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托马斯·杰斐逊的面具

来源: 2013-10-05 02:10: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史密斯学会杂志2012年10月刊,有一篇很有意义的文章《蒙蒂塞洛的主人》(Master of Monticello)。蒙蒂塞洛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故居,位于佛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在这期杂志的封面,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大照片,照片旁边是英文unmasking Thomas Jefferson(揭开托马斯·杰斐逊的面具)。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建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独立宣》中最为人知的语言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所有人生来是平等的)。这句话不但是美国人的骄傲,以后来美国寻求自由幸福的移民无不为之感动。但是,托马斯·杰斐逊自己是否真正相信这一信念?他是佛吉尼亚的种植园主人,拥有上百个黑奴;他在世时,就有不少传说他和他的女奴隶莎丽·海明斯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5-6个私生混血儿女。多年以来,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躲避,虽然今天在美国,很多人承认了杰斐逊和海明斯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儿女,但是不少人,尤其是杰斐逊的后裔中,仍然否认这种说法。

在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很多历史学家也为托马斯·杰斐逊辩护,说他真心信仰所有人生来是平等的这一信念,但是因为当时的历史限制,只好暂时维护南方的奴隶制度,不过,他们接着说托马斯·杰斐逊对他的黑奴们很宽容善良。

揭开真正的历史是需要大量人力和金钱的。我们这些老百姓,一般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资源,只能人云亦云,即使自己有所怀疑,也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好在美国没有焚书坑儒的习惯也没有文革中的大量销毁史迹的破坏行为,托马斯·杰斐逊的书信和他家族的每日流水账都被保留下来,不过,坐下来细心阅读成百上千页的流水帐不是轻松的事,大部分历史学家也没这样的耐心。过去的美国很多历史教科书,都是你转载我我转载你。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开始探寻托马斯·杰斐逊对奴隶制度的真实态度,重新研究这些第一手历史资料。

看了这些历史资料的人都颇为吃惊。这里记载着许多残酷骇人的事实,在托马斯·杰斐逊的铁钉制造厂里,10-16岁的儿童每天在鞭子抽打之下去做工,工厂里两个月的盈利,就可以支付托马斯·杰斐逊家人一年的饭菜钱。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信件里,还提到黑奴是南方人家最盈利的工具之一。为了向银行借钱维持他的奢华生活(修建蒙蒂塞洛就是其中之一),托马斯·杰斐逊以他的奴隶作抵押。他死后,这些奴隶被拍卖,很多奴隶一家几口被拍卖给不同主人,从此失去联系。

这就是托马斯·杰斐逊对美国奴隶制度的真实态度!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康威(Moncure D. Conway)曾这样评价过托马斯·杰斐逊,“Never did a man achieve more fame for what he did not do”(从未有人因为他没做过的事情如此出名)。

看到自己曾经敬仰的历史人物,在人权问题上,原来是个伪君子,总是令人痛心的,但是一个人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不管杰斐逊在历史上对美国有任何别的贡献,他对奴隶的残酷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也没有任何借口为他辩护。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将功抵过这一说法,这两者要区别对待。在你了解了历史真相之后,你喜欢不喜欢或者尊敬不尊敬这一历史人物,完全是你的个人选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