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哪也不挨哪

来源: 2023-02-10 09:40: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胡侃,哪也不挨哪

最近看见坛里的朋友们谈论自己的初次,真是感慨万分,坛里真是藏龙卧虎,城里更是人才济济。我们中国人真是了不起,聪明能干!这使我想起在美国访学期间,带我的助教是一位双博的外国大姐,和我岁数相仿。而终身教授却是咱们中国人,比我大一届的师兄校友,我们曾经国内上学时一起踢过球。连研究生专业课的老师、母校的教授也投奔在他的门下打工,真是牛逼!这所大学的另外三个重点实验室终身教授和掌门人,也是咱中国人!

在学习期间真正感觉到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那时在美国的成熟技术,直到20年后才出现在中国,并作为高科技产品。真的不是老美聪明,而是他们将天下的聪明人聚到了一起,为他们干活,这只能说明他们更聪明,会用聪明人。

在以后接触到的一些日本产品,相比美国的同类东西,简直笨的和猪差不多。但美国的东西聪明是聪明,质量却比日本的差很多。经常是人为的小缺陷造成整个设备不工作。就像克莱斯勒汽车和丰田汽车相比较一样,谁聪明,谁质量好一目了然。

其实在中国,也有一套完整的用人机制,但是人为的因素就更加复杂,我身边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位学者,用他的论文申请教授职称没有通过。而这篇论文在却在院士申请中高票通过,并给与了高度评价。结果涉事学校很尴尬,赶紧补评教授,并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啼笑皆非。现在的院士评选工作人为的因素要比30年前不知大了多少倍,袁隆平院士的评选,不也是在大领导的关心下通过的吗?

国内学术造假,学历造假的比比皆是。二、三十年前,海归还是凤毛麟角,奇缺无比,有的人为了和海归能搭上界,无所不用其极。有一次看到报纸上的一段新闻,说某某是英国留学的博士,然后就大吹特吹该人的本领,是的这个人很快就升官了。但他的底细我知道,是本地的博士,然后到英国做了一年的访学,怎么就成了留英回国的博士了哪?字面上一点没有错误,真是让我感叹他的中文水平。其实国内的博士未见得水平差到那里,颜面差到那里,何必猪鼻子插大葱装洋相哪?这些都是说给那些不了解的人听的。从那以后他就真的成了洋博士,不过当着我们,他可不敢自诩。中国呀,不知说什么好,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说到底就是制度的问题。

一个人确实很渺小,不管你是马云还是马斯克,无论你怎么和命运抗争,最后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尽管有所谓的文明和知识。作为人的个体真的算不了什么,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但是那巨大浩瀚的沙漠却又是这一粒粒的不起眼的沙子组成。那茫茫的宇宙、浩瀚的海洋都是源于这一点一滴。

人不要轻看自己,每个人的生存价值都是一样的。人也不要妄自菲薄,再牛逼也要变成粪土。人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尽了自己的能力,你就是伟大的。我们要时刻记着我们是渺小的,但也是伟大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