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看看俺们省长的情妇。

来源: 2009-08-04 23:52:1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李嘉廷曾是俺们的省长。在云南犯事了。咱不说他。说说这个女人徐福英,1962年生。下面是长长的报道。自己读罢,可读性很高。

我要说的是:她应该是极其智慧聪明的女人吧!但

1。她是天生丽质的佳人,但不能给她一口饭吃的小丈夫为什么还出轨,不懂得珍惜。相反,这个到了半老徐娘的年龄的女人竟能迷倒省长、黑社会老大,为什么?

2.从上面 1 看到,年轻时都是待开放的种子,真的不知道彼此的潜力在哪里。有时把金子宝贝丢掉了?

3. 或者说她的第一个小丈夫根本没有水平认识到她的魅力?

4. 或者说只有她经历磨难了以后才会变得这么有魅力?

结论是:女人魅力不只是年轻?不只是漂亮?


李嘉廷对徐福英一见钟情

徐福英,1962年1月出生在昆明市郊区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她虽天生丽质,但读书不努力,仅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辍学后的徐福英整天和一群比她大的男孩嬉戏,互相打情骂俏。情窦初开之时,她就学会在多个男孩之间周旋。徐福英16岁那年离家出走,17岁就与心目中的一个“白马王子”结了婚,很快生下了一个儿子。但由于双方没有工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有时夫妻俩只能靠同吃一碗米线过日子。而当她发现丈夫有了不轨行为后,自己也红杏出墙,最后导致家庭破裂。

徐福英与丈夫离婚后,带着年幼的儿子孤苦伶仃地奔波了一段日子,1985年,她与年龄比她大20岁的第二任丈夫“老倌”结婚,跟着他做生意,并生了一个女儿。从此,她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

20世纪90年代初,徐福英从跟做服装生意改行自己经营餐饮业。她在昆明景星街租了一间临街铺面,取名“丽人园”,自任总经理。由于徐福英年轻貌美,当时在昆明颇有名气的两个“黑老大”杨炯明、侯连喜便前来大献殷勤,为她撑开了保护伞。但徐福英也从此成为两个“黑老大”争风吃醋、互相打斗的祸根。

1994年下半年,徐福英决定投资距昆明东南40公里的宜良县阳宗海风景区,在那里建造一艘“海王号”游船,成立“海王号”娱乐有限公司。

在造船过程中,她花完了家里的积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便先后以2%至2.5%的月息向侯连喜等人借款200多万元,又通过与云南省交通厅下属的一个经济实体合作的方式,筹资260万元。

1995年5月,耗资700万元的“海王号”建成开业。“海王号”是当时云南省最大的一艘游船,集餐饮、住宿和娱乐于一体,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加之交通厅的下属单位有投资,个别厅领导也“十分支持”,不仅把大部分会议组织到船上开,而且经常带着各级领导和重要客户到船上游玩。一时间,“海王号”远近闻名,生意兴隆。上至省级领导,下至大款老板,都乐于上船游玩。

1995年10月2日,云南省交通厅的一位领导邀请时任副省长的李嘉廷及其夫人王骁到“海王号”上游玩,并安排徐福英接待。

“接到交通厅领导打来的电话时,我说不想与政府官员打交道,再三推辞不去,但那位领导说我是‘海王号’的总经理,不去会失礼节的。”谈起当初认识李嘉廷的那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徐福英回忆说:“我很不情愿地从昆明赶到阳宗海后,那位领导又叫我和他们一起去路口接李嘉廷副省长。我有些生气没有去,就站在‘海王号’大门口等,等了半个小时左右,才看到李嘉廷他们七八个人慢悠悠地走过来。走到我面前,李嘉廷礼节性地与我握了一下手。我大大方方地把他们带到了歌舞厅。就这样,我和李嘉廷认识了。”

徐福英属于那种看到男人的眼神,就明白男人心思的女人。她对李嘉廷“第一印象不太好,因为他的长相实在不怎么样”。但一见李嘉廷对她“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她就产生“想利用她一下了事”的想法,陪李嘉廷等人聊起天来。

在“海王号”上吃完晚饭,徐福英就得体地陪同李嘉廷一行到歌舞厅去娱乐。为了“吸引和打动”李嘉廷,她使出自己“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的交际优势,唱了一首“最爱唱和最拿手”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一阵掌声过后,李嘉廷就主动邀请徐福英跳舞。一曲舞罢,李嘉廷热情地对她说:“小徐,以后你有什么事就来找我。”看着身为副省长的李嘉廷如此诚恳,徐福英随口就说:“你认识东风体育馆主管部门的领导吗?我看中了那儿的一块空地,想买下来开餐厅,进一步扩大‘丽人园’的规模。”“我跟你要找的主任非常熟,我帮你找他问问怎么样,你过两天打电话给我。”李嘉廷爽快地答应了。这时,徐福英义随机应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知你家在哪里?”李嘉廷便立即让妻子王骁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留给徐福英,并记下了徐福英的电话号码。

“海正号”一天的游程结束了。游船靠岸时,因为当天晚上天气比较冷,徐福英便把自己的一件西服上衣借给王骁穿上。徐福英至今清楚地记得:“在我和李嘉廷握手道别的时候,李嘉廷趁人不注意重重地握了我的手,并且说,你不管有什么事,就来家里找我。”

过了几天,徐福英便试探着打电话到李嘉廷家中,询问“帮助找人的事”。王骁接到电话后,告诉徐福英:“李省长有外事活动,不在家,你过一小时后再打来。”可是没过多久,李嘉廷就给徐福英回电话说:“这几天因工作忙,没机会联系你要找的主任。你放心,过两天我帮你找。”

“本来我已经不在意了,想着李嘉廷只是表面上说说而已,没想到他会在一个周末的晚上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打网球。”徐福英回想说,“因为我不会打,我说不去了。”李嘉廷不失时机地抛出诱饵说:“来嘛,你托我找的人,我今天介绍给你认识。我在家里你。”徐福英感到有点为难,便借口说:“省委大院不是我去的地方。”李嘉廷却善解人意:“既然你不愿意来省委大院,那我们换个地方,你来某宾馆找我,我们一起打网球。”

抱着难以言状的心态,抓住“是他求我”的时机,33岁的徐福英经过一番“能显示出成熟女人特有魅力”的梳妆打扮,准备“让李嘉廷看到后目瞪口呆”。可当她兴致勃勃地来到李嘉廷指定的宾馆时,“李嘉廷似乎没有任何喜悦的表情,倒像是天天见面的平常人一样,没与我打招呼,就叫宾馆服务员给我拿来一套网球服装换上。”徐福英说,“只是在打网球过程中,我时常感到李嘉廷的目光总在关注着我,让我满心欢喜。”打完球,李嘉廷便直接把徐福英要见的那位主任叫到球场边上,介绍他与徐福英相识。后因徐福英看中的那块地已被外商预定,若转手征用价格太高,她便放弃了“买地的事”。

第二天,李嘉廷又打电话给徐福英,让她与他们全家一起打网球。徐福英回忆说:“打了几次网球,我不管在干什么,李省长都很关注我,一到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让我坐到他身旁,我不想喝的酒他主动帮我喝,有一次,他还亲自到我饭店里找我,从那次以后,我就感觉到他已经喜欢上我了,因为女人对这种事最敏感。”

李嘉廷不仅对徐福英步步紧追,而且对她悉心关怀,时时满足她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徐福英对一件小事至今记忆扰新:“有一天,李嘉廷又打电话来约我去打网球和跳舞,我没有推托,他一说我就答应了。”

来到约定的地方,李嘉廷便有意介绍徐福英认识一些当时属于昆明市的“社会名流”。当李嘉廷向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总经理吴云生(已判刑)及其情人介绍徐福英是“丽人园”的老板娘时,吴的情人争风吃醋地插嘴说:“哦,丽人园呀!我经常在那儿吃饭。”以此显耀自己优如高贵的公主,贬损徐福英只不过是伺候他人的灰姑娘。徐福英为此憋了一肚子气。

可是就在大家准备进餐时,发生了一件让徐福英的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小事:李嘉廷刚走到餐桌边,那个嫉妒徐福英的女人便主动跑过去准备坐在李嘉廷身旁的一个空位上。李嘉廷连忙微笑着说:“这是小徐的座位。”徐福英至今仍毫不掩饰地说:“那一刻,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荣耀和满足,也体察到李嘉廷对我情深意厚。”酒足饭饱后,李嘉廷又亲自送徐福英回家。

在李嘉廷异乎寻常的追逐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徐福英深切地感受到:“虽然他长相并不是带给女人迷惑的那种类型,但他的身上有一种细致和善良,特别是他对我的真诚感动了我。”李嘉廷便抓住这一时机,趁老婆出差在外的日子,几次打电话把徐福英约到家中聊天,一聊就聊到深夜……两人最终确立了情人关系。后来,徐福英回忆说:“一天深夜在李嘉廷家里,当他要求和我发生关系时,我的思想很复杂,我知道如果不答应,我以后根本不可能再见到他了,因为他是一省之长,如果跟他有关系,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帮忙。而且像他这么大的官,肯定有许多女人想接近他,何况现在是他在求我。于是,我就真的对他投怀送抱了。”

李嘉廷为何“好上”既没文化,又无地位;既有涉黑背景,又是有夫之妇的风尘女?案发后他交待说,找这样一个情妇不引人注目。

也许李嘉廷的初衷不无道理。找一个风韵犹存的女老板,吃喝玩乐用不着找人安排,又无需为她解决工作调动、职级提拔、待遇落实之类的烦恼事,也不必为她安排七大姑、八大姨。这样,自然可以掩人耳目。

纵欲:李嘉廷和徐福英“摆平”各种关系

徐福英自从与李嘉廷确立情人关系后,李嘉廷对地一直都很好,对她所有的要求都千方百计地给予满足。李省长显然比“黑老大”管用!于是,她“在跟了李嘉廷以后.就不想和侯连喜他们在一起了”。

侯连喜觉得徐福英明显冷落了自己,就猜测她可能经常跟杨炯明在一起。而汤炯明又误以为是侯连喜独占了徐福英。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不懂“江湖”规矩,不讲“朋友”义气,以致引发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情人争夺战。

1996年初,杨炯明打死侯连喜后,自己及手下的人马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徐福英自知罪责难逃,匆忙把李嘉廷约到“海王号”上,告知这起命案可能会牵连自己,并隐约说出自己原先曾依靠这两人的支持和保护。让徐福英喜出望外的是,李嘉廷不但没有指责她,反而还安慰她说:“以后不要跟这些坏人在一起”,并表示有事一定会帮忙。

此日,李嘉廷被安排到中央党校学习。临行前.他要求徐福英到北京去看他。在党校学习期间,他每天都给徐福英打电话,情意绵绵地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不久,徐福英因涉嫌侯连喜一案被昆明市公安部门收容审查,但由于李嘉廷亲自过问此事,她仅被收审9天就释放了。

徐福英做梦业没有想到,自己被释放的当天,李嘉廷就从北京打电话给她。后来,他每天绐她打两三次电话,每次谈一两个小时,最长的一次竟然从“晚上十点谈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徐隔英回忆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地感到他很爱我。”

为了放纵私欲,李嘉廷三番五次地催促徐福英到北京约会。出狱一个星期后,徐福英便乘飞机到北京赴约。两人见面后,李嘉廷竟因她到北京后没有及时与他联系而着急得流泪。

徐福英成为李嘉廷的情妇后,便时常出入于省委大院内戒备森严的李宅。按常理,对于这样的不速之客,李嘉廷的妻子王骁不可能不察觉,也不可能不生气,岂能坐视第三者明日张胆地插足?她与李嘉廷是清华大学的同学,毕业后两人同到哈尔滨工作,夫妻之间已是30多年风风雨雨,相濡以沫。然而由于王骁贪图钱财,竟被李嘉廷和徐福英玩弄于股掌之上。

为了蒙骗王骁,李嘉廷与徐福英共演“双簧”,配合默契。徐福英每次到李嘉廷家中,都装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当着王骁的面给李嘉廷“汇报工作”。李嘉廷也摆出一副省长的架势,对徐福英的“汇报”严肃倾听。

徐福英能与王骁“和平共处”,还有她的另一种手段。她深知省长夫人的分量,因而不敢公开跟王骁争风吃醋。于是,她常常落落大方地跑到王骁面前,亲热地拉住王骁的手,左一声“大姐”,右一声“大姐”地叫唤,弄得这个省长夫人强忍着怒火又不好发作。

为了讨好王骁,徐福英还不时送上补品、时装、化装品,陪王骁聊天、谈心,甚至为王骁做饭,一步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当摸准王骁爱财的特点后,徐福英除了经常自己拿出钱来讨好外,每次到李嘉廷家都会将李家收受的部分高档香烟、名酒等物品,带到自己经营的餐馆里销售,然后将销售所得如数交给王骁。王骁甚至还替李嘉廷收下了徐福英贿赂的5 万元人民币。出于对王骁的内疚感,徐福英还积极为她办过其他许多事情,因而逐渐得到了王骁的容忍和信任。然而在暗地里,徐福英却秘密买了两部手机,与李嘉廷每人一部经常私下专线联系。

而徐福英处理自己的家庭关系,就比李嘉廷简单得多了。她依靠丈夫以外的男人寻求生意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立”,事实上已得到丈夫“老倌”的默许。徐福英曾演戏般地数次对“老倌”申明:“我不管跟哪个男人在一起,心里都把你放在第一位,我不爱他们只爱你……为了这个家能过得好一点。”

在这样的态势之下,徐福英经常与丈夫从吵吵嚷嚷到打打闹闹,甚至各做各的生意,各有各的圈子,井水不犯河水。但不管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如何大、关系多么僵,最后总是能宽容对方,勉强维持着家庭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