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女足兴起的日子

来源: 2023-07-24 05:57:0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借着女足世界杯激战正酣,回忆一下中国女足的兴起。提到中国女足,大家自然而然地想起九十年代的“铿锵玫瑰”,想到孙雯、刘爱玲、吴伟英等女足姑娘的名字。

其实,中国女子足球的兴起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九十年代的辉煌可以说占了“早鸟”的便宜。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男足在亚洲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借国足冲击世界杯的热潮,陕西钢厂子弟学校组建了可能是全国第一支女足队伍,后来逐渐越踢越好,越踢越有名气。正好当时国际足联也有发展女足的意愿,中国足协借此机会在全国组建女足队伍,组织女足比赛。

那个时候女的踢球绝对是新鲜事,所以可以说是全国关注。陕西队以陕西钢厂子弟学校为班底,是当时绝对老大,队中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张珰珰和孙翠环,一时间风光无二。之后足球大省辽宁迅速赶上,涌现出了有“女罗西”之称的李秀馥,应该是最早的女足球星,每场进3、4个球象玩一样。当时的女足有一个特点,因为体校还没有设置女足,所以绝大多数队员都是从别的项目转过来的,尤以田径和其它球类居多,所以身体素质普遍较好,象孙庆梅和韦海英是练田径的,刘爱玲和吴伟英是打篮球的。这使得她们在国际比赛中身体根本不吃亏,在亚洲是绝对的碾轧,对欧洲队也毫不落下风。

尽管如此,国内女足整个的水平还是很低的。八十年代中的一年,有人好事,联系省女足和我们学校的系队男足踢一场,大家都想去踢,后来说好当年足球赛的第三名去踢,结果出现半决赛不思进取,季军比赛热度高于冠亚军决赛的场面。后来的那场男、女足的对抗吸引了足够的眼球,省女足除了赛前热身很标准之外,踢起来毫无还手之力,半场就丢了5、6个球。

后来有了职业队,女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功都不错,很多队员都可以左右脚传球和射门,力度角度都不错,但是和男足比还是有巨大差距。九十年代的北京女足曾是连续的全国冠军,但和朝阳区八里庄体校的初中队打,还是没戏,身体上的差异是技术无法弥补的。

九十年代是中国女足的辉煌时期,先后获得过世界杯的亚军和奥运会的亚军,但从来没有拿到过金牌,有人说在世界大赛执牛耳,应该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