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黑哨”陆俊出狱 终身禁赛(zt)

来源: 2014-09-02 11:06:5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014年9月2日上午,陆俊将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在足坛“反赌扫黑”风暴中,陆俊因吹“黑哨”于2012年2月被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国 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刑期自2010年3月3日批捕之日算起,至2015年9月2日止。2014年7月2日,陆俊因有悔改表现获准减 刑一年。


2014年7月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部燕城监狱对曾被称为“金哨”的原中国足球著名裁判陆俊减刑案公开开庭,因其在监狱表现良好,法院对其 作出减刑一年的裁定,其刑期结束日期由2015年9月2日提前至2014年9月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天上午,刑期已满的陆俊会走出燕城监狱大 门,正式回归社会。



2011年12月21日,犯罪嫌疑人陆俊到达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日,中国足球假赌黑案继续在辽宁铁岭、丹东两地审理。



陆俊被判刑之后,关押在司法部所属的燕城监狱。据介绍,燕城监狱每天从认罪服法、文明礼貌、学习、劳动等5个方面为服刑犯打分,每项0.2分,每天基础分 满分为1分,在此基础上,完成临时的突击考核等任务会有额外加分。每获180分时可获表扬一次,按监狱规定,表扬一次可获减刑两个月。陆俊服刑期间的原始 积分考核卡,共39页,全程记录了陆俊获得积分的过程。



陆俊被关押的司法部燕城监狱。据透露,陆俊除了基础分,还因参加文体活动等获得了不少额外加分。从2012年12月起,陆俊先后获得5次表扬和一次单项表扬。法院当庭作出对罪犯陆俊减去一年有期徒刑的裁定。


2013年2月18日,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下发《关于对原裁判员陆俊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决定》:根据有关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原裁判员陆俊利用职务便利,接受他人请托,并收受请托方的财物,其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终身禁止陆俊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的活动。



最开始,陆俊被安排在职务犯罪的“特管”队,与局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在一个监区服刑,与谢亚龙、南勇、杨一民、蔚少辉等足球同行“名人”都在第五监区服 刑。因为“特管”队的罪犯入狱前都是局级以上干部,这些曾经的领导干部,年龄多数都在60岁以上,体力精力都不太好,所以,陆俊在特管队时,算是年轻的, 监区里有挖坑栽树之类的体力活儿,都是他去干。



陆俊与南勇的关系比较好,在监狱调整监舍的时候,有关人员征求他们意见,两人表示希望住一间屋子里,监狱便安排他们两人住了同一间监舍。去年年底,监狱对押犯结构进行调整,陆俊被调到普通监区,即第三监区的出监教育分监区,两人才不再同住一监舍。



相对于谢亚龙和南勇,陆俊对监狱生活的适应比较快。在普通罪犯监区,陆俊像其他人一样,参加监狱日常组织的各种劳动。但活儿都不太累。他在罪犯食堂做过,还做过园艺,在监狱里负责浇花养草,出狱前在监狱筒道里负责清洁卫生。他还当了罪犯小组长,比较能吃苦。


服刑最后一天,狱中物品全部分给狱友。昨天,是陆俊狱中服刑生活的最后一天。早晨6:30,他跟往常一样,与其他服刑人员一同起床,之后正常吃早饭,出操。虽然是最后一天,但陆俊出操仍旧很认真,他把这当成锻炼,整整4年半的服刑生活,他已经习惯了每天的体能锻炼。

最后一顿饭是圆白菜、主食和汤。米饭、馒头、圆白菜,还有高汤——这是燕城监狱第三监区出监狱教育分监区昨天晚餐的菜谱,也是陆俊在狱中的最后一顿晚餐。相对来说,他吃得比平常要少一点。

 

2010年3月3日,陆俊涉及足坛涉赌等事件,被警方带走。之后,陆俊被曝在2003年甲A联赛中收受35 万贿金,帮助申花赢得冠军。2011年12月,陆俊案开庭,他在庭上供认其接受了81万元的受贿。2012年2月,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前 足球裁判陆俊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

 

尽管工作人员最终再次和记者确认陆俊已经离开现场,不过,守候在此的媒体朋友依旧在外面不愿离去。

 

陆俊从19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足球裁判生涯,其间获得荣誉无数,可算是中国足坛最为著名的裁判。陆俊在1991年成为国际级裁判员,在中国顶级足球赛事中担任主裁场次超过200场,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年度最佳裁判,也是中国足坛首位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决赛阶段执罚的裁判。

 

至于未来出狱后的生活问题,陆俊表示自己的家人都有工作,还可以帮着孩子的公司做些事情,生活不会有困难。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被禁止终身从事足球活动,陆俊在狱中拒绝看任何关于足球的节目,出狱后也不会继续在体育领域工作。一代“金哨”就此消失,多 少还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