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

来源: 天然妈 2012-04-28 01:20: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488 bytes)

百科名片

汉服运动之祭祀活动
汉服运动之祭祀活动

汉服运动是汉服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一部分,是通过汉服同袍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汉服运动在近代就有过,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在中国国力上升,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终极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汉服运动是汉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的表现,具有科学性、进步性,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并非异想天开或作样子。

目录

一、什么是汉服运动
起源
二、背景
  1. 运动背景
  2. 历史实例
三、汉服运动过程
  1. 大胆尝试与开端
  2. 参与人群
  3. 后续发展
四、汉服运动内涵
  1. 倡导者和参与者看法
  2. 批评者看法
五、争议
  1. 什么是汉服?
  2. 应不应该恢复汉服?
  3. 应不应该全面恢复汉服?
  4. 唐装、旗袍作为现代汉族的民族服装?
  5. 汉服运动是否会是否会引发大汉族主义?
六、汉服运动大事记
展开

编辑本段一、什么是汉服运动

汉服运动是汉民族借由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仍有许多人认为汉服运动仅是异想天开或作样子,但许多事情如婚礼,以及学生毕业典礼等不可轻忽的人生大事,都有许多人着汉服,这以证明了汉服运动是汉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的表现,不应遭受不合理的批评与否定。

编辑本段起源

汉服运动的参与者认为汉服运动是公元21世纪初在中国国力上升、经济全球化、一部分汉族人大国思想觉醒的背下,以青少年族群为主体,

身穿汉服的小姑娘

以重现清政府统治前中国汉族人服饰——汉服为出发点,借此复兴华夏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一场文化运动。

编辑本段二、背景

运动背景

公元1644年,满洲人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使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服以及汉文化几近消失。在1912年清朝灭亡之后,汉族男子改穿西装,汉族女子则习惯穿旗袍
不过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恢复传统的新趋势,汉服又开始进入现实社会,各地的汉服活动层出不穷。有汉服爱好者建立网站,昭示天下,加入者很快超过数万人;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并建议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有人将此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

历史实例

清朝被推翻后: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流亡日本,改和服而标“汉”字,是近代汉服第一人;
儒学家夏震武束发深衣;
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着玄端办公;
国画大师张大千宽袍大袖游历欧洲;
1914年冬至,袁世凯玄端祭天;
1914年(民国3年),颁定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玄衣纁裳玄冕的祭服。见存李叔同先生祭孔、曲阜孔门合影、袁世凯祭天照片,可以证明其影响。
1968年至1969年,台湾参照宋史、大明集礼、南雍志、三礼图等制定中华民国祭孔冠服。

编辑本段三、汉服运动过程

大胆尝试与开端

2003年11月22日,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街头。“王乐天事件”再次引起大陆各界人士和整个华人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汉民族服饰的关注,影响深远!王乐天穿的这件汉服是由薄绒深衣和茧绸外衣两部分组成,不同于长袍马褂的是,汉服没有纽扣,全部都是系带。这件汉服虽然简陋,甚至有点不合身,却是由王乐天和他的朋友们一针一线缝制的,这帮志同道合的大男人甚至组建了一个工作室,他们查文献,找规制,甚至手脚笨拙地拿起了缝衣针,有人因此刺破了手指,却乐在其中。
那天,王乐天身着汉服行走在郑州市区。但当他路过一家商场时,却听到门口的迎宾小姐冲里边的人大喊:“快来看呀,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经过步行街的拐角时,几个小孩子看见他,也哄笑着说“八格牙路”。
尽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乐天还是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这一行,愈加坚定了他推广汉服的决心,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很快,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王乐天身着汉服的照片,那天风很大,他

剃发易服

的头发有些乱,但飘逸得充满汉韵古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偶然看到了这些照片,并据此写成了一篇报道,这篇文章也成为第一篇报道汉服的文章,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王乐天的举动因此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参与人群

汉服运动是由民间发起的爱国复兴运动,主体参与人群以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居多(80后、90后占主体),中心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初中、高中学生。也有不少受周围亲友影响的少不更事的儿童及成熟、稳重的中老年人加入。确切的说,汉服运动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传统文化支持者,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来试图影响大众进而发扬传统文化的举动。其活动区域除组织及讨论活动计划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
参与者认为,汉服运动是当前时期的华夏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形式之一。

后续发展

汉服运动的当前重要网上基地主要还是网友自发的汉服吧汉服网汉网,及一些汉服论坛等。近来由于不少城市实体汉服店或与汉文化相关的文化机构、商业场所的应运而生,汉服运动也开始从网络上的热议更近一步地迈向公众的日常生活。

编辑本段四、汉服运动内涵

汉服运动是民间发起的草根运动,主体参与人群以80后与90后居多,中坚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也有不少受周围亲友影响的儿童及中老年人加入。

倡导者和参与者看法

倡导者看法
汉服倡导者认为穿着汉族传统服装乃宪法赋予汉民族的权利,不应被某些势力企图冠以政治名号而加以破坏。
汉服运动倡导者宣传,汉服运动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支持者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来影响大众进而发扬传统文化的举动。其活动场域除组织及讨论活动计划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
参与者看法
参与者认为,汉服运动是当前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形式。
汉服运动的重要网上基地是汉网、百度汉服吧等网上论坛。近来由于不少城市实体汉服店或与汉文化相关的文化机构、商业场所的应运而生,汉服运动也开始从网络上的热议更近一步地迈向公众的日常生活。

批评者看法

批评者认为,汉服运动带有浓厚的汉民族主义色彩,无视其他55个民族的感受,因而无法代表中华民族。在上述论坛中,倡导者认为只有汉族才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公开声称要复兴的是汉族,而不是上文所说的“中华民族”。批评者还认为,汉服是否能代表汉族,应当12亿汉族人民中的大多数以适当程序共同决定,而不是极少数人自行代表。而当前的汉服运动重形式轻内涵、重衣衫轻文化、会沦为复古服装秀。因此,各地公开表演时遇到较多质疑也就不奇怪了。

编辑本段五、争议

汉服运动也引起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问题:

什么是汉服?

反方: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服饰相互影响,各朝各代的服装都有所不同,没有纯粹的汉民族服装的说法。
正方:汉民族服装尽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但其基本民族特征则并未改变,汉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根据各个职业、社会阶层、年龄、场合等因素都有其对应的不同的衣冠制度。庶民怎么穿、学者文人怎么穿、官员怎么穿、在家怎么穿、会客和仪式等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章法。
汉服泛指三皇五帝时期到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前的汉族所着服装系统。汉服在各个朝代根据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审美标准的不同而有不同变化,但是章法未变。例如唐代社会文化开放外向,所以广袖博带以及抹胸女装的审美在保守的宋代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男子的圆领袍服却自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而交领右衽的形制一直未发生根本改变。

应不应该恢复汉服?

反方:汉服的消失虽然是历史原因,是一个非正常消亡的过程。但是,历史是不能重来的。对于现代汉族来说,传统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当作历史文化加以保存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现代恢复传统汉装。
正方:各民族的民族传统服装都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这正是民族性与传统性的体现。民族服装存在的必要性并不能从功利的“穿了又能怎样”的角度去定夺。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它是清政府通过“剃发易服”强行取缔而消亡的。汉族服装又是汉族的文化的载体,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推行汉服,有利于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在现代恢复汉服十分必要。

应不应该全面恢复汉服?

反方:可在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大庆典、婚礼、寿辰、丧礼以及休闲时穿着汉服的礼服和常服。认为平时穿着汉服会不方便,应该仍着现在的服装。也有人认为,当代交际礼仪有其通行规则,在很多场合都有着装标准,不能因此而破坏。即便是传统保存较好的韩国和日本也并非完全着民族服装(韩服和服生活。亦有人提出制造改良汉服或生活汉服作日常穿着用。
正方:正如韩服和和服一样,汉服既有可以用于重大仪式和节日穿着的宽袍大袖的礼服,也有紧身窄袖、便于运动的居家便服。至于日常的工作和乘车出行等,汉服也是跟日韩两国一样的道理。作为民族服装,它的使用场合有着一样的弹性空间,汉服运动并不追求不现实的汉服全面日常化,而是在节日、婚礼、重大仪式、太极武术、射箭射礼等场合穿着。这一点包括日、韩、匈牙利等在内的许多民族都是一样的,所以日常工作出行可以与上述国家一样穿着西式服装或者便服。

唐装、旗袍作为现代汉族的民族服装?

正方:不少外国人把马褂、旗袍当作中国的传统服饰,已经默认为传统中国的形象。
反方马褂唐装)、旗袍是满装的改良及其延续,跟汉族传统民族服装差别较大。交领右衽等汉服的形制并非只是衣服的款式而已,而是与汉族天圆地方以及古代汉人对世界和宇宙都看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唐装)马褂无法代表汉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性格。而旗袍突出女性胸部和臀部以及一直开叉到大腿的突出性感的审美亦与汉民族的内敛且追求淡雅清新的性格格格不入。况且另有一些外国人将中国人留辫子的形象当作传统中国人的形象,我们是否也应该顺延并且默认?

汉服运动是否会是否会引发大汉族主义?

会不会影响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处?
反方:对此感到担忧。
正方:对此表示乐观。他们认为汉服运动是汉族内部进行的文化运动,并非针对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穿汉服的同时,满族可以穿旗装,藏族可以穿藏袍……等等,少数民族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变化。而且是非官方的文化运动,跟三百多年前清朝推行的“剃发易服”完全不同。

编辑本段六、汉服运动大事记

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华裔青年“青松白雪”上传自制汉服照,为当代自制汉服第一人。
2003年11月22日,“壮志凌云”(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成为第一个被报道身穿汉服公开走上街头的人,被视为汉服运动的开端。
2003年12月22日,“信而好古”在山东束发着汉服为学生上课,并且他是当代第一个自制深衣,穿深衣出门,束发着汉服的人,也是第一个着汉服为学生讲课的人。
2004年4月,“天涯在小楼”(方哲萱)做了一期 《汉服会兴起吗》的专题节目,在天津电台播出。
2004年8月22日 “轩辕慕雪”穿汉服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武术传统项目比赛,为汉服登堂入室寻求了一个新的通道。
2004年10月5日,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南、黑龙江、河北的汉网网友共33人,在北京首次举行了全国范围内网友参加的、着汉服祭祀明朝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的活动。
2004年11月12日,“天涯在小楼”着汉服独身参加祀孔大典,并撰写《一个人的祭礼》,影响颇广。

天涯在小楼

2004年12月7日,“寒门仕族”和“晨澍”夫妇共三人将篡改“汉服”成“寿衣”一词的某电子公司告上法庭,为汉服诉讼第一案。
2005年2月8日,除夕,深圳汉流莲一家迎接新年的到来,为着汉服迎新年第一人
2005年3月13日,汉服同袍“ufe”与“华夏复兴论坛”的儒生一共七人在济南举行了释菜礼,为儒学实践派的首次礼仪活动。
2005年4月17日,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儒生在山东曲阜孔庙,首次践行明代释奠礼,也是第一次统一着装的祭礼
2005年10月1日至10月7日,首届汉网汉服知识竞赛暨十一北京聚会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汉网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2006年1月8日,上海松江夏完淳墓汉服祭礼,首次身着“祭服”,行“古礼”,祭祀先烈。
2006年2月19日,苑夫人在安徽合肥公开宣传汉服,是首次使用条幅,宣传单的方式公开介绍汉服。
2006年4月7日,上海、杭州、北京的一些同袍盛装云集,追怀上巳节这个美丽浪漫的传统节日。这是汉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第一次实践活动。
2006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的“诸子百家园”里,十几名学生身着汉服,手持弓箭,这是360年来中国大陆第一次举行射礼。
2006年5月6日,明德学堂举行依正式古礼进行的成人仪式,吴飞为周天晗行加冠礼,或为第一次正式的传统成人礼
2006年5月16日,来自武汉市的516名18至20岁的男女学生,在东湖磨山楚城广场举行首届汉服成人仪式,这也是官方首次参与的大型汉服礼仪。
2006年6月9日,马来西亚华裔赵里昱作为第一个穿着汉服回家的海外华人,从美国来到上海。
2006年7月18日,《重回汉唐》最终版创作录制完成,这是写给汉服复兴史的第一首歌曲,也引起了众多汉服复兴者的共鸣。
2006年7月21日,在“天涯在小楼”的倡议下,中国政府网为汉族更正图片为“汉服”图片,新华网不久之后也更正了图片。这明确地表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终于正式认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这是自汉服消失360年以来的一个真正回归的里程碑。
2006年11月12日,“共工滔天”与“摽有梅”在上海举办周制士婚礼,为当代依古礼举办婚礼的第一对新人,他们的婚礼更是成为了后来很多汉式婚礼的模板。
2006年11月19日,全国汉友聚集江阴文庙祭祀在江阴八十一日中为抵抗清朝剃发易服令,以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代表的江阴殉国同胞。这是自此以后每年江阴公祭的开端,也展开了全国各地祭祀活动的序幕。
2006年12月17日,全国第一家品牌汉服实体店“重回汉唐”成立。实体店位于成都文殊坊金马巷,经营各种款式汉服。
2007年3月11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即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则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这是汉服第一次进入全国两会议案。
2007年3月24日,国内首家汉文化餐厅“汉风食邑”在北京开张,店内的顾客都是身穿汉服就餐。
2007年4月5日,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2008年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服饰礼仪——“深衣”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并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
2007年4月19日,北京的小丰是首位见诸于报章的,穿汉服过日常生活的人。
2007年5月,福建汉服天下经文化局批准成立,民政局正式核准登记。成为全国首个官方认可的汉服文化协会。
2007年10月28日,“溪山琴况”(天风环佩)因心疾去世,享年三十岁。汉网、天汉网、百度汉服吧等网站举办悼念活动。
2008年1月23日,第一本反应汉服运动的书籍——《汉服》正式出版。
2008年2月20日,首部汉服图片电影《三世书》隆重登场。
2008年4月27日,在韩国汉城,同袍陈小末穿汉服守护奥运圣火,掀起了海内外同袍穿汉民族传统服装迎奥运圣火的序幕
2008年5月4日,马来西亚第一届华夏文化生活营圆满落幕,宋豫人前往指导。枫中之人等汉人着汉服行汉礼,学华夏文明
2008年6月13日,广汉会歌舞兴趣小组网络召集,是首个把汉服与汉舞完美结合推广的社团。
2008年10月5日,“大汉之风”在无锡掌掴阎崇年,为沉至谷底的华夏文明打出反击第一掌。
2008年12月,在原上海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华夏复社,以“大汉之风”为负责人。华夏复社是历史最久,最有战斗力,最不畏强暴,也最有开拓力和创新力的团队。
2008年12月22日,全国首部汉服题材电视短剧《谁是你的梦》在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成都情事》栏目播出
2009年3月7日,英国同袍聚会,以巡游方式宣传汉服。是第一次被报道的海外汉服宣传事件,也拉开了全球汉服运动的序幕。
2009年3月25日,明华堂新品发布。提出汉族民族礼服的新概念,将传统与考究的礼服融合于时尚,并且每一处制作都真实的来自历史。
2009年5月28日,四川成都民间举办的端午节,签到人数达195人,活动超过240人,观礼人数超过400。是汉服活动规模最大的一次。
2009年6月1日,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自制汉服学士服,为首次媒体报道实践汉服毕业照。
2009年8月10日,2009年首届56个民族之花选拔大赛上,兴汉届集体为汉服选手投票,“兰芷芳兮”、“咪小咪”、“美泪”分别取得网络票数第一名、第三名、第四名的战绩,由“兰芷芳兮”代言汉族之花参加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2009年8月12日,西南大学学生制作了片长43分7秒的汉服短片《汉家衣裳》,这也是首部汉服运动宣传短片。
2009年10月28日,“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花费两年时间,复原汉、唐、东晋三套衣裳。
2010年4月10日,云南汉服向国内旱区大量捐水,使汉服也走进了慈善行列。
2010年6月16日,南京汉服端午祭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采访,汉服活动再次被国家媒体所关注。
2010年6月21日,百度网站的汉服贴吧会员突破20000人,标志着汉服宣传进入一个新纪元。
2010年12月1日,著名词人方文山发表关于汉服的微博投票。[1]
2011年1月21日,百度网站的汉服贴吧会员突破30000人。
2011年2月3日,首届汉服春晚发布。
2011年8月31日,百度汉服吧会员突破40000人。
2011年10月6日,汉服吧会员突破50000人。
2011年12月22日,汉服吧会员突破60000人。
2012年1月22日,壬辰年汉服春晚发布。
2012年2月20日,汉服吧会员突破70000人。
2012年4月17日,汉服吧会员突破80000人。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所有跟帖: 

汉服运动-----赞成 -逃离狮城- 给 逃离狮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01:26:48

你去请个公关公司,搞个策划,好好做市场宣传 -一城山色- 给 一城山色 发送悄悄话 一城山色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02:25:07

人家是裁缝,做韩服,但是韩国人少,没生意,该做汉服,兼做大帽子了。 -xiaohu- 给 xiaohu 发送悄悄话 (19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04:29: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