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处不在的隐形种族歧视

来源: 李老头. 2015-08-01 06:28:2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17 bytes)
美国密苏里州小城弗格森骚乱发生后,人们不禁要问:何以弗格森骚乱持续发酵达半个月之久,又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又是实施宵禁,还调动全副武装的国民警卫队来维持秩序?为什么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全美许多大城市爆发声援被害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示威游行?如今在美国,黑人可以当教授、州长、国会议员、部长乃至总统,难道还有种族歧视?
事实上,布朗被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枪杀只是个导火索,点燃了黑人胸中被压抑数十年之久的愤懑和怒火,引爆了长期积累的种族、经济和社会危机。
弗格森是位于圣路易斯市近郊的一个只有2万多人的小镇。然而,小镇人口构成在不到一代人时间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之前,小镇居民以白人中产阶级为主,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人逐步搬离小镇,移居到居住条件更好、离大城市更远的远郊区。取而代之的是从大城市搬来、谋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大批黑人,现在黑人占小镇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
虽然小镇种族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上层建筑”却没有动,形成了“黑人小城,白人掌权”的怪现象。现在,弗格森镇长是白人、7名镇议员中6名是白人、53名警官中50名是白人、7名学校董事中6名是白人……小镇就像由一小撮白人管理的“独立王国”,对后来的黑人甘苦漠不关心。“民有”与“民享”严重脱节,矛盾自然不断激化。
几乎在“种族大迁移”的同时,美国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大量产业外包海外,导致工厂倒闭,工作机会流失。弗格森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日渐衰败,最终成了“贫困”镇。现在,中等家庭年收入为37000美元,比密苏里州平均水平低10000美元,全镇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大批青年失业,找不到工作。
全球金融危机对弗格森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据媒体报道,光顾食品救济中心的人数大幅度飙升,6年来未见任何下降。发展的机会、复苏的希望总是与小镇擦肩而过,绕过了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弥漫在人们心头的是失落、挫折、绝望和愤怒。这股情绪终于借着布朗被杀的契机,如火山岩浆般喷发而出。
其实,弗格森小镇只是分布在“铁锈地带”乃至全美众多小镇当中的一个缩影。据布鲁金斯学会上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美国小城镇人口中穷人增长的速度是大城市的两倍,全美约4600万穷人当中有一大半居住在近郊的小城镇。小城镇的贫穷化引起了社会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并发症”。这也是为什么弗格森骚乱发生之后,抗议的声浪很快燎原到全美各大城市。
不错,由于民权运动的推动,种族歧视在美国已大幅减少,在明面上几乎看不到种族歧视的现象。但是,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种族歧视依然无时无处不在。如对黑人猜忌、怀疑、不信任等偏见似已成为白人警察的思维定势。带着这种偏见上岗值勤,自然会发生无辜的黑人倒在白人警察枪口下的血案。
种族问题是美国社会的顽疾。虽然弗格森骚乱已趋缓和,但是这类事件不会销声匿迹,相反,还会不断发生。这是因为表象的种族歧视容易消除,而隐形的种族歧视,由于扎根于思想观念的深处,或者渗透到下意识的行为当中,要彻底根除可能需要美国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

所有跟帖: 

种族歧视哪都有,关键是有钱了,人家就哈着你, -无法弄- 给 无法弄 发送悄悄话 无法弄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1/2015 postreply 15:40:30

我老被人歧视, 原来是没有钱 -李老头.- 给 李老头. 发送悄悄话 (146 bytes) () 08/02/2015 postreply 03:57:42

我困难,生活很经济苦难啊 -@爱减肥的熊猫@- 给 @爱减肥的熊猫@ 发送悄悄话 @爱减肥的熊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2/2015 postreply 20:33:20

你把你收藏的古玩随便摸俩出来给他们瞅瞅 -决不撒谎- 给 决不撒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3/2015 postreply 00:02:20

旧裤衩可以吗? 呵呵 -李老头.- 给 李老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3/2015 postreply 04:48: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