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隐私ZT

来源: 2008-09-04 22:40:2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传媒与隐私ZT

(2008-09-05)
 
 
● 斯基德尔斯基

  隐私在现代法学中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隐私权”获得《联合国人权宣言》的保障,也受到《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的保护。但是,公约第十条规定的“表达观点的自由”却对前者起了制衡作用。当两者有所冲突时,哪一项权利更重要呢?

  例如,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保护隐私而约束新闻自由是正确的呢?反过来说,在什么情况下,为了新闻自由而减少对隐私的保护是适当的呢?人民要求私人数据获得保密,和政府需要取得个人资料以打击犯罪、恐怖主义等之间,也正在寻求同样的平衡。

媒体可能享有过多自由

  言论自由是基本的民主自由。它是对抗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和掩盖不法行为的必要保护措施。这一点在水门事件的调查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调查导致尼克松(尼逊)在1974年下台。

  因此,新闻自由是独裁政府最渴望遏制的自由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倘若独裁政府能够有效地箝制言论,他们甚至可以允许(相对)自由的选举,俄罗斯的普京就是一个例子。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媒体依然受到严重压制的情况下,言论自由还是个值得鼓吹的口号。

  然而,媒体有时候也可能享有过多的新闻自由。过去几年,小报变得越来越爱刺探隐私,声称新闻自由不仅是要暴露高层的腐败和无能,也要让名人不光彩的私生活曝光来吸引读者。报道皇室和电影明星的娱乐八卦,已经演变为对隐私的大规模侵犯。报纸声称,任何试图阻止他们进入卧室的行为,都是对言论自由的攻击。

《世界新闻》被判赔偿的意义

这个课题最近才在英国高等法院受到检讨。英国主要黄色报刊《世界新闻》在3月间,以“F1老板和5个妓女进行恶心的纳粹狂欢”为标题,刊登了“独家”的头版报道。报道指国际汽车联合会(简称FIA,是监管世界赛车的机构)主席莫斯利(Max Mosley),也即是英国法西斯联盟前领导人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爵士(Oswald Mosley)的儿子,于两天前在伦敦一个私人公寓里参加了一个“纳粹主题”的性施虐受虐“狂欢”。报道还附加了一个和《世界新闻》有合作关系,参与狂欢的女郎暗中拍摄的照片,并欢迎读者到该报的网站下载。

  莫斯利承认参与性爱派对(这并不违法),但却起诉《世界新闻》,指它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报纸辩称公开莫斯利的性行为符合“公众利益”。法官爱迪驳回了《世界新闻》的辩护,并判其因侵犯莫斯利的隐私,必须赔偿6万英镑。这是迄今为止,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进行起诉的案件所获得的最高赔偿。

应区分公众的“兴趣”与“利益”

  爱迪法官的判决有一个令人不解的地方。他拒绝接受《世界新闻》提出的“公众利益”的辩护,是因为他并没有发现有任何证据显示,该性施虐受虐派对有“纳粹主题”。这意味着,由于莫斯利是国际汽车联合会主席,如果该派对有纳粹主题,媒体就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报道有关新闻。然而,莫里斯的特殊私人性幻想不应该同案件有任何关系。我不明白,为什么因为纳粹制服比内裤更能令我兴奋,我就应该拥有更少的隐私。

  爱迪法官的判决,突出了对清晰思考隐私权必须注意的至关重要问题,即让公众感兴趣和符合公众利益之间的区别。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一区别发挥作用呢?

  法国的隐私法明确划定了隐私的范围和适用的情况。相反的,在英国,“隐私权”的定义是由法官裁决。有人担心用于保护隐私的明确立法会箝制合法的新闻追踪,这是很自然的。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大多数编辑和新闻记者除外),太多的窥探根本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其唯一目的是通过满足公众的欲望来提高发行量。

  要制定既能预防媒体滥用新闻自由,又能让它们暴露滥用政治权力现象的法律,是很困难,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关键的原则是不容许媒体在保护公众利益的掩护下,满足公众的欲望和好奇心。

名人——事实上普通人也是如此——私底下做的事情媒体应该不可以报道,除非他们自己允许这些行为被报道、拍摄或录影。唯一例外的情况,是报纸有合理的理由,相信有关人士违反了法律,或者即使没有违反法律,但是他们行为已经使他们不适合履行他们的职务。
  因此,一个流行歌手非法服用毒品可以报道,但是他们的性习惯(如果是合法的)就不应被渲染。一个政治家的私生活如果对国家的治理有不利影响,就可以被曝光;上市公司总裁的私生活如果可能影响股东的利益,也同样可以被公开。

  这应该是被起诉侵犯隐私的媒体的唯一的“公众利益”辩护。媒体可能会因此变得有点沉闷,但是公众的生活会变得更健康。

·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是英国上议院议员、英国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名誉教授、和莫斯科政治研究学院的董事会成员。他著作的《凯恩斯传》曾获得大奖。

英文原题:The Press versus Privacy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8。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传媒与隐私ZT
•  中国高档车两倍增长
•  他是黄埔毕业的右派(图,我中学里的人和事)
•  奥运与香港电视ZT
•  台湾与中国非国与国关系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