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y's被英国Restaurant Magazine评为亚洲地区最佳餐厅第四名,在新加坡是相当热门、知名的餐厅,格友Scubagolf对Iggy's有更详尽的介绍,可以延伸阅读。

临别新加坡最後一晚,把时间留给了Iggy's。这家餐厅位子不多,室内以围绕著开放式厨房的吧台座位为主,另外还有两桌包厢式座位,约可容纳二十多名,用餐的当晚,位子是满座

Iggy's位子少,又是热门餐厅,所以我们大约一个月前便订好位子。一进门确认身份後很快地被带到座位,Iggy's只有两种套餐〈Tasting Menu、Black Truffle Menu〉并未有单点菜单,我们各点一种,想尽量能试试不同菜色。点好餐时,侍者会询问有否不敢吃的食物,虽为固定的菜色但仍可以依照客人忌食的状况略做调整。

当晚吧台上13位客人仅有两位老外,其他都为新加坡本地华人,负责服务吧台座位的侍者是位马来裔,并非是那位亚裔Mike先生。点了一杯略甜的Riesling白酒做为序曲,Iggy's用餐气氛相当轻松愉悦,没有法式餐厅的拘仅。

Iggy's面包分为橄榄和原味法国面包两种,觉得面包和牛油都只能算是中等,并没有惊喜之感,在失望之馀又格外思念起巴黎Le Chamarre牛油的美好。


Amuse bouches
一开场的Amuse bouches,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势,长得像炸豆腐的金黄色方块,里面的馅为鹅肝,依照侍者建议,一口入定後再一咬,炸得酥酥的外皮有点像年糕口感,鹅肝因为高温而变成液状,热呼呼地在嘴中汨流而出,鹅肝特殊香味满满於口。高杯里头是打得很细的磨菇冷汤,一仰而尽,顺绵细致,磨菇味郁厚,提醒了我这季节是食菇的时令。


Uni on seaweed cracker,famed caviar on marinated somen and shima ebi tartare with shellfish foam

canapes有三款,侍者建议由海胆开始由左至右食之。海苔脆饼为底,上面盛满了海胆,入口充满了海洋味。中间是日本流动面线为底,上头黑得发亮地则是鱼子酱,两者搭配地让我为之一亮,很绝妙地组合,是道会令人拍案之作。右边的则是生草虾为底,上面的酱则是以shellfish做成,草虾鲜度够,吃起来有弹性,不过我对shellfish做成的酱倒是不那麽喜爱,觉得过於强烈。


Black truffle risotto,pan-seared scallops and shaved winter truffle

送走canapes之後,啜了几口酒後,黑松露就登场了,这....出菜的速度实在有点太快,让人觉得自己像苹八爪章鱼在用餐似地,不过撇开上菜速度不谈,这道黑松露炖饭配上带子还真是好吃极了。带子口感是那种柔软中带有弹性,新鲜自不在话下。

削得薄如蝉翼的黑松露,与炖饭拌入食之,幽幽远远地暗香自舌齿间散出,飘渺宛如薄雾,但一旦认出那味,就不易忘掉,这黑松露让人忆起2002年到南法看松露交易的山城之行了。


Crabmeat souffle with truffle sabayon and king crab caviar

上菜速度依旧没有慢下来的迹象,这道蟹肉souffle看起来赏心悦目,不过吃起来则让我有相见不如怀念的感叹。个人觉得帝王蟹的蟹膏没有处理好,浓浓腥味跟souffle绵细口感就是登不上对,另外也吃不出蟹肉的鲜甜,有点玩过头而辜负食材之感。这道菜,我并没有吃完就收手了。


Raviolo of wild mushrooms with egg confit and white truffle oil

相对於蟹肉souffle,这道野磨菇就精彩、可爱许多了。Raviolo义式饺子,里面放了野磨菇和蛋黄,煮到蛋黄成半生不熟状时再淋上白松露橄榄油。首先是白松露香气凌人,入口後旋即野磨菇味道冒出来,让人有走进一座偌大森林之错觉,好个山野气息啊!然後一刀将蛋黄划开,黄到有点橘色的蛋汁缓缓流出,像是炙热岩浆那种流动的速度,汨汨地、慢慢地,其浓稠度可见一斑。这一道料理,与黑松露炖饭不分上下,皆令我喜爱不已。


Slow-cooked Petuna ocean trout with fennel and parsley oil

海鳟鱼〈应该是鲑鱼的一种〉相当肥嫩柔软,没有多馀的料理,感觉上像是首亮丽且节奏明快的Bossa nova曲风。我对於肥嫩的鱼肉并没有特别喜好,倒是对於铺在鱼肉下方的茴香茎(Fennel)一见锺情,佐上荷兰芹橄榄油清脆爽口,搭配油腴的鱼肉更显曼妙。


Poultry consomme en croute with black truffle

这道派皮清汤(用禽肉下去炖煮的清汤)放了黑松露下去委实可惜,因为香酥派皮置入汤内後,只吃得出浓郁奶油味,完全遮掩了黑松露的香气。



相对於派皮清汤,hagar的汤就略胜一筹。首先,侍者先端上汤皿,皿内有蕃茄丁和长得有点像阿里山的野山粉圆,後来查证,原来是萝勒籽(吃起来的口感还真的很像山粉圆)。然後,再端上茶壶往内注入清汤,这汤色还比茶色淡了点,本以为是注入中国香片之类,一尝,是蕃茄的味道。


Hot momotaro tomato consomme with basil seeds and fresh dill

蕃茄是采用桃太郎蕃茄,这在新加坡应该不多见,不过在台湾、日本倒是不陌生。桃太郎蕃茄肉质细且甜度高,用来煮汤倒是第一次品尝,因为放入时萝叶、萝勒籽之故,这汤除了有蕃茄的甘美香气之外,还散发出香料的芳香,非常淡雅却耐人寻味,我个人相当喜欢。


Stuffed quail with pickled plum,Japanese herbs and soy-tarragon butter sauce

主菜是鹌鹑肉,肉里头还塞了鹅肝,相当豪华富丽,色香味具全。但评心而论不是我喜欢的口味,香料的运用和鹅肝与鹌鹑肉好像各吹各的调,无法相辅相成,自然也没有其惊艳之感。邻座有五人跟我点了相同套餐,仔细观察一下,这道主菜也没人全部用完。换句话说,这原本是首期待气势磅薄的交响乐曲,却在派皮清汤上场後逐渐转弱,就算来了定音鼓(鹌鹑主菜),这交响曲也是文文弱弱,了无生气。


苹果冰砂

前甜点是苹果冰砂,上面则覆盖酸桔酱。酸酸甜甜又冰冰凉凉,很具热带风情,让我又对甜品燃起希望火苗。


Apricot tarte tatin with home-made java vanilla ice cream

原寄托甜点能为Iggy's扳回一成,未料,得分不成还扣分连连,这个手工制的桃子塔,塔皮有股怪怪的味道,是不应该出现在派皮本身的味道。一吃,觉得心惊,还以为自己味蕾出了问题,赶紧请hagar试了一下,也是有相同感受。这怪味就成了我当晚哽在喉咙的鱼刺般,隐隐难过,吃了一口後便没有勇气再吃第二口。这个震憾让我只好点壶甘洋菊来镇镇惊,然後再仔细观察其他客人是否有如此反应。邻座五人也上了甜点,其中一名女子(我的角度最容易看到她的表情),一吃也露出有点奇怪的表情,然後那一盘吃不到两口就停止了,後来收盘时,我看了一下,五个人泰半没吃完。

原本想等到买单时,待侍者趋前询问今晚菜色时再反应,未料,hagar举个手表示买单,送帐单的速度之快,令我瞠舌。而且明明有空,也未过问我们这一餐享用的状况。结完帐後我们故意再坐几分钟,只见这位侍者站在柱旁,不断用馀光瞄我们,却不见趋前寒暄,让人有点不太愉快地离开了Iggy's。这一餐花了跟巴黎米其林一颗星Le Chamarre餐厅差不多一样的价位,却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服务感受,只能说,下回还是把钱留给巴黎的餐厅吧。

==========================================

 Iggy's
地址∶The Hilton Hotel 581 Orchard Road Level 3. Singapore
电话∶65-67322234
网站∶http://www.iggys.com.sg/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