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树讲一个他能理解的事,不能让小孩太看重钱。范蠡赎子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钱从哪里来?”似乎是一种义正词严的诘问?好玩的是,通常问题丢出去后,好像也没人能够回答。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对象,恰好就是发问者。 你不觉的垄断经营且盈利达亿万,手头现金多到数不清的公共交通公司,要给车长加点薪,也要问钱从哪里来?——很可笑吗? 就好比小明要求父亲每天多给一角零用钱,父亲没说要给也没说不给,却问小明:“钱从哪里来?”——这个父亲肯定是个亿万富翁,因为穷人不会这样教育小孩的。
一棵大树: 我觉得好像在夸PAP。
对呀,这个人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啊.从小让孩子知道钱怎么来和来之不易.
。。。。。。。。。
大树,这么教育的结果,是小孩长大后只知道计较一毛钱。给你讲段范蠡赎子的故事。
。。。。。。。。。
范蠡在定陶生了个儿子,这小儿子长到能使唤时,二儿子在楚地杀人被囚。范家想利用范蠡的面子把二儿子赎回来。范蠡却说“杀人偿命是天理,我儿子也不例外,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要让二儿子在街上示众。”瞧瞧人家这境界,比现在富翁花钱给儿子摆平飙车命案有觉悟得多。为此范蠡让小儿子拿麻袋装满了钱,驾车去楚国打点。范蠡的大儿子不高兴,非要代替弟弟去楚国不可。范蠡知道大儿子办事能力有限,而且一分钱看得比车轮还大,心里不大同意让他去。大儿子拿刀架在脖子上以死要挟,范夫人也求情说,二儿子还关在牢里,大儿子又死了多不值,你就让他去吧。范蠡摇头叹息一声,写了封信给楚国的老朋友庄先生,并告戒大儿子把信送给人家的同时,也把带去的金子全交给他,托他周全。
庄先生收了范蠡大儿子送去的黄金,半句谢谢都没说,范家老大以为这老头贪财。庄老先生在楚国属于德高望重派,朝廷许多大臣多当他为师。他找了个适当时机去见楚王说:治理国家必须施仁政,所以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楚王觉得有理就准备大赦囚犯。有人告诉范家老大说你弟弟就要出狱了。该公子哥觉得这是国王恩典,庄先生并没出啥力,于是登门索讨黄金。其实庄先生并不是真要收范蠡的金子,而是权作一种信物,预备待事成后还给范家,可被这样要回去,老脸挂不住,就找机会跟楚王说,百姓在议论您这次大赦并不是真正为了黎民百姓,而是看中范蠡家的钱财!楚王一气,当场就把范蠡二儿子杀了。
范家老大用车载着金子和二弟的尸体回家,家人见了哭做一团,范蠡却哈哈大笑。旁人问他为什么笑,范蠡说,我让小儿子去就知道他从小生活优裕,舍得花钱,事情能办成,可老大非要去并以死要挟,我知道他救不了人。并不是他不爱他弟弟,而是他舍不得花钱,因为他从小就随我们创业过艰辛的日子,知道钱来得不容易,心疼钱,所以事情办不成,所以他一去我就在等着他把老二的尸首带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