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通地底下40个岩洞, 增加土地供应
新加坡地少人多,近年于是致力地下发展,大型地下油库已在施工,可容纳数千人的地下科学城则正在计划。纵然质疑成效声音不少,当局仍强调有必要尽早学习解决土地问题。
辟地下油库腾地150亩建屋
地下建设被视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其实已非新鲜事,惟狮城胜在走得够前。除了总长约80公里的地铁,当地目前还有约12公里的地下高速公路;当局已完成把发电、水务、垃圾处理、港口及机场后勤设施移师地下的论证,现正物色地点及工程方案。
狮城大型地下油库今年已开始建造,选址位于南部裕廊岛地下130米的岩洞;项目耗资9.5亿坡元(约59亿港元),是亚洲首个地下储油设施,建成后将可腾出约150英亩土地,用于增加房屋供应。
除此以外,当局亦正考虑把市中心西面的40个地下岩洞打通,建成容纳4,200人的多层科研中心,总楼面面积逾200万呎,比狮城最大购物中心怡丰城(VivoCity)大三分一。
两大学地下校园研究初成
狮城南洋理工及国立两所大学亦对地下建设很有兴趣,已完成建兴地下校园的初步研究。南洋理工大学地下空间中心代主任赵之业(音译,Zhao
Zhiye)指出,大学为配合学生数量增长,长远有需要向地下发展。
Zhiye)指出,大学为配合学生数量增长,长远有需要向地下发展。
不过,目前尚有不少声音质疑地下建设的成效。地下建筑项目开资一般比传统工程高出2至3倍,除了出于更高的安全需求,还因为动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开采成本亦会随着岩层的坚固程度而提高。
另一方面,打造地下城市前还需过心理关。狮城建筑狮楼DP
Architects总监戈尔(Vikas
Gore)表示,在地下设置仓库、工业设施或零售商铺都可以,但地下住宅则难以使人适应,老一辈更会产生抗拒。惟只要有适合的灯光和通风系统,人们很快就可以克服地下工作及生活的心理不安。
Architects总监戈尔(Vikas
Gore)表示,在地下设置仓库、工业设施或零售商铺都可以,但地下住宅则难以使人适应,老一辈更会产生抗拒。惟只要有适合的灯光和通风系统,人们很快就可以克服地下工作及生活的心理不安。
当局:累积经验实现宏愿
当局亦大力为地下工程护航,发展部部长许文远(Khaw
Boon Wan)早前在博客撰文,指出不少日本及加拿大城市都已广泛采纳地下设施;他承认地下建设成本的确较高,但认为新加坡需要及早行动,并从实验中学习,累积经验,才可较易实现宏愿。
Boon Wan)早前在博客撰文,指出不少日本及加拿大城市都已广泛采纳地下设施;他承认地下建设成本的确较高,但认为新加坡需要及早行动,并从实验中学习,累积经验,才可较易实现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