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观后感 by 小小朴人

来源: 忘了名字 2005-08-23 07:33: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42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忘了名字 ] 在 2005-08-25 17:55: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前言:
由一种杀人的利刃衍生出一种文化——侠客文化,进而成为一种精神和梦想——剑,从其他杀阀的武器中上升为象征。虽然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环境造就的,而千年来民众的希望和一种超脱的追求,挥耍自如,灵动有加的剑无非是最好的一种象征。 就连写下《侠客行》的李白少年游历神州大地也是仗剑在手,吟唱千古之绝响。侠客文化在某种程度是浓缩了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它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浪漫主义和自由化的符号。侠客是出世的,他们活在世人思想之外,却又活在世人的遐想之中——因此,千百年来,对侠客的记述从绘画到文字从没有间断过,继而在胡金辁和张彻等电影大师的作品中又活了过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侠客的遐想······

七剑

如果说胡金辁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使武侠片不仅停留在快意恩仇的层面上;如果说张彻将武侠片更加逼真和生动,使电影的武术更具观赏美感的话,那么徐克无疑是将武侠片极度浪漫化的人。
翻开徐克的武侠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徐克的电影因不同阶段的人生轨迹而形成不同的模式。《新龙门客栈》中,几股势力在一家客栈这个小舞台上互相斗法,勾心斗角,细致的人物描写,蒙太奇的快速穿插剪辑;《黄飞鸿系列》中的英雄主义和武侠理想化,再到《蜀山》的奇幻视觉美学,和过于浓郁的商业色彩等等,在这些电影之中,我们能看出不同时期的徐克,这个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徐克,也是在不断的改变之中,以寻求不断的突破,这点无疑奠定了他一代武侠片大师的地位。而直至最近的《七剑》出鞘,却再一次的反映了他的一个缺陷——天资聪慧不等于大智慧。
徐克的武侠有一种商业文化,这是不可否认的,而这也许就是他一直想摆脱的束缚。但他却忘了商业并不是一种贬义的东西,价值是可以和文艺划上等好的,一如千百年来的那条定义:好货必有好市。但现在这种价值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业炒作事实给推翻了。恕我不客气的说句,始作俑者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和那群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人的美国鬼子,还有后来那几个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中国电影大师们。李安本来就是一个小津二郎类型的导演,擅长细腻柔和谐美的电影手法,他的《卧虎藏龙》就是他以往的电影模式,如《推手|》、《喜宴》般细腻的武侠。李安把武侠赋予了一种抒情美感,并把武侠做到了出世的思想化,但中国人不一定喜欢看,因为嘴巴上说出世的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是入世的。而错把这种神秘和纯净的思想浪漫化了的西方人,误以为这种模式就是中国人的模式,并被折服。以至于我们本土的电影大师们都迷失了方向,以为诗情画意,浪漫的人物就是这种形式,全然忽略了李安在《卧虎藏龙》中的内涵。俨然把电影当成了片面的艺术提升和艺术买弄,却把最简单的叙事和镜头语言给淡化了。老谋子如是,徐克也如是。
诚然,我们在《七剑》中可以看到徐克没有给更多的卖弄所左右,他不像老谋子那样拘泥于某个镜头的美和艺术处理,但他却被这种顾忌和另外的野心给左右了,结果两头不到岸。如果说老谋子是个蹩脚的画匠,连武侠都称不上,那么徐克的《七剑》只能算做未出山的侠客而已。《七剑》充分暴露了徐克追求思想层面的野心,但却底蕴不足,操控失当,使这部电影因为过多的需要强调和表现而支离破碎,亢长而乏味。
莫问、青干、由龙、舍神、天瀑、日月和竞星,7把剑象征了7种精神和人生态度,要在一部电影中一一去表现,无非是吃力不讨好的,宏观《七剑》下面5部的系列构想来说,在这部片子中,只要交代好一些人物个性铺垫,给下部起到引子的作用已经是很好了。而徐克的6部史诗的野心使他不仅把精力花在了7剑上,还过多的塑造很多交织错乱的情节构件,以至由7剑引发出来的关于回归自然和欲望杀戮之间的斗争这一中心思想没有充分的表达出来,《七剑》的中心思想是模糊和动荡不定的。《七剑》的剧情其实很简单,傅青主引出了禁武令的残酷,一个曾经是杀人者的人为了救赎,带着韩志邦(陆毅)和武元英(杨采妮)上天山,请出了另外的4剑,以此形成7剑来抗衡风火连城(孙红雷)率领的禁武令杀阀军队,保护武庄的故事(这点有点类似于黑泽明的《七武士》的故事情节)。而在这当中出现了两个穿插影响两方的女人,一是刘郁芳(张静初)二是绿珠(金静邢),本来如此简单的故事如果不要处处着墨太多的话,是能处理的很好的,绿珠这个影响两个重要人物楚昭南和风火连城的人物,引出了风火连城的爱恨并暴露了这一反派的内心虚弱,同时她的出现也让楚昭南起到性格的转变,这两号人物所带出的剧情无疑是电影本身要表现的主体,但关于这段叙述的表达却是在影片进行到一大半之后,而前面的那些繁复的场景叙述和人物各自为主的单独描写却使整部影片节奏缓慢拖曳并支离破碎。因此对于韩志邦之与刘郁芳,甚至还有那匹马等等的感情戏显得不分主次和轻重了,徐克你究竟想要表现的东西是那一样呢?难道忘了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了吗?
现在我们看到的《七剑》,只是一些交织错开的人物交代,连个性塑造都谈不上,要么全情叙述7剑的人物,要么给一个完整的叙事,但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戏分重多的角色,张静初扮演的刘郁芳,在整部片中,除了反映了韩志邦、武元英、楚昭南和杨云聪之间穿插的情感表现之外,其实是没有多少必要去详细解剖的价值的。而到了最后,刘郁芳悟出的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却把影片的主旨又绕回到了影片的起点,7剑代表的自然回归和风火连城代表的欲望和杀戮之间的冲突已在高潮之后结束,把一切大白天下之后,又交代了一种思想体会,这显然是狗尾续貂。就算是为了下部的铺垫,我们不知道在以下的《七剑》中,刘郁芳会是怎样决定七剑发展的人物,但在这里是不必要过多描述的,特别是高潮之后,叙事的完整性又一次被破坏。而这种处理还暴露了另一种质疑,那就是自然与欲望之间冲突的本质还是人性的丑恶,那么电影中思想的积极意义何在?自然回归不是最终提倡的主题,那么人性的黑暗才是吗?
在剧情逻辑处理上,徐克的另一失当就是过分强调了剑而非执剑的人。剑本身并无灵气,再好的剑只有在侠客手里它才能是剑,到了俗夫之手,就只能是把利器罢了,影片却一再强调剑本身的威力而已。更为搞笑的是,韩志邦和武元英,两人一拿到舍神和天瀑,瞬间就从武功低下的人一跃而成为高手,这种神话般的奇迹色彩显然和本片朴素本质的风格是不符合的。多格多王爷挖掘古剑那段,不知道那把剑是不是以后剧情的重点和引子,但显然在这里是无关痛痒的。
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逼仄的剧情还穿插着不甚高明甚至空洞的对白和情节处理。比如杨云聪和小孩对话的那场戏,山高水长的人生说教,显得近乎有点幼稚可笑,而该情节相对于整部片子来说,甚至没有必要。还有韩志邦的那匹叫阿福的马的过多感情描写,显然导演是想为韩志邦最后成长为天地会总舵主的心路历程做一铺垫,但是着墨太多,徐克导演却为了这个制造了一堆夕阳西下,人马断肠在天涯的长镜头画面,着实累得慌啊!
对于正反面双方的描写,可惜了那一大笔的影酬,正面的人物几乎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演技一般,台词配音也一般,虽然粒粒是星,可惜入戏的不多。反之,全部的精彩和让人回味的却是来自风火连城的阵营,如那段风火连城哼唱高丽国童谣的戏,风火连城指着自己那帮嗜杀成性的部下说:他们当年也曾经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啊,而今却是禽兽···这种一针指向人性深处的台词,强烈而深刻地使反派阵营鲜活了起来,不仅风火连城被赋予值得玩味的内涵,也使整个对立面精彩了起来。而正面的人物呢?却是苍白和空洞的!这点也许徐克是在意料之中却也是始料不及的吧?纵观全片,充满火花的演员只有孙红雷和甄子丹他们饰演的风火连城和楚昭南之间了(张静初本来演得不错,但我总觉得她的戏份很多余)。虽然孙有点过火,但起码使整部电影活了起来,而甄子丹虽然有点符号化,但起码个性很鲜明,遗憾的是对于他的性格转变,影片所给出的叙述和交代是很浅薄的。
本片的整体可以归结为乱而繁,但徐克精彩的突破还是有的,并值得肯定。这就是人物造型塑造、武打设计和情欲戏的描写。
本片的造型设计基本不再是以往那种轻绸锦锻的飘逸,而是灰头土脸,一身麻木,几许风霜的造型,这点自己非常欣赏。就像《双旗镇刀客》和《关东刀客》一样,英雄和侠客不是活在世外的神仙,他在普通人之中,而他们的抱负和思想才是活在你我之外的那号人,一半入世,一半出世的侠客才是背负更多责任的人,而隐者的侠,却是一身轻和意象化的。那种侠只能是一种最终的精神向往而已。因此徐克的这身武侠造型可圈可点。
《七剑》的武打设计,舍弃了以前大量运用威亚的飞天效果,这一反徐克本人,也一反老谋子和李安那套,最朴实却逼真的力量和技术去搏斗,并运用了大量的近景来拍,快速的镜头剪切使搏斗显得原始,残酷和真实。诗一般的飞天特技,带有太多浪漫色彩,仿若神迹,比较飘渺和虚幻。而《七剑》的武术设计颇有北野武《座头市》和黑泽明的手法,跟内地的《关东刀客》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处理以后肯定会成为武侠电影的一种新趋向。
而说到情欲描写,在以往的徐克电影中你几乎看不到,他早先的快意恩仇更像是一个少年的武侠梦,而侠客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从最原始的本性去发掘给了侠客真实和可信的感受。诸如《关东刀客》那样,侠都是普通人而已,区别只在于我们感受不合理,而他们反抗不合理。《七剑》中情欲戏有四处,一是韩志邦和刘郁芳在开头那段缠绵忘我的惜别。刘郁芳咬着韩志邦的下巴,急促的呼吸···这种并不需要多少技巧,甚至有些粗鲁的冲动颇具那个西北山村的质朴和原始的本质;二就是韩志邦和刘郁芳在牛棚里,赤膊的韩志邦一副猴急的样子,撕扯刘郁芳的衣服,满地杂草,推拒和紧迫的求欢欲望;而另两处情欲描写则是另两寓意了。风火连城对绿珠那场,绿珠伏在地上,因饥饿而大口大口咬着烤肉,风火连城则趴在她背上,近乎病态的亲吻绿珠的烙印。两个人的欲望并不在一个出发点上,绿珠并不是在享受性爱的欢愉,而是食欲。当然由此可见绿珠对风火连城只有奴服而不是爱情,背景在红色和黄色之中,显得突兀和残酷,美不存在,只有兽性的体现。当绿珠遇到楚昭南之后那段情欲,又是比较浪漫的描写了,绿珠说: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因为我什么都没有,连死我都不畏惧,但现在我好害怕,因为我突然好象什么都有了。这段台词在这场情欲戏中是极为点睛的一笔,它区分了爱与欲望,又使爱迸发出了情欲。一袭红纱,交错缠绵,山洞顶上如水的夜色,一切美不胜收。从这些情欲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克自己人生的轨迹成长,他使自己的梦成熟了起来。
在这部电影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求变,但并不成功的徐克,原片拍摄有四个小时之长,虽然剪成了2个半小时,却一样显得慌乱和亢长,并节奏缓慢。我很难想象能看到4个小时的导演版,那会是怎么样?剧情的连贯性加强了,但繁琐应该一样是改不了的。也许徐克忘了中国画飞白的精髓了,野心太多而难已舍弃,正如侠客一样,超于世人之外,无非就是一种舍而已。就像天瀑剑,不能游走自如,便会伤己。看来徐克被自己的野心伤得不轻。
而另一点,我们在《七剑》中能看到很多黑泽明《七武士》的影子,人物却没有《七武士》的神髓,《七武士》是活的,有血肉的。而《七剑》只是7把杀人的利器而已。而《七剑》的剪辑也没有处理好节奏关系,这点也是无法和《七武士》比拟的。
《七剑》给了我们对武侠新的追求,同时给未来的徐克提了很多问号和未解的论证。我们有理由相信,徐克之所以是徐克,并不在于他的武侠,而是他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永不消停的创意,也许下一部《七剑》我们能看到徐克那把真正的好剑,圆我们的江湖梦。又或许正如佛说的,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观众也许都有一把剑,而这把剑是不是徐克那把,只有交给时间,让徐克慢慢去铸炼了。

所有跟帖: 

坚决反对一稿多投! -xsing- 给 xsing 发送悄悄话 xsi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34:25

只是想好东西大家分享吗! -忘了名字- 给 忘了名字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36:56

分享也是要看对象的哟,有些好东西不可以分的,哈哈.... -xsing- 给 xsing 发送悄悄话 xsi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38:13

《七剑下天山》是武侠小说,《七剑》最多也就是武打片, -卍卍- 给 卍卍 发送悄悄话 (9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40:10

最多也就是武打片?....好像对武打片有歧视呀! -忘了名字- 给 忘了名字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48:10

最喜欢武打片了,当年百看不厌《少林寺》,少林弟子,南北少林 -卍卍- 给 卍卍 发送悄悄话 (52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59:13

跟一个,表示有好感。-xsing-(有点长,等忙完后慢慢看) -百佳- 给 百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45:24

的确忙,都不会说自己的话了,^_^ -xsing- 给 xsing 发送悄悄话 xsi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48:09

看七剑看到后面睡着了,结局是怎样都不知道,就迷迷糊糊得跟着人 -nick- 给 nick 发送悄悄话 (32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07:53:12

7个人下山去救村子的人,结果村子的人死光了。就这样! -farocean- 给 faroce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3/2005 postreply 22:32: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