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式旗袍的规矩

来源: 2012-06-13 16:11:0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应该说是良家妇女50年代前的规矩——这是俺外祖母耳提面命对俺的嘱咐:

首先:开旗儿(就是旗袍下段的开衩,不知道是哪个“qi”字)的位置:膝盖上两寸。

原因:在不影响走路的同时,限制了大步流星——良家妇女嘛!就要慢慢地,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仿佛从地面上摇曳飘过。

高于这个位置,都不属于良家妇女!或者穷人家刚出来闯世界的——不懂规矩,只会照着明星照模仿。良家妇女是不会出现在月历牌上,或者海报上的。

其次:要带袖子的,无论袖子长短一定是叉肩,而不是上袖

原因:一个是大多数中国妇女肩膀都不够宽,而且不许挺胸别肚地没有规矩,所以溜肩膀的人数众多。叉肩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

      二是,当时上袖还没有应用到女人的衣服上。或者说是没有被认可为时髦,值得追赶。理由很简单,叉肩比上袖对裁缝的本事要求更高。

最后:无袖的,一定会把肩膀都遮住,而且腋窝一点也露不出来,仿佛胳膊就是与衣服连在一起的。

原因:那时候哪有剃毛一说?但是体毛确实是绝不能露出来的。

      我记得当年外祖母指着挂历上的美女,对我说:“这真真的是没有规矩,裁剪不能好一些吗?腋毛都露出来了!你可绝不能这样没规矩!”要不是老太太说,我还真注意不到这些细节。一看,可不是,腋窝一个个都是黑影,果然难看!记得有一年的春晚,是个拳击比赛的小品,有一位美女举牌报成绩,就是一抬胳膊,两边各黑压压一片,很倒胃口,尤其还是位长得不错的美女……

我有件祖传家常旗袍,已经破了洞,但仍然舍不得扔,实在是一穿上,立刻就感觉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人立马成淑女:动作不急不慢的,好温柔!呵呵,迈不开步子啊。也因为迈不开步子,走起路来就温柔了许多:)

等我减肥成功了,一定找裁缝照猫画虎地一比一地复制七套,天天穿着!现在减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