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这样的坏习惯,就是:喜欢在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时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圈圈点点。
年轻的时候读水浒、三国用铅笔划线、画圈、打钩,特别是读到其中“两将PK,众人喝采”的战斗场面,更是如此,至于资本论、毛选那时还看不懂所以幸免于难。不过有一次,看古文观止旧习难改,用圆珠笔在上面批注了几笔,结果被大人打了一顿,毕竟那时候家里人都是用固定工资买书的。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借书来看,就自觉多了,不敢擅越雷池半步,因为被打事小,以后人家不给你看了。
读大学的时候,把教材书改得乱七八糟还不算,还把自己和别人的参考书上写了不少高见。班上一个肯尼亚同学从香港带了一本成人小说回来,借来看看津津有味,这回可不敢涂鸦了,还求一个文具店的小妹妹把书用牛皮纸包了书皮,回去一边查英文词典一边深入理解,一边查一边抱怨我们国家的翻译家水平低下,很多小说中的术语词典里都没有。
工作了,午休时候又把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求是之类改得乱七八糟。处里来了一个新书记,转业前是军队里的上校,我到了书记的办公室拿起党建杂志照改不误,对于江核心的大作边读边批注,读完了又把书记桌上的猴王牌花茶沏上一杯走人。书记看着我的批注哭笑不得,要是在部队早处分我了。
现在,每天是文山会海繁文缛节,望着办事员送来的函件,合同草案,一边嘟嘟囔囔挖苦原创者的暇疵一边修改批注,完事后对年轻的后生解释说修改的理由。老板投资3000万给自己盖别墅,希望我给出装修建议。除了手工编织的东方地毯、柚木老板台、硬瓷餐具等,又加了一条:书架上要点缀以真皮封面包装的主题素材书籍。手上这么写,心里暗暗说道:看哪天我去你书房里在书上批注一条:蜗牛到此一游。
年轻的时候读书修改批注,是出于对文章中的内容的欣赏、优化、争议,乐此不疲,现在对于文函的批注则是为了五斗米折腰,三十多年唯一保持不变的是我那歪歪扭扭的字体。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