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神器只能骗骗那些外行,煽动一下民族情绪
中国制造业还处于低端总体上。
就机械行业来说,
1。材料 就没有总体过关,国外市场在要求稍高的地方都不用中国材料,或者少数几家的可以,宝钢差不多最好,但也是日本几十年前淘汰的生产线。
2。设计 中国的设计体系基本是自成一体,当然借鉴了前苏联以及美国的东西,还有少数其他标准。但是,国际市场上基本流行欧美标准体系。在和国际市场洽谈的时候,我们的设计人员真的透彻理解欧美标准的少之又少。这样一来人家就信心下降。
3。制造 总体来说,很多中国制造厂机器设备都已经不错了,但是,不重视文件系统,特别是质量体系多数还停留在纸上,总觉得东西做好就可以,而国际市场特别重视文件系统,先看文件后看产品,所以文件不好人家就认为制造业不好。
4。文化 中国人的接人待物方式还不为国际规则接受,中国厂家总喜欢在投标阶段拍胸脯,什么都可以做,以为国内项目,到时候做不了就在酒桌上解决,打折扣。
5。语言 国际市场到中国买东西,基本都面临语言问题,少数商务和管理人员英语不错,技术人员英语够用的很少。经常有误解发生。
总之,目前阶段,多数情况还是看中中国的价格便宜,可以用。品牌产品很少。个人的观点是,人员素质以及管理,民族文化是决定产品层次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产业在逐步提升,但估计还要一代人以上才可能出现一批让人心服口服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