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
By 林友顺 2009-10-11
美食维权马新彼此吃味
美味的南洋风味无论在马来西亚还是新加坡都广受欢迎,近日马国率先提出要为部分美食「确定身份」引起两国「彼此吃味」。如何向世界推广自家美食,也是吃不准的学问。
海南鸡饭、肉骨茶、辣椒蟹、叻沙(laksa)是南洋的美食,尤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更见普及,也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这些美食从什麽时候开始出现在南洋没有人真正的考究,不过它们已成为马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长期来这些美食让人们静悄悄的品尝,最近则因马国旅游部长黄燕燕表明要争取这些美食的拥有权,引发马新两国厨艺界之争,为原已够辣的美食增加额外的辣椒。
黄燕燕被视为是马国其中一名较勤奋的内阁部长,她日前公开喊话,坚持海南鸡饭、肉骨茶、辣椒蟹及叻沙等美食源自马国,但多年来被其他国家「掠夺」,她准备在未来三个月采取行动,为一批马国重点美食「确定身份」,将之列为马来西亚美食财富。她强调∶「我们不能继续让其他国家掠夺我们的美食。辣椒蟹是马来西亚的、海南鸡饭也是马来西亚的,我们必须为我们的美食维权。」黄燕燕所要维权的马国重点美食包括肉骨茶、辣椒蟹、椰浆饭(辣饭nasi lemak)及叻沙等。
黄燕燕虽然没有点明「掠夺者」是哪一国,不过这些美食在新加坡、印尼及泰国相当普遍,尤其是新加坡。马新本身曾是一体,不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政治纷争而分离,因此两国拥有同样的文化与习俗,甚至连美食也相通。黄燕燕的谈话即刻让吃辣椒的新加坡人喊辣,并且表明将捍卫本身的美食主权,同时搬出文史工作者加强本身的论据。
在黄燕燕美食维权论出炉後,新加坡报章即刻访问该国文史工作者韩山元,力主海南鸡饭是新加坡的美食。韩山元指出,海南人早在逾百年前就移民新加坡,故海南鸡饭可能最早起源於新加坡。他说,虽然华人移民马六甲的历史可追溯至六百年前,但那时根本没有海南鸡饭和肉骨茶。他形容若不知道这段历史便硬将食物发明权垄断,恐会沦为笑柄。新加坡也搬出了二零零五年张艾嘉主演的《海南鸡饭》这部戏加强论述,指该部戏在新加坡取景,透过新加坡人所熟悉的海南鸡饭,阐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海鲜业者、「螃蟹之家」老板黄泯莱也扬言,马国若真的把辣椒蟹列为该国美食,他将发动请愿行动,夺回拥有权。新加坡中厨协会会务顾问冯洱迅则认为,目前新加坡人反应无需太激烈,海南鸡饭、辣椒蟹几乎被「公认」是新加坡的「国菜」,地位很「稳」。 冯洱迅表示,这些美食如何在新加坡兴起,旅游局的宣传资料上有说明,如辣椒蟹便是早期由新加坡一对夫妇所创造。面对对手的竞争,新加坡旅游局购物与美食组署长潘政志说,该局将继续以「独特的新加坡体验」推销新加坡所熟悉的美食,包括起源自狮城的咖哩鱼头、鱼生等。新加坡官员批评马国以此课题做宣传,并指区域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马新同样流行某些食物并不出奇,人们根本很难说它源於哪里。
酒香也怕巷子深
然而,马国厨艺界则持不同看法,雪隆茶楼酒家熟食商公会会长林德来表示,肉骨茶的发源地在马国的巴生,目前由其第三代在巴生继承其肉骨茶事业。根据「食家」林金城的考究,肉骨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二战时期,是当时来自中国在巴生港口当「苦力」(劳工)的美食,以肉骨调加上药烹饪,配以猪油饭;人们在吃饭时也有喝中国茶的习惯,最後被称为「肉骨茶」。肉骨茶的发源地目前仍然盛行吃肉骨茶的风气,在这个以华语为主的城镇估计不少过三百家肉骨茶餐厅,日夜售卖,顾客以当地人为主,也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虽然肉骨茶发源自马国,而被认为最美味、最正宗的肉骨茶也是在巴生,不过许多外国人仍然错误以为肉骨茶是新加坡的美食,香港特首曾荫权就不惜千里迢迢到新加坡寻找肉骨茶,这让马国人很不是味道。
马国海南会馆联合会会长符之庆也支援政府的行动,并表明该会将申请将「文昌海南鸡饭」进行商标注册,确保有意贩卖文昌海南鸡饭业者能根据该会规定的材料、煮法及作业方式,从而达到维持文昌海南鸡饭品质的目的。他透露,该会在四年前已向当局申请,当局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估计明年可以推行这项计划。不过,南会馆青年团前任经济局主任符策勤并不同意该会的决策。他认为,马国许多美食被外国人误解为邻国美食,这主要是因马国缺乏市场行销、策划及产品包装概念,而马国人也思维保守、缺乏品牌观念及促销手法,以致许多美食被其他国家占为己有。他指新加坡的强处在於懂得「无中生有」,把不是本身的创作产品经过良好的行销包装、精致化生产及管理,推销到海外,海南鸡饭、肉骨茶等美食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食无国界之分
他希望马国政府能够改变策略,强化马国美食在国际宣传的手法,而业者也必须改变思维,让马国的美食走向精致化、品牌化及市场化,以成为一个可以真正吸引外国人舒舒服服坐下来,享受美食,同时又能走向国际的美食。他以海南鸡饭为例,马国经营海南鸡饭的业者无数,可是除了「南香鸡饭」,其他业者似乎并不重视把本身的业务品牌化及集团化。
也是执政党国阵青年团幕僚长的符策勤并不同意马国为其特有的美食申请拥有权,他认为这不仅未能保护马国美食,相反的还可能导致马国美食的发展受到限制。他指出,意大利的比萨薄饼、美国的汉堡包、法国面包、日本生鱼、中国北京烤鸭都没有申请专利,并且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人们也不会错把这些食物当成是其他国家的美食。他强调∶「美食越容易得手就越受欢迎。」他提醒人们,中国人曾计划把扬州炒饭申请专利,然而结果并不是越来越多人享用这道美食,而是没有人重视这个食物。
马新美食之争预料不会影响两国关系,不过却凸显出东南亚国家对保护本身的文化越来越重视,这显然不是坏事。在这之前,美国电视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一段介绍马国的宣传片错误加进印尼 厘传统舞蹈影像,引起印尼的不满,更有民众到马国使馆抗议,指马国盗用印尼文化。这场风波并未因美国电视探索频道道歉而平息,马国外长阿尼法也在日前访问印尼,与印尼外长哈桑举行会谈,以缓和两国紧张关系;印尼官方虽然接受马国的解释,不过民间与媒体却没有停止对马国的批评。
对香港美食专栏作家欧阳应霁而言,海南鸡饭的发源地不是马新,而是海南岛,海南人在移民马新时把家乡的美食带过去,丰富了当地的食文化。他认为马新海南鸡饭各有各好食,两国与其争专利,不如分享心得更加好。在马国出生、目前已成为新加坡议员的李美花也有同感,她认为马新应当联手发展美食文化,吸引更多外国人到马新旅游,为两国带来利惠。■
这个有点好玩: [美食维权马新彼此吃味]
所有跟帖:
•
肉骨茶绝对是马来西亚原产地也是味道好,鸡饭是新加坡最佳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
(0 bytes)
()
10/11/2009 postreply
04:53:56
•
无法理解,鸡饭好吃在哪里
-采采-
♀
(0 bytes)
()
10/11/2009 postreply
06:19:44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鸡饭要拌上好的辣椒酱才好吃,不能吃辣的就不会适应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
(0 bytes)
()
10/11/2009 postreply
06: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