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不多

新加坡基督教膨胀道教陷危机

October 17, 2012, 朝日新闻

文:驻新加坡记者 古田大辅

新加坡的华裔居民超过总人口的7成。这里的基督教超级教堂(mega church)里的大规模集会就像演唱会一般盛大。该教堂正在增收信徒,奖励经济上取得成功的教义吸引着这个城市国家的中产阶级。

信徒人数达3万3千人的城市丰收教会(City Harvest Church)每周末都会举行定期集会。来到会场后,教会的志愿者面带笑容地引导笔者入场。

平时作为展示会的会场可容纳约8千人,此时几乎座无虚席。大部分都是10至30多岁的华裔,其中以10至20人为一组参加的占大多数。

会场正面有舞台和巨大的屏幕,仿佛演唱会现场一般。吉他手、贝斯手和架子鼓手开始演奏快节奏的曲子,于是在场的人都占了起来举起双手开始歌唱:“我将献上我的心灵和灵魂。”

一曲终了,教会创办人康希登上了舞台,身穿紧身黑色便裤和简朴白体恤的他一直面带笑容。回顾几十人刚创立教会之初,康希感慨道:“当时,身为基督教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现在我们拥有这么多的伙伴。”话音刚落,现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超级教堂的吸引力在政府的统计数据中也显而易见。占新加坡人口总数74.1%的华裔居民中,1980年的基督教徒人数仅为10.9%,而在30年后的 2010年则倍增至20.1%。很多人改变宗教信仰,加入了超级教堂。而佛教和道教的信徒反而从72.5%大幅跌至57.4%。

道教截至80年代都是新加坡最大的宗教,2000年其信徒已剧减至不到从前的3分之1。感到危机的新加坡道教协会采取了举办活动和强化青年及女性成员的组织等对策。协会会长李至旺表示:“如果不齐心协力努力解决,中国传统的道教将逐渐消失。”

超级教堂能够获得支持的原因之一是欧美文化在新加坡的渗透。1959年,从英国手里获得自治权的新加坡政府将英语作为了华裔、马来裔及印度裔人口公用的第一语言。这也导致华人家庭说中文的比例在慢慢减少,这与佛教和道教信徒的减少有着相似之处。

24岁的梁先生在幼儿园工作,20岁时他受表兄弟邀请参加了城市丰收教会的集会。而此前他一直与华人父母前往道教的寺院。梁先生说:“我们这一代对中国没有过度的执着,也没有觉得基督教是外国宗教。”

城市丰收教会宣扬“神希望我们繁荣”,促进了信徒的企业经营者和实业家之间的交流,支援了商业的发展。康希还表示:“捐赠是衡量你信仰的标准。”

所有跟帖: 

你错了,新加坡差不多五十左右以上的人,比中国人还中国人. -二炮南海分队- 给 二炮南海分队 发送悄悄话 (128 bytes) () 03/21/2013 postreply 01:40:14

回复:受正宗华文教育的本来已经很少,而且已经被边缘化,更不用说制度了。 -insight777- 给 insight777 发送悄悄话 insight77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3 postreply 01:57:37

风牛马 -二炮南海分队- 给 二炮南海分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3 postreply 02:18: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