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嘉志:穗港两仔爷两地俚语录
同声同气
□彭嘉志
(广州,讲古佬)
父亲节源自美国。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庆祝的父亲节是在1910年6月的第三个礼拜天。而中国最早的父亲节,在1945年8月8日,为“爸爸”的谐音。在粤港两地,也有很多独特而有趣的关于父子关系的俚语。
粤港人称父亲“老窦”。看起来有点鄙俗,其实是个美誉。五代的后晋时期,有位叫做窦禹钧的人物,官居右谏大夫。他热心公益,更教子有方,所生的五个儿子先后登科及第。成语中的“五子登科”便是由此而来的。后人将窦生视为模范父亲的代表,于是粤语中便将父亲称作“老窦”了。
中国人讲求孝顺,有句话叫做:“孝顺孝顺,要孝就要顺”,不顺从便是忤逆了,于是粤港人有那么一句:“激死老窦揾山拜。”“揾山拜”字面意就是觅父坟而拜祭。全句之意就是:忤逆儿气父亲,不把老爸气到死也不会安心。采采采!大吉利市!此话通常都是做父亲的用来骂不听话的儿子时说的。
旧底,儿子不听话,打也是一种被认可的有效管教手段。粤港人又有一句歇后语:“成吉思汗打仔———大汗石沓 细汗”,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他儿子戏称作“小汗”,汗也有汗水之意。“石沓”是打的意思。因此,“成吉思汗打仔”是比喻汗水淋漓。父子间关系少不免会有冲突,但再多矛盾和争拗,都系“两仔爷边有隔夜仇”!
时至今日,楼价高企、揾工艰难、做父亲的,最担心的已不是管教不严而被指“子不教,父之过”了,而是儿子娶不娶到老婆又养不养得起家。父亲分分钟除了要为头家“捱世界”,还要为个仔头家“捱世界”。粤港人风趣言之曰:“老窦养仔,仔养仔”,说明当今父辈为子辈劳碌,子辈又为其子辈劳碌的“骡仔命”。更有甚者,认为这样还说得不够到位,有生一句:“老窦养仔养一世”。唉,父到老来,还为儿子生计忧心,确实是时下生活的写照啊。
怕子女“唔生性”、怕子女生活“冇着落”、怕子女“行差踏错”,为人老窦甚艰难咯。如今,做子女的,少让父亲为己忧心,相信已是最好的孝敬。最后,讲古佬谨以此文,送给我那位为家操劳大半世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