同。
有人说 同一首/阕 诗词内 不能或最好不要用相同的重字,毛泽东上词 即是犯忌, 其实
重不重字 看你用的如何 用在何处 和 如何用
马蹄声和军号声 是交响, 三个 如 字是叠起递进,如字平声其后皆紧跟一仄声字 抑扬顿挫 更具声律美。
不单悦目 而且上口。
毛泽东 王稼祥 周恩来 三人军事决策者
以下 唐代 白 李 两大家的诗词 为比对,他俩是不会不知重字犯忌的。
错错错, 莫莫莫, 宋代 李清照 和 陆游 诗词 的重字的例子 大家皆知, 恕不枚举。
--------
忆江南 - 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
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
毛泽东 曾将 娄山关词 书写多次, (余目前见到7个手迹版本)
多年长久地推敲词句( 霜晨月句)
破例 很详尽地 为此词写大段的注释
可见他对本词的钟爱, 而且 将这两句自许为 颇为成功的两句, 见下:
毛泽东 从未对其别的诗词 如此过。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两句, 据作者说, 是在战争中积累了
多年的景物观察, 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
就造成了作者以为 颇为成功的 这两句话。】
多年的景物观察, 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
就造成了作者以为 颇为成功的 这两句话。】
古人云: 一位诗人 有一首上好的诗词, 甚至一句妙语佳句 即可被后人咏记。
毛泽东的 娄山关词
雄关漫道 从头越
尤其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正是这 独一无二 空前绝后的妙语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