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新加坡
在网上看到这两段传说,抄袭如下。
其一是∶
西元七世纪时,新加坡名为「海城」,是苏门答腊的古帝国斯里佛室王朝的贸易中心。新加坡半鱼半狮的象徵 - 鱼尾狮 (Merlion) ,象徵了新加坡从小渔村蜕变而成今日的现代都会,以及狮城传说的由来,也为淡马锡( Temasek ),这个古老海城的新加坡历史作见证。
其二是∶
新加坡为什麽被称之为「狮城」呢?据说约在 14 世纪时,苏门达腊的一位 王子到这里打猎,把老虎当成了狮子,於是「 Singapura 」这个意为「狮子城」的名字,就这样成了新加坡的别名,後来演变为现今的名称「 Singapore 」。换句话说,万一当初王子没把老虎错认为狮子,今天新加坡可能就叫「虎城」了。
。。。。。。。。
在天气又冷又乾燥的时候,到新加坡是挺好的选择。
偶而我也得问问路,因为连地图都没带在身边,到处乱晃,玩乐就在嘴巴里走出来的。
好玩的是,轮流用用英文、中文、广东话、客家语、潮州话问路,别以为我样样精通,纯粹是适应他们的说话习惯,一小段问路的对话就用上这麽许多,还好,手下留情,没对我说马拉话。:-)
我打算拍下这栋建筑物的时候,刚好他走进了镜头。
白色建筑物在两边绿色植物的衬托之下,就像南洋的气候,飘来的风总让人昏昏欲睡。
芽笼Geylang,一个描述的有点奇怪地方,风花雪月的不夜城加上宗教还有美食。
Lor 35 Geylang,到净空法师那处走了一回。
佛教居士林。
从问巴士路线开始,一直到眼前看到为止,一路遇到教我怎样到达目的的热心人,他们就像新加坡的气温,暖和。
这是顶楼的千手千眼观音,当时下著绵绵细雨,看到一位虔诚的教徒跪在观音面前诵经,等她合上经本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也淋了一身。
下楼的时候,刚好遇上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先生,他笑著,我也笑著。
坐在大殿里,好一段时间,我贪恋这种宁静感,即便是到哪里都是宁静感。
离开居士林的时候,实在太晚,居然还选择一路逛到大街上去,天已黑,实在看不清楚方向。
迷在城市中好一段时间,乾脆施施然到处漫步晃荡著,有点雨的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班之後的市中心有点空洞。
途经新家坡河的浪漫夜景。
(谢绝连结及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