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一下“第十名现象”

来源: 百佳 2007-12-01 08:39: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222 bytes)
作 者:Boston



为什么许多小时候的尖子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淡出”
优胜行列,相反为什么一些当初不起眼的学生竟能日后成才?

  十年的跟踪记录,十年的资料积累,十年的风雨奔波……杭州市
一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
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

  正当人们开始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一个新的观点如一阵旋风
在浙江教育界平地而起。从校园到有关管理部门,从学生、家长到专
家名流,都对此给予共鸣和关注———它就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周武老
师所发现的“第十名现象”。

  53岁的周武是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1989年,他开始了一项关
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
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
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
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
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一次学生聚会中发现,那些业绩突出者大都是当年不起眼的
学生

  1989年国庆节期间,在杭州市郊区的灵山山庄度假村,一个小学
时代同学的聚会在这里进行。大家谈笑风生,情如手足。看到今天在
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奋斗,回想起当年小学同窗难忘的生活,不禁万千
感慨。这其中不乏在小学毕业后从未谋面的昔日同窗好友,因此这个
聚会就更显得非同寻常。

  同学们都是杭州市天长小学七二届一班的毕业生。这次聚会,大
家还特意将他们当年的班主任周武老师邀请到场。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同学们已是意气风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大
展宏图。他们统计,在来此聚会的32名同学当中,已有三名工程师,
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三名“副局级”,四名公司经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论大家有多大的成长和进步都无须大
惊小怪。但是,周武在这次聚会中还是惊异地发现,这些业绩较为突
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
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
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

  这个同学聚会的东道主正是灵山山庄的老板陈大为,他也是同学
中的一员。周武悄悄地向这个当初名次在十名之外的学生询问这个问
题的奥秘。陈大为一时被老师问住了,他真的回答不了这个有些捉弄
人的问题。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周武决定揭开这个谜底。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状况
都进入了他的调查表

  周武一直是杭州市天长小学的业务骨干,多年任该校毕业班的班
主任,这给他的跟踪调查创造了方便。

  中小学生的生活该是天真烂漫、轻松自如的。但是功课的压力、
学科分数的压力,家长管教的压力、考学的压力却使他们多了一份又
一份的沉重。因此,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生们的生活已显得单调、沉
闷。而周武就是要在这种背景下,找出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以便为中
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点可参考的资料。

  这正是他立志搞好长期跟踪调查的根本。

  正在中学为高分数、好名次的竞争而一路拼杀的从天长小学走出
的孩子们,为了将来的升学日夜忙碌。大家似乎没有闲余的时间去看
一眼自己的母校。他们不知道,母校的一位老师却默默无闻地关注着
他们的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87、88届的毕业生开始陆续升入高中。这151名初
中生每一学期的成绩及其它方面的综合状况,都无声无息地写进了周
武老师的调查表。当他们进入高中,开始了那里更紧张的学习生活,
周武老师又来到他们各自的学校做新的跟踪调查。

  当天长小学89、90、91届的毕业生陆续升入初中的时候,周武又
将他们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对象。

  151、380、685……周武的跟踪调查人数在逐年上升。

   ■“第十名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
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

  1993年,周武所调查的87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之后,周武将这些
学生的升学情况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表之中。他想在几年之后,再对
他们的去向作调查登记。

  1994年,下一届被调查的学生高考揭榜……

  这时,周武的跟踪调查已露端倪。通过对这两届151名学生的跟踪
调查,他发现不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以至考学的过程是一
个变化的过程。在这种变化中,周武注意到:在小学期间的一些尖子
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出现了学科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
在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而进入中学后位次后移的占43%;相
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位
次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在后几届的学生中,周武在跟踪调查中竟也同样地发现了这一现
象。

  在总结的过程中,周武曾将调查对象分成多个组别。如各个阶段
中前3名为一组,4—10名为一组,11—20名为一组,21名以后为一组;
再如将前5名为一组,6—15名为一组……但是不论怎么分组,位于尖
子生组的名次稳定性都是较差的,而名次位于第十名左右的却在后来
的学习中显示了当初意想不到的潜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后来一跃成
了尖子生。

  在以后几年的调查中,这一现象竟如出一辙!

  周武没有想到,对从87届到97届的700多名天长小学毕业生的跟踪
调查,这一现象竟谜一样地贯穿始终。

  看来,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
和创造力,而这种潜能和创造力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各自的社会
实践……

  周武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第十名现象”。

   ■不少尖子生进入中学后“淡出”优秀行列,相反却有一些第
十名左右的学生后来居上

  十年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资料积累,十年的风雨奔波,成就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第十名现象”。

  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有一些小学时期的尖子生比较稳定地保持住
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尖子生在进入中学后没能保持
住原有的名次,而“淡出”优秀之列,有的甚至还一滑再滑。这是家
长和老师们所不愿看到的事实。

  87届毕业生丁琳琳当年在周武的眼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尖子生,
考试名次总在三五名之前,文体一般,但学习认真刻苦,是个用功听
话的孩子。小学毕业时,她的分数还是第三名。

  但是到了初中之后,丁琳琳却退出尖子生之列。第一学期在班级
里勉强在十名之内,后来便被抛出十名之外。到了高中之后却已是一
个中下学生。结果高考落榜在所难免。

  像丁琳琳这样的尖子生的“倒退”现象的确有一批。他们最终的
高考成绩与当年的小学成绩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和丁琳琳相反的是,她的同一届毕业生董毅军却在中学时期后来
居上。董毅军平时不大注意听讲,喜欢绘画,爱动手做一些小工艺。
小学毕业时他的名次在班里是第十三名。进入初中后第一年成绩较为
平稳,第二三年却进步很快,排名位次前移。到高中后已跻身前五名
之列。后来他考入浙江大学。

  据周武考证,像董毅军这样在小学时期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很多都
在中学后开始进入上等生或尖子生的行列。

   ■“第十名现象”之谜:用10分力气得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
8分收获的差别

  让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争占前三名(或五名),是许多小学生家
长的热切希望。他们总以为只有这样将来孩子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
出息。

  事实上,好多尖子生到了中学后却很难保住这个名次。

  为什么呢?

  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
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拉榜排名,以便知道每一
个学生在班里所占的名次。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
或“前五名”,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
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
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
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
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上的独立性。
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这是他们当中
的一些人“淡出”优秀行列的主要原因。

  与此相反的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优秀的,但是他
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
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
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
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
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
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

   ■留给社会的疑问: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什么样的孩子是
好孩子……

  周武老师经过十年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第十名现象”很快得到
了浙江省教育界及社会的共鸣。许多人认为“第十名现象”不仅触及
到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在认识上的误区,也触及到了我们教育上的
弊端。它拷问: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我
们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是不是大多数应该出现在今天“好孩子”的群
体里?

  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些疑问留给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和每一
位学生……

所有跟帖: 

“第十名”现象说明啥? -百佳- 给 百佳 发送悄悄话 百佳 的博客首页 (1507 bytes) () 12/01/2007 postreply 08:40: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