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趣事儿

本帖于 2013-10-29 17:49:38 时间, 由版主 黑色的公爵 编辑
《论语》曾经是好书---- 历代都有大学者注解,也曾是古代小学的必修科。到现在,经过近一个世纪与传统的隔绝,大家也开始渐渐知道,这是本好书-----可怎么个好法,仍是云里雾里---也是人云亦云,就象于丹讲的那个心得,天花乱坠,口若悬河,但完了也就完了。
         所以读《论语》需要一个好导师。我三生有幸,大学时,选了《四书》和《论语》两课,堂上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现在想起来,老师很费了一些精神和气力,把我们引入门。
        为什么那么难?老师一上来就让我们去掉成见,心里脑袋里,已经塞了各式各样的关于《论语》的认识—很多是偏见和误解,什么儒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啦,孔子重男轻女啦,甚至中学课文里背过的“学而时习之。。。”也是障碍----读得滚瓜流油,咕咚就咽下了肚,没影儿了。
       自己的成见自己当然浑然不觉,还石头一样固执得又臭又硬。就象戴眼镜的近视眼,不知道自己那个清晰的世界,比实际的要小巧,这是真的,不信,你换掉镜框作隐形眼镜儿看看,自己的脸怎么成了大饼子。
         老师后来有点生气了。你们都给我回去好好读读《论语》再发议论----他用的是影印给我们的梁时皇侃的注疏本,无标点的白文。里面保留了南北朝以前,尤其是汉代马融郑玄等等的注解。因为是选修课,古文基础参差不齐,老师还得扫一番关于古书的盲。老师又说读古书功夫在断句逗,小豆点代表了一种理解。文字不懂的去查《词源》或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绝对不要看白话文注解----这就象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营养,更重要的,是把你关在窗里面,玻璃还不一定透明,哪如推开窗子,走出去,亲自感受什么叫佳木葱茏,清风拂面呢。
          第一堂课就讲了《学而》第一篇里的第一章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宜悦乎”。一个字一个字讲。
         什么叫“学”,得看繁体字。“學”,上面是两只手在摆弄草棍儿-----那时会占卜的老师在演示,中间一张桌子,下面一个小孩子在看,学就是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
        顺便说说我们中国人看世界,是不拘视点的整体观。所以古代的“学”和“教”是同一个字。所谓“学学半”,小孩子看有经验的人在桌上(几)上演示用草占卜的画面,从老师的角度看,是在教,从学生角度看就是学,是同一件事的一体两面。
         那么习呢,也要看繁体“習”,就是鸟数飞,不停得扑腾翅膀,练习飞起来的意思。
         至于“时”,可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一天中时时刻刻都在做。另一个是时机。比如人生之中的时段、一年之中的四季等。
悦呢,要和“乐”对照着看,一个是内心的愉悦,一个是表露在外的快乐。
这是从自己学习的情况讲。接下来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学有所进,同门聚合,彼此投机,共同切磋,当然是说不完的尽兴。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和人之间交流,必然有不能通达的时候,别人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或误会自己,怎么办,这时候能做到不生闷气----“愠”又该同“怒”对看,程度不同,也是心内身外的区别,也算得君子了,这可不容易做到,不能是强压怒火,强迫自己冷静不生气,而是真的学有所成,心胸坦荡的自信和踏实,以及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
     这里面,“学”什么又必然是个关键,之所以把这个放在全书的第一章----《论语》的形成固然是由孔门弟子所集结,甚至经过后世的编纂,但大家有此共识,也有深意。《论语》以“学”开篇,强调“学”,不但是怎么学,还有学什么。怎样的学问才能让人在人群中,既保有自己,又同人和谐---和谐这个词也被用滥了,也成了一种需要打破的成见,这是《论语》里对语言本身持保守态度的原因(如,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有时候,语言背后的实质才是最主要的,执着于语言的表面,总是太虚。
          大道至简。所谓大道就是一条大路,人人皆可走的,不是崎岖小径,就算能到达目的地,同行者也必定少。也不是峭拔的高山,人生不是高山,而是平路,走平路最简单,也恰恰最难,这第一章的寥寥数句,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体验,但能常在这样悦、乐和君子的境界,却是一辈子的功夫。
          其实,我离开课堂已经7、8年有余,但《论语》第一课仍历久弥新。老师给我们作出了一个示范,如何带着赤子之心,去学习揣摩前人的智慧---人类进步就在于经验的积累。这也是为什么,花了一辈子去注《四书》的朱熹,在《论语》、《孟子》前,都附上了读《论语》、《孟子》法。说“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人只看得两书切己,终身尽多也”。这是真的。

所有跟帖: 

其实儒家学说是精华和糟粕并存,这是历史上巨大争议的根本所在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58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19:07:43

只说《论语》,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24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19:56:31

汲取智慧,扬弃糟粕,是件好事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07:31

太抽象了。。。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16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19:58:34

论语怎么讨论女人?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08:08

你这个问题,我就专门下课去质疑过我老师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25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16:25

是“妾”,但不止这一处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31:20

愿闻其详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40:12

妇道是什么?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51:16

《论语》里有吗?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54:29

何为夏礼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06:00

不如直说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09:41

说来话长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11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14:09

就论语中举个例子?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20:22

就这么说吧,于丹就是把论语标上现代人的解释,迎合一般读者的阅读能力 -艾昂饰- 给 艾昂饰 发送悄悄话 (462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43:09

赫赫,可能是我写的不清楚?还是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件事?:)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541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1:58:22

好文, 收着细细学习。 -人在狮城- 给 人在狮城 发送悄悄话 人在狮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19:59:25

谢谢支持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69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24:18

看了才知道,自己真没有认真看过什么书,都是看个热闹而已。 -查无此人- 给 查无此人 发送悄悄话 查无此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33:08

当然也分什么书:) -木尔- 给 木尔 发送悄悄话 木尔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10/29/2013 postreply 20:45: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