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轻盈愉悦
红西子
这段时间,我被迫成为职场上的陀螺,与家中事务两两顾此失彼。幸好孩子们都已考完试,半个月来,只回半天学园,没有作业。我听了听他们的上课内容,多为游戏节目,便也释然。考虑到哥俩的英默一向较差,我布置他们每天抄写名篇一节、顺便翻译,仅宝宝做到了一回。而我最近两晚,居然回得迟过他们的入睡时间,这监察人比他们还失职。影响力不定性,效果便被实践架空。不怪他们。
忙则忙矣,可我尽量采取小额分配的思维,去应对无穷的文件与事体,而保留一份自由思绪的游走,一逮着暇隙便偷偷看点工作外的三两段文字,仅眼神和体力透支,也好过精力全部用完。与此同时,好处不言而喻:我的偷暇提升了我的工作愉悦感。可惜的是,我从震后跌落的视力,至今还未复升震前水平,自在的文字玩乐生涯相对于我的老化,已显得吃力许多了。
继续保持上班状态,看来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最不成问题的,倒是着装。近年推行节能,大楼空调温度有所提升,但办公室里依然相当冻人。室内外空气不对流,冷气沉滞,自会如此吧。我在抽屉里藏了一件百搭披肩,有时还放上一小件深灰色毛衣,以利保暖之需。着短裙的时候,坐久了双膝发凉,我会取了披肩悄悄盖着膝头回温,长裙就没这个麻烦。长裤尽管利落、护腿保温,但若连续两天都身穿裤装,总觉得自己的动作幅度变大、体态日趋中性,便不自觉地将长裤装摆在了串场的地位。
我的工作装常年执行素简风格,为我省却了不少时间。周一到四每个清晨,我从择衣、简妆到出门,用时不超过十五分钟,一气呵成的速率,表明得心应手的程序已操作娴熟。周五允许穿休闲装,我基本都采用了户外类服饰,脚上一对风格介于散步鞋与便鞋间的白色系带休闲鞋,没有运动鞋的张扬,配上网球装、牛仔连身裙,相对恰如其分地清爽。昨晚如此着装去应酬,老板和客人的表情也不提半句意见。据我常年向同事姐妹们所宣扬的“没有批评便是表扬”之观点,我稍微得意于自己的衣着不曾败笔。
素简之风也可自如应用到不同的场合,我的调适工具主打口红与围巾。口红盒里通常放有两支CHANNEL,其中一支带荧光、偏暗色,若逢不期然的重要场合须出席,我将它临时使用成眼影与薄薄腮红。围巾与披肩的点睛作用已有诸多宏论,它不占衣橱,我备有多多。尤其出差的时候,我携带的围巾数,通常会超过外衣的数量。当乘坐火车飞机犯困时,我将披肩展开,当作了薄被,成效显著。二十多年来,我很少遇见将小围巾与披肩同时用于一身的女性,但我偶尔却自得其乐于此种偏僻用法。

从深层意识而言,我不关心服装,关注的是仪态,我对孩子们也这么要求。仪态向来是人们的必修课,连古人都提倡“坐如钟、行如风”等等。多元化的今天,有人以为,女权主义包涵了颠覆女性仪态的章节,对此,我认为不仅极端,而且错误,况且,极端,即是男权世界的专制式特征,而专制是自由与宽容的天敌,制约了多样化。女权主义鼓励女性焕发自我,不将自己的思行习惯框限于对立的男权观点,抱持的原本是积极的态度,当更利于女性表现出人体自然美、仪态美。
如何表现人体、仪态之美,无疑是须经过训练的,假如社会没有这等引导氛围,女子后天的自我训练,更该得到有意识的强化。芭蕾、现代舞、行cat等与人体艺术有关的种类,都以艺员的形体训练作为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形体塑造的尝试,她们都将增强对人体美的认知,掌握扬长避短的意识与技巧,将体态的美感自发地渗透到仪态之中。我的干女儿不足10岁,自小热爱舞蹈课,人称“小妖精”。如今的她,尽管不具天生精致的五官,但气质已向奥黛丽·赫本靠拢,人见人爱,我儿子们还发生过为她邀宠的争夺事件。我想,如果条件许可,女子们除了法定教育之外,均有必要接受基本的形体训练。当年我在口头上宣扬形体训练时期,老友们几次调侃,我应出任中国女副总理。而我很清醒,他们的调侃,是对社会某种功能缺失的嘲笑。

日常行为里,人的仪态表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既要适合群体规范、又要展示自我特质,确实是一大课题,关乎自我感受的愉悦之高低。我以为,仪态美是人生在世一辈子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由于学习能力与生活愉悦感密切相关,能保持终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我的每日察省,即是审视自己是否总是愉悦。人的自我与外化交际如能轻松、得体,他/她的生活愉悦度必定高企。这里说的得体,即为仪态的合宜。
单从文字上来评议我的观点,也许会有人以为,这么生活够累。而事实上,得体的生活一点也不累,仪态得体只会使自己更轻松,例如,人们若养成喝水的习惯,怎么会觉得喝水累呢?喝什么水、怎么喝水,协调好了,那是品味,不累不累!从来没听说品味累人,除非作假,为赋新词强说愁。
男子仪态之美,我不是权威,不便多言,但我有自设的底线。无论对方品味和外形如何、是否多才与幽默,他的指甲必须整洁,除了工作状态中的特定的体力劳动者。即便如此,当我有所要求时,也常能得到对方的接受。今天,有两位搬运工帮我把一幅大型画作抬到楼上家里,拆开外包装箱子后,我请他们先去洗手,并要求不可弄湿我的画面,他们高兴地答应连连。我的要求得到他们的理解,主雇之间正常地宽容互动,我比他们更高兴。
女子的仪态美,素来首推优雅于尊崇地位。优雅者定然是得体的,她们的仪态无不使人赏心悦目,从坐姿、立姿,直到行、卧的体态,是否足够得体、与环境相协,都能充分地说明她们的个人审美修养、所属阶层,优雅女性的肢体语言,默默地划归或证明她们的阶级成分。(“一个著名的穿高跟鞋也能健步如飞的女人”:《拉风物质女的双重生活》)

步态与立姿若要轻松得体,自有其“秘诀”,这秘诀,说穿了却毫无与可与“秘密”二字相匹配的价值,简言之:将身体重心前置。人们站立和行走时,只要习惯于使身体受力位置集中于前脚掌,人的体态将更显轻盈。如能将此养成惯性,无论性别、身高、体型、体重,他/她的体态定可平添几分从容与优雅。这就是我的“行企重心前置法”。从小处着眼而论,用前脚掌作为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行路与站立时,不论高跟鞋、坡跟鞋、平跟鞋、松糕鞋、运动鞋,甚至拖鞋等等,都能穿出韵味来,更形品相端正。不信,你们试试?
“行企重心前置法”,不必心存诸如“脚丫子变形”等有损健康的怀疑,那些只用脚后跟着地的立姿、步态,更存在损害大脑的可能,也多见其人脊柱弯曲,即驼背。运动学也研究医学,将这二者稍加结合,定能发现:采用前脚掌行立,更能保护人体、有益健康。从小身为运动员的我,任何一位体育前辈,无不谆谆教导或凶神恶煞般地训诫我们:“绝不可以用脚后跟先落地!”
美国知名时装设计师马克·雅各布去年设计的“无跟高跟鞋”,并无传统意义上的鞋跟做支撑,人站立时,这一“鞋跟”整体着地,固定鞋弓上翘角度。这款创意新鞋,只有采用重心前置法穿着行企,方可穿出时尚感。想像一下,如果对女性仪态美的技巧仍然茫然,这款新鞋将会是女人们失态、摔交的“罪魁祸首”,貌似运动鞋提高了运动伤害率一样,因为,双脚套上运动鞋后,无形中启动了运动的心理机制、增加了运动机会。可见,如此归因法,不仅可笑,而且不值一诉。

可见,体态是第一位的。穿什么鞋并不那么重要,怎么走路、步行及运动,更为重要。喜欢逛街的女士们,记得别拿后脚跟垮塌塌地着地步行,那既不好看、更不实用。女士们的足下,若配拥合体的高跟鞋,哪怕鞋跟再细,都将释然而知:鞋跟起到的是支点的作用(而非支撑),只让您更轻盈舒展。当然,穿高跟鞋逛街,与男士穿皮鞋爬山一样,全都不可取,更不需一辩。鞋子是为舒适与美观而设计的,自己使用不当,不能怪罪于鞋子。
我随上班一族使用地铁交通,当拥塞而不能阅读的时候,我干脆踮起前脚掌,就势立定于车厢人丛中,暗暗拔高、收腹、调息,少则半小时、多则几乎全程。我笑谑此动作为我专属的“另类瑜伽”。每当跨出地铁、浮上地表的途中,我的身体会腾出鱼游之感。而下班时,我总是累极,无一事可成,那,就一事无成罢——对于这点时间的浪费和牺牲,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的。于是轻松愉悦,一整天、一天又一天。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萧瀚先生两篇美感与美育的新文章(女人的“四季”、个体审美与公共审美断想),是对女性美的崇高致意,我个人非常欣赏他对“女人四季”的想象力。为了表达对他弘扬美爱精神的感谢,我用三小时余的睡眠时间代替了鲜花。在此祝愿每位女子仪态万方、从容优雅,如同天使行走在人间。
紧接着是我老弟番茄树的生日,顺便遥祝他的两朵金花常新长艳。
2008/07/12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