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风靡世界 大数据见证中国人海外形象提升

回答: 网上资料:建议李老头.2016-02-18 08:01:21

高铁、核电、智能手机、屠呦呦……2015年,这一张张耀眼的中国“名片”受到海外媒体和网民热捧,为中国人海外形象赢来好评如潮。

  新华社日前就2015年中国人海外形象进行了大数据搜索并形成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海外媒体和网民同时为中国电商、探月、互联网金融、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彰显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点赞”。

  这个报告共在海外新闻网站和社交网站抓取与中国高铁相关信息36.5万余条,其中近20万条信息表达了喜爱或赞叹之情。又如,报告以“克隆技术”为关键词共捕捉了约1.5万条信息,近六成信息认为中国在这一科技领域的成就值得称颂。

  一家知名英国媒体近期在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革新图景:科技公司正在中国蓬勃兴起,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投入全球科研经费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将更多出现在中国。

 

  中国科技新力量固然令人惊叹不已,“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中国外交战略也赢得海外媒体和普通网民广泛好评。不少外媒认为,亚投行以其高效合理的贷款要求,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支持。一些海外网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风靡世界”,不仅体现了大国外交实力,更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此外,中国海外派遣和交流人员也在这一年为中国人海外形象加了分。其中,中国维和部队、援非医疗、撤侨最受海外关注。例如,在超过2.7万条与维和部队相关的信息中,对中国维和行动表示赞赏的占比达74%。而对中国在也门的撤侨行动相关信息共抓取1.9万余条,其中1.4万余条给予了积极评价。

  美国一家主流媒体在一篇报道中称,这场行动显示北京从危险地区撤离公民的能力日益增强。报道还援引新浪微博的一条评论说,“祖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和其他国家签订免签证协议,而且是在危险时刻能把你带回家”。

  同时,展现“中国风”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也大受海外媒体和网民欢迎的内容。其中,中国菜、熊猫、儒学思想、中国功夫被报道和提及较多。以“中国菜”为关键词,报告共抓取到相关信息35.4万余条,其中正面评价占比超过54%。

  据了解,为使报告内容客观、准确,新华社依托大数据云平台采集了海外3万多个站点的5亿条次舆情信息进行分析,数据采集范围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报告数据显示,涉及中国人海外形象的报道和话题共计约519万条,其中传统主流媒体报道75.5万余篇,其余为海外社交平台话题。

所有跟帖: 

都是些花钱买吆喝的 -羊角乡乡民- 给 羊角乡乡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8/2016 postreply 20:50:05

有钱就有资格任性 -李老头.- 给 李老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9/2016 postreply 07:08:21

钱可以收买人心,但换不来尊重. 小时候政府也是这么教育你的吧? -xsing- 给 xsing 发送悄悄话 (157 bytes) () 02/19/2016 postreply 18:50:21

先任性任性, 在谈别的 -李老头.- 给 李老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9/2016 postreply 19:43:56

所以: 都是些花钱买吆喝的 - 羊角乡乡民 - ♂ -xsing- 给 xs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9/2016 postreply 21:22:39

纳税人的钱,不能任性 -羊角乡乡民- 给 羊角乡乡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9/2016 postreply 21:46:03

中国反击萨德最有力手段曝光:1小时内歼敌(图)-------------任性吧? -李老头.- 给 李老头. 发送悄悄话 (8230 bytes) () 02/20/2016 postreply 01:26: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