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世纪大战(1954) - 太极拳(吴公仪) vs 白鹤拳(陈克夫)

来源: 2010-12-30 10:18:0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两位武术大师的武功极高,看官可以Google,这里不必再说。这场轰动一时的比武签下生死状,并成为金庸武侠小说的题材。当时媒体这样报道:

同称「未遇敌手」 互相不服

1954年1月17日,吴家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吴公仪和澳门白鹤派掌门陈克夫相约比武,事缘双方都自称「由南至北未遇敌手」,互相不服,更于报上笔战。当时本港刚发生石硖尾大火,大批灾民无家可归,现任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何贤就充当鲁仲连,乘机安排双方举行慈善比武,以门票收益赈济灾民。

何厚铧父促成 收益济大火灾民

因当时本港法律禁止殴斗,双方遂征得澳门总督同意,在澳门新花园泳池架起擂台比武。当时陈克夫年纪较轻,只有30多岁,吴公仪在武术界则已享盛名,普遍认为他赢面较大,但比赛结果却是打和收场。

双方签下生死状,分五回合比武,在第二回合时,吴公仪以一招「搬拦槌」击中陈克夫鼻梁,使其血流如注,但自己亦受伤。事实上,双方早已协定整场比武不可动腿,但当时二人均有起脚,裁判随即宣布终止拳赛,宣判双方打和。

根据当年报道,这场擂台战极之轰动,门票收入达27万元,相对当时2000多元已可买楼,27万元算是巨款,可想像当年比武的热闹场面。在比武过后一段时间,社会对此仍谈论不休,更为报章带来商机。

当年在《新晚报》任职的梁羽生,数天后就以这场决斗为蓝本,写成第一本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报上连载,另一武侠小说大师查良镛(金庸)稍后亦推出了首本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两人联手,令武侠小说红遍全球华人社会。

下面请大家观摩大师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