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楷书和行草也并非一个写得好,另一个就也写的好。
一个人楷书写的好,行书并不一定就能写好,甚至会写的很糟糕,这样的例子很多。
王羲之并没有练过唐楷,因为王羲之时代唐揩还没有产生,可王羲之的行草,却是中国书法史上很难再被后人到达的一个高度。
楷书的难度其实远远小于行书。写楷书很象我们学理工科写仿宋体,其实很格式化,反复练习就能写至少的不差。但行草却不是仅仅靠反复练习就能写好的,行草需要创造性。这也是为何王羲之的书法比颜体楷书更让人着迷得原因。
另外,颜真卿在行书上的造诣,实际上并不低于他的楷书的造诣。他的行书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是行草和楷书都很有名的不多的例子。其他几个楷书名家,如柳的行书的水平就不太好,欧阳询的行书也不是很好,很一般。
从文字史说,楷书和行草几乎同时诞生,甚至草书可能更早产生;楷书在书法上的成熟,可以说是在唐代。可唐代之前,行草在书法上已经十分,成熟并早就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
所以我觉得楷书和行草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楷书是要学一学的,但如果你想让自己向更需要创造力的行草发展,楷书还是少学一点好,写多了楷书会禁固人的创造力。就好比一个练习跑步的田径运动员,并不一定要把正步走练习的像仪仗队员那样。
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对的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