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强的反驳

来源: 一棵大树 2013-02-17 23:56: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41 bytes)
回答: 李叶明和刘程强在早报上的辩论一棵大树2013-02-17 23:55:03

刘程强: 建设一个人丁兴旺、可持续的新加坡[驳斥李叶明]

● 刘程强
观点碰撞

  《联合早报》2月15日言论版刊登李叶明君标题“刘程强在说什么?”的文章。以下是我和工人党的议员,在五天里国会辩论人口白皮书所说的主要内容。为了方便国会议员和公众了解工人党的主要论述和建议,我在国会以英语作总结演讲时,分发了以下的对照表,显示了工人党所建议的方案和白皮书的不同。(英文的原版发布在工人党的网站内)

  我感到遗憾的是,叶明君在他的长篇大论中,对我在国会的演讲断章取义,选择性地解读来配合其论点,以期达到危言耸听的目的。

  叶明君在文中质问:“为什么新加坡允许多一些外劳和女佣,就会稀释新加坡人核心呢?”针对新加坡人核心的问题,我们所指的是政府批准外国人成为公民的数目,所关注的是数量的问题;请搞清楚,所讨论的对象是新加坡公民,不是非公民的外劳和女佣。

  我在国会的英语演讲中提到:“以目前政府每年批准2万5000个外来移民成为新加坡公民来看,和我国公民每年生育3万个婴儿相比,每年所新增加的外来公民和新生婴儿的公民比例接近一比一。”

  关于外来移民的磨合问题。叶明君花了大篇幅问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但又没表示自己的看法,然后总结的问题是:“为什么刘程强认为,作为一个传统的移民社会,新加坡连每年增加不到1%的新公民都难以接纳、无法磨合?”

  我不晓得他根据什么得出1%的结论。我请他再读一遍我在国会的演讲内容,我说:“别忘了,我们不单须要磨合成为公民的新公民,也必须面对还未成为公民的外来人民,当我们因为外来总人口数量太多而无法有效磨合时,新加坡人口的整体个性和素质也会改变。我想大家都知道量变会造成质变的道理。”

  叶明君接着词锋一转,又问:“把公民刻意分成土生和非土生,是不是在分化新加坡人?”他大概也忘记了我在演讲中很清楚地说:“我不是要特意分别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公民和新公民。我们应该对获得公民权的新公民一视同仁,至少他们愿意放弃原本的公民而成为新加坡公民。

  然而,请记得的是,这些都是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的习惯都因环境、国情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异,需要时间磨合,也需要适当的磨合环境。”

  我想读者诸君读了这段话,应该很清楚地知道我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叶明君选择断章取义,把分化新加坡人的罪名硬加在我身上。

  我相信大多数新加坡人的分析能力是很强的,也懂得分辨是非曲直。工人党所提出的替代方案,没有排斥外劳,也注重经济增长,更是为了新加坡有可持续的未来。着重点在于不过度依赖外劳和外来人口,加大力度提高新加坡人的生育率,增加居民人口的就业参与率,维持新加坡人核心的特性与凝聚力,建设一个人丁兴旺,可持续的新加坡。

  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叶明君还想致工人党于死地。他在文章总结时说:“煽动排外不是爱国……”这条“煽动”的罪名,使我想起过去政府就是用类似的罪名,逮捕政见不同的人。

  在过去的时代,发表和政府不同政见的人,往往就会被冠上分化社会、煽动人民或不同族群、反国家和有损国家利益的各种罪状。这造成了难以抹灭的恐惧感,也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白色恐怖,一个人民怕政府,在强权中为了生活和经济发展唯唯诺诺,最终失去自动自发自强的社会。

  我决定参政,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有一个正常的国家和民主社会。一个以民为主,人民关心政治,敢参与政治的历程,在文明的争论中产生共识而有凝聚力的社会,一个人民对国家有认同感的新加坡。

作者是工人党秘书长暨阿裕尼集选区国会议员

所有跟帖: 

认真的读了刘程强的文章,觉得其前后逻辑矛盾。前面说我们谈论的是公民,后面的说我们要 -网球伯- 给 网球伯 发送悄悄话 (77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00:16:00

完全处于守势嘛。 -lido- 给 lido 发送悄悄话 lid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8/2013 postreply 00:22: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