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放了这个电影吗?

来源: 黑色的公爵 2012-12-11 20:51: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85 bytes)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将丑恶悲惨变神奇动人的故事
寄北

李安根据加拿大作家 Yann Martel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现正在热映。全球总票房已达1.327亿美元。

这部电影是一部历险记,讲的是一个16岁的印度少年跟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一同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27天的故事。

当然,奇幻的漂流和无以伦比的太平洋美景只是表相。它不应该,也不能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在电影的开头,作者煞有介事地讲他如何在印度写一个发生在葡萄牙的故事,写不下去了,然后到印度南部的Pondicherry市邂逅了一个老人,然后在老人的引导下在多伦多找到了现在已是中年的Pi。

说得跟真的似的。

事实是书的作者为了写这本书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调查研究宗教、动物园、和海上的生存之道。日子苦巴巴的,书写出来之后,又被五家伦敦的出版社拒绝,最后才在加拿大出版。

如果作者没有编故事而是老老实实地写他怎样日夜在图书馆查资料,读者就不一定会接着读下去了。

然后作者让Pi开始了他的故事。

首先是他的名字。他父亲的一位极好的朋友,曾经的游泳冠军,最喜欢巴黎的一个叫Piscine的游泳池,里面的水清澈湛蓝,无以伦比。 Piscine属法语,跟鱼字同根,是水池的意思。Pi得了这样一个名儿,在父亲朋友的训练下,游得像鱼一样好。只是,Piscine听起来像 Pissing,也就是撒尿的意思。Pi自然而然成了同学甚至老师取笑的对象。到了上初中,Pi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大家叫他Pi,而不是 Pissing。他在黑板上演示道:Pi=3.141159••••••每一门课上第一节课老师点名的时候,他都这样来一遍,最后大家都接受了他的 conditioning(条件反射控制),再也没有人取笑他了(美化自己其实是一种本能)。当然,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名字也象征着他的命运。

然后是他生长的环境。Pi在动物园长大,自认很懂得园里的各种动物。他有一种理论,就是动物是喜欢动物园的;即使某一天动物园门大开,它们跑出去 以后大部分动物还会回到园里来。为什么呢,因为园里有吃有喝,有安全感,不像在野外,虽然有自由,可成天得提心吊胆,还上顿不接下顿。他也觉得动物能通人 性,只要认同了共存的某种关系,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

再然后就是他的宗教:他不仅信印度教,还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每天祷告或是礼拜,忙得不亦乐乎。他觉得不同的宗教就像不同的护照,都能让你进到天堂。而上帝就像动物园的园长,人类就是动物园的动物;虽然信上帝得牺牲一点自由,能换来人类最需要的安全感,也值了。

16岁那年,Pi说,他和父母、哥哥一起举家乘一艘属于日本人的船(船名叫Tsimtsum,也是有深意的)迁往加拿大,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些要卖到北美的 动物。出发不久就遇到大风暴,Pi被抛到一个救生艇上,和一匹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一只孟加拉虎共处一室。两三天之内,鬣狗吃了斑马又弄死了猩猩, 然后被老虎吃掉。最后就剩下Pi和老虎小眼瞪大眼了。这只老虎其实也很有意思。它有一个人名,叫Richard Parker(作者这样做,同样是有意的),从小就被送到动物园。他们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就在再也找不到吃的喝的,准备好从容就死的时候,他们突然来 到了一座吃的喝的应有尽有的小岛。只是,Pi发现这是一个吃人岛。他们重新启程,再次回到茫茫大海,终于在某一天抵达墨西哥的一个海岸。老虎头也不回地消 失于森林,Pi被渔民救起住到了医院里。

故事似乎应该在这里结束了。挺不错的故事呢。

它没有。某天两个日本人被船东派来看Pi。Pi是唯一的幸存者;他们想从他那里找出船为什么沉没的信息。

Pi讲了他如何跟老虎一起漂流的故事。

日本人不相信。Pi没办法,于是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斑马其实是一个中国的水手,鬣狗是一个法国厨子,猩猩是Pi的亲妈,老虎是Pi自己。人吃人以后,Pi孤独地在海上漂流着,直到被救。

日本人沉默。Pi说:“这两个版本的基本事实并没有不同:船沉了,只有我一个人活了下来。你们觉得哪一个版本是更好的故事呢?”

“有动物的那一个。”

Pi点头:“谢谢你。有上帝的故事也是一个更好的故事。”

更好的故事?上帝的故事?什么意思嘛?

这本书/这部电影的深意就在这里了。

如果你是一个16岁的活蹦乱跳的少年,你愿意直面为了活下去,你不仅吃了自己的同胞,还吞噬了自己的母亲(在李安的电影里,那个有吃有喝的神奇岛 远看就是一个女人的身体)这样一个无比残忍、无比丑陋的事实吗?如果人家问起你,你不会费尽力气去编一个尽可能可信的故事?人生里,必要的时候,我们不都 喜欢美化自己,或是拒绝承认自己的丑恶吗?而且,我们不都喜欢看小说,看电影,看那些真实生活里看不到的美好和神奇吗?当我们被那些编出来的美好和神奇感 动得痛苦流涕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说,“傻瓜,那些都是假的,感动什么呀”吗?

把上帝放到故事里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小说里,Pi说他也想过自杀的。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自己孤独地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可一转身,他想起他自 己之所以活了下来,也许就是上帝创造的一个奇迹。他怎能就这样自行了断呢?那不是白白浪费了上帝的一片苦心吗?靠着这样一个念头,他死死撑着,不到最后一 刻不敢放弃希望。没有上帝,也就没有他。

有时候你就得leap to faith, 相信自己编的故事,相信看不见的上帝。不

这样做就活不下去。

大概Pi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些吧。

所有跟帖: 

当然放了。。。就是3D看得太累。。。 -念念有词的女巫- 给 念念有词的女巫 发送悄悄话 念念有词的女巫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12/11/2012 postreply 21:01: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