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涛先生 (河山人物之四)(3)
午季终于上来了。经过了千百万次生与死较量的大地,仿佛一下子打万劫不复的恶梦里惊醒。一个战栗,几回激灵,抖去粘在躯体上的尸斑,掩盖住遍野的饿殍白骨,颤巍巍地,将大自然母亲的朴实和本分,呈献给蝇营苟活,皮骨仅存的芸芸农人。姗姗来迟的春风,荡涤尽四合八荒的猥琐和晦气,吹送来满目的菜花黄,小麦香。在死亡途中蹒跚的人们,多年来,倒门绝户、人相撕食,那种撕心裂肺的剧恸,魂牵梦绕,如鬼魂附体。几乎全然麻木的脸上,从打叠的皱纹里,终于显露出了浅淡的笑意。
戴帽右派五类分子明涛,分两次打场基上担回一百斤麦子,作为午季分配的还有二十斤油菜籽,两大挑麦秸杆。姐夫姐姐,加上邻居帮忙,把他村东头的几间老屋稍作收拾,实实在在安了个家。
“世事两茫茫”。在这茫茫的暗无天日的世事中,明涛度过了二十个年头。
一九八二年,明涛被“改正”。组织上一如既往的是设身处地,考虑周全。体谅到他年近五十,孤家寡人一个,年龄过大,不便再回上海读书,同时户口问题也无法解决,因为当年是非常时节,有关档案早已不全,除了让他戴极右帽子的细节文件完好无损以外,其他材料,一时都无法到位。地方上组织,会同上海有关方面,多次开会,历时一年有余,决定给他复职,安排进了一家报社,打杂。没多久,上海补发了毕业证书。改做编辑,作文字校对工作。嗣后,由于他在数家报章杂志上发表杂文小说,引起重视,升任记者。
“部长,我得跟你谈谈版面的事。”上任第二天,他把兼任总编的宣传部付部长堵在大门口。
付部长正屁颠颠地往外走。上面来了考察组,组织部长一缺立马就要定夺,机会千载难逢。他得出去活动,作些应酬。这不,刚上楼取材料,顺带捎上人家刚孝敬进来的两瓶“工农牌”茅台。上星期,二版发了篇有关一家厂子的报道。其实他这总编,贯彻执行的是政策,是方针,凡事以作正面宣传报道为好,不爱走歪门邪道那一套。可人家硬是送来四瓶茅台。两瓶‘工农’,两瓶‘飞天’。那两瓶“敦煌飞天牌”的,年头不到位,今晚这种场合,怕是拿不出手。
正思忖着,当晚要怎样做一出运筹帷幄的大台面活计,先是‘如何如何……,’次之是‘第一第二…….,’然后续之‘正因为我……所以……,才有……’
明涛一挡道,全然令他意外,饶是怀里刚揣上记者证的穷书生,说话文声细语,还是把他吓一跳。就要发作,可抬眼一瞧,人家都那把年纪,辛酸苦辣全写在脸上,到嘴巴边的混帐话,连着一口浓痰,‘咕咚’一下,生生给吞下肚。
“部长,我想组织个版面,嗯,就栏目也成,取名《巢湖风云儿女》。专写古往今来巢湖地区的知名人物。一来可以……”
总编眼睛一亮,毕竟在报纸油墨里搅和了许多年,是行家。行家一张口,就知有没有。可总编不露声色,他职位所系,凡事不便乱表态。同时他太忙,眼下顾不了报社这一摊子。
“这样吧,”付部长掏出笔,看也没仔细看,就在明涛递上来的报告上批了几个字。“你去找政宣科邵科长,具体由她和你商谈安排。”总编觉得头上加一花翎,那是唾手可得的事,心里高兴,办事也活络得多。“我看可行!”
政宣科邵科长上海人,聪明能干。上高三时,踌躇满志,打点着挑选上一家中意的大学,让那理想插上一下翅膀,没承想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翅膀没来得及插,自个儿先给插了下去,一插到底, 就到了‘刮北风’――云南。姨夫后来‘三支两军’到安徽,她随后便跟了过来。推荐进了大学。刚毕业,全国便开始忙高考。她是接上了一茬,且又误了另一茬。自叹生不逢时,整日长吁短叹。岁月蹉跎,日日月月,挂三十了,仍是寡人孤家一个。
“科长,想出一个新栏目,叫《巢湖风云儿女》。”明涛率兴所至,说话开门见山。连开场白也没有,更不用说先作个自我介绍了。好歹他如今是相当有名气,人家做科长的大姑娘也不在意。
“《巢湖风云儿女》?!好新颖,好主意!”科长说话,那调门,那语态,直令明涛打个大激灵。咳嗽一声,稳一稳情绪,瞄一眼那苗条的老姑娘。细细的黑眉毛,白净净的脸庞,那头发,那气息。明涛的心,猛不丁给撞了一下,一股一股甘甜而辛辣的思绪,冲击着他胸中经年岁月垒起的闸门。
“能仔细说说吗?”人家一双俏眸正盯他看呐。
明涛收束心性。“主要是,将古往今来巢湖地区的英雄豪杰,知名人物,一一罗列,浓墨大写。”
“我很感兴趣。不过……”科长顿了顿。欲言又止,迟疑片刻,接着说道:
“分两大块写,好不好?”姑娘抬头看看他,目光很真切,没一点官腔官调。“古代人物,用《巢湖风云人物》,现代当代人物,取名《巢湖风云儿女》。这样,有界别,有侧重。读者更容易接受。效果可能更好些。您看呐?”
明涛静静地听着。姑娘的话,绵而柔,娟细而甜美,有条有理,丝丝入扣。二十多年了,他记忆的闸门再一次打开。
星期六的第二版报纸上,刊出了一篇不长不短的文章。
《巢湖风云人物》暨《巢湖风云儿女》专栏,今天向读者问好。
巢湖地区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繁衍生息之地,有距今30~40万年的和县猿人遗址和距今20多万年的银山智人遗址。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诸多考古新发现,有力地向世界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5000~6000年前的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是远古文明的曙光,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发掘出土的玉龙,经专家考证是目前出土的早期文明的第一条成形龙,被称为“华夏第一龙”,轰动国内外。
这里曾是楚汉之争地,名人豪士任职、流放地,三国争雄地,太平天国争战地和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文化遗址众多。有伍子胥一夜急白须发后通过的古昭关;有因“四面楚歌”而得名的散兵镇楚歌岭;有项羽乌江自刎、后人为其建造的霸王祠;有魏吴之战曹操久攻不下的东关;有唐代大文豪刘禹锡的书斋陋室;有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宝晋斋(米公祠);有宋人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的褒禅山华阳洞。有三国名将周瑜墓、清代爱国将领丁汝昌墓等。
历代建造的古建筑有文峰塔、黄金塔、文昌塔、鼓山寺、冶父寺、太湖寺、喜雨亭、宽心亭、牡丹亭、镇淮楼等,数不胜数,星罗棋布。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蕴育了无数风云人物,范增、周瑜、张籍、张孝祥、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表纪念,现已修缮了多处名人故居,对游人开放。
本栏目,就是要……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明涛先生 (河山人物之四)(3) |
• | 明涛先生 (河山人物之四)(2) |
• | 明涛先生 (河山人物之四)(1) |
• | 秋兴 |
• | 王礼顶 (河山人物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