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100.《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2)转绕芳甸(3),月照花林皆似霰(4)。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6),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7)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8)?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9)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10)月华(1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2)。

昨夜闲潭(13)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14)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15)潇湘(16)无限路。

不知乘月(17)几人归,落月摇情(18)满江树。

 

1.  滟(yan4)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  宛:曲折。

3.  甸,郊外之地。

4.  霰(xian4):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此处月光照耀春花的视觉效果。

5.  汀(ting1):水边平滩。

6.  穷已:穷尽。

7.  青枫浦:地名,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8.  扁(pian1)舟子:小船上的游子。

9.  玉户:此处指被月光照亮的门户。

10.逐:追随。

11.月华:月光。

12.文:同“纹”。

13.闲潭:幽静的水潭。

14.江潭:江水的深处。

15.碣(jie2)石:山名,在渤海边上。

16.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省。

17.乘月:随着月光,趁着月光。

18.摇情:激荡的情思。

 

张若虚(约660—约720人),初唐末期至盛唐早期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张若虚的生卒年、字号和详细的生平事迹均不详。他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士”。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人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年间尚在世。

张若虚的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为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它沿用乐府旧题,抒发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富有情韵,脱去了六朝宫体诗的浓艳格调,也奠定张若虚在诗史上的地位。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3.

宋雨:今天,《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有名的唐诗,但其作者张若虚在历史上却没有名气。我们只知道他是初唐至盛唐早期的诗人,《全唐诗》里只有他的两首诗。张若虚的生平事迹也非常零星,从贺知章的传记中,我们知道他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士”,他们都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在玄宗开元年间尚在世。

唐风:有诗解说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这并不是事实。其实,在它问世后约1300年的时间里,前大半它是默默无闻的。最早收录《春江花月夜》的集子,是北宋郭茂倩(1041年-1099年)编的《乐府诗集》,本集乐府诗尽收,收录了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五家七篇,包括了张若虚这篇,如此而已。

宋雨:直到明代以后,张若虚的命运才有了转机。明朝选本开始选《春江花月夜》。成书于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的胡应麟《诗薮》第一次有了评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吟》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这标志着这首诗在埋没约900年后,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唐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的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该题创制者,一种说法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末代皇帝陈后主陈叔宝(就是创作《玉树后庭花》的那位)。这种诗原先是“宫体诗”,特指南朝至唐朝初期创作并流行于宫中的艳情诗。

宋雨:本来,宫体诗有很浓厚的奢靡风和脂粉气,在历史和文化上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该诗以对春江月色的描绘为起点,对宇宙人生进行了富有哲理的思索,诗的后面一半转入是比较经典的离愁别恨的主题。你认为这是一首爱情是吗? 

唐风:我认为总体来看这是一首比较复杂的爱情诗。有多个层次和意象。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有押平声韵,有押仄声韵。平仄的交错运用,跌宕起伏。每四句之间,有的意思承接,有的意思转折。虽然字词不需太多注释,但全诗意象较多而略显凌乱,须分析梳理才便于更好地理解。

宋雨:一个理顺的方法是分层次。有的人把一个韵(每4句)作为一个层次,不考虑意思的承接或是转折,我这是不妥的。分段方式我看到有多种(甚至在某个韵的中间切断)。这本身也表明此诗的解读较为复杂。你是怎么分段的呢?道理是什么?

唐风:我将本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开头8句,第二层次为接下来的8句,第三层次为余下的20句。这首诗,是以月亮为主角或主线、以江边夜色为场景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只需要根据月亮意象的变化来分层次就可以了。第一个层次,月亮作为江边的景观,诗人将其作为自然景物去描绘;在第二个层次,月亮的意象具有了某种哲学的含义,伴随着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到了第三个层次,月亮的意向与大部分古诗词一致,此处寄托着天各一方的夫妻间的相思。月亮的意象一变,对应的诗意就不同了。

宋雨:好,现在我们就这样将诗分成三个层次来赏析。我们以4-8句为单位进行解读。然后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来看看全诗如何紧扣春、江、花、月、夜五个极美好的事物,以月为主线来做到情景交融的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唐风:诗一上来就是一幅海上升明月的壮美画面。诗人是站在扬州附近的江边,离海的距离很远,是不可能看见的。所以此处的“海”于诗人想象之中。第二句中一个“生”字,仿佛赋予了明月与潮水鲜活的生命,两者结合在一起,气势恢弘、美轮美奂。

宋雨: “滟滟”二字形容波光荡漾。这粼粼波光一望无际,水天难分。于是诗人设想,在别处的江边,也一定能够看到跟自己类似的景色。“何处春江无月明”后面,有人用问号,有人用句号。我同意用句号或用感叹号。这是一个不需要答案的设问句,答案非常确定。

唐风:这句话在诗中很重要。春江明月作为安谧的美景,它又是不随人事而改变的永恒之物。这一句于紧接着的的哲学思考相连贯。同时,月光作为情爱的寄托,是天下人所共享的。于是它又为后半段的爱情主题埋下了伏笔。

宋雨:下面四句,先说江水弯弯曲曲地绕着开满野花的原野流淌,笼统叙述江畔花丛的月下之美。随后进一步描绘月光的美丽和质感。作者的观察和体验是相当精微的。霰(xian4)本是冷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这里是形容皎洁的月光“似” 霰。既然不是真的,所以说“流霜不觉飞”。月光下没有白天的五光十色,它将万物皆染成银色,不易分辨。因而“汀上白沙看不见”。

唐风:这8句作为本诗的第一层意思,把月亮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具体,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恬静和优美。紧接着后面8句,诗人将月亮抽象化,开始了对宇宙、人生的一些思索。我们来看一看: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宋雨:在这几句中,诗人将月光抽象化了。他对人与月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没有答案的设问,显示的是作者在江畔思想的深化和飞跃。动物一旦进化为人,就出现了主体意识。这样的思索当然远在张若虚之前就开始了。

唐风:是的,在张若虚以前的人诗人,就有类似的思索和感悟。如曹操《短歌行》中开篇就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张若虚不仅像前人那样感慨生命的短暂,而且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虽短暂,但人类的生生不息使得它世代与明月共存。于是诗人在喟叹之余,似乎尚有几分安慰。

宋雨:最后两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意思又有了一些转折。诗人说月亮不知在等什么人,但长江之水永不停息,即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如果等不到,那么尽管月亮亘古不变,人的生命就消逝了。这样的转折,似乎跟后面游子与思妇的爱情主题是有所联系的。

唐风:此后的20句是第三个层次,即爱情主题。这一主题中意向比较多,而且视角多次切换。有的节段是思妇望着游子,有时是反过来,还有时是诗人作为第三者俯视两人。在这一层次,月亮进入凡间,是人间爱情的寄托。我们每4句诗为一节来解析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宋雨:诗开始向着爱情主题过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有起兴的意味。“白云”象征游子,如李白笔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枫浦”为某个地名,但“枫”和“浦”在诗词中常有感情的暗示。“青枫浦”应是他们的家所在的地方,或是两人分别时的码头。

唐风:这一段是站在诗人的视角来写的,所以他一边写夜间乘一叶扁舟的游子,同时描述在月下思妇。两个设问句当然不用回答,但作者这样写,显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语),显示感情浓郁,富有韵味。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宋雨:这一节是站在丈夫的角度写,因为有“离人”,而离人又有妆镜台。“月徘徊”可以解释成天空有薄云,导致月光忽明忽暗。但也似乎可以理解成“月下徘徊”。这时候“可怜”二字就更反映了丈夫对妻子的情意。在下一句中,他进一步设想月光照在妻子的梳妆台上。

唐风:“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是极富情韵的对偶句。“玉户”是门户的美称,这句是说月光透过门帘照进来,帘子是卷不走的。后句的意思是说捣衣砧上的月光可不像雪或者灰尘,是掸不掉的。游子思忖远方妻子可能是不喜欢月光的。因为它会引发太多的思念和伤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宋雨:这几句的角度换到了妻子这边。此刻自己看着月亮,想必爱人也在望月吧。但距离太遥远了,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愿逐月华流照君”是说自己希望追随着月光照在夫君的身上。当然这里的照耀意味着陪伴和送达关怀与温暖。

唐风:“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意思是鸿雁纵然不停地飞翔,也不能飞出月光的跨度;鱼龙在水中潜跃,激起阵阵波纹。作者写这句,一定会想到“鸿雁传书”、“鱼传尺素”这样的典故。但若游子太遥远或者行踪不定的话,鸿雁与鱼儿也是无能为力的。如黄庭坚所言:“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宋雨:我看到有人认为“文”并非“纹”的通假字,而就是文字、书信的意思。鱼儿、雁儿尽管不能传递信息,但也许鱼龙激起的波纹里面有文字。前面说了“长江送流水”,也许信息可以这样送达远方。这个释义稍有超出常理,且作一解吧。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唐风:这四句的角度和意象都颇耐人寻味。首先这里出现了“闲潭”和“江潭”两个词。“潭水”我认为是与“江水”相对应的。江水流动不息,与“扁舟子”相伴,或者直接代表他。而“潭”是深水处,它不流动或流动很缓慢,我理解是家中妻子的意象。你意见如何?

宋雨:你这个看法未能完全说服我。在“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中再加一个枝节的意象,是不是作者的本意值得商榷。但你这样理解,视角一换,从丈夫的角度来解释这几句,也多了一层新意。且你就按照你的理解去解释,别人有不同理解当然可以。

唐风:如果把“(闲)潭”当作妻子的意象,那么“落花”和“(月)西斜”便意味着青春的逝去和时光的流逝。“昨夜闲潭梦落花”便可以解释成“昨夜我梦见你,你已经不年轻了”。第二句中“可怜”在古语中除了现代汉语的意思外,还可以作“可爱”、“可惜”、“可叹”等解。这里显然是男人叹息到了仲春还不能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了。下句“江潭落月复西斜”是说日子就在这月升月落的的思念之中逝去,暗示着他们的青春也如消逝的春天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宋雨:最后四句结尾,我的理解跟大部分人不同。我认为着既不是站在丈夫的角度,也不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而是作者把“镜头”推远,以比较普遍化的意义结尾。碣(jie2)石是渤海边上的一座山,潇湘是湖南的两条河水,均是泛指。而且第三句不是用“何日归”,而是“几人归”,意思已经不仅局限于前面那一对相思的夫妇。

唐风:我同意你的理解。“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暗示明月被海雾遮蔽,连借月光寄托情思的机会仿佛都没有了,夫妻天各一方,相聚的日子遥遥无期。这首诗比较含蓄。像这种没有月光的句子里也是暗藏着爱情的。

宋雨:“不知乘月几人归”,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天下有几个游子,能够趁着月色回到自己的家。这样的设问句,本诗有好几处。诗人在江边伫立了很久,已是月亮西沉。而在最后的结句,诗人又进一步抽象、泛化,他说人间激荡的离情与思念,仿佛伴随月光,洒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唐风:这是一首比较长而复杂的诗,它首先描绘了一幅浩渺的的春江月夜图,并借此对人生和宇宙进行了哲学思考。在诗的后半部分则反映了游子与思妇双向的、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本诗虽然沿用乐府旧题,但艺术上有很大的超越,化奢靡的宫体诗题材为描绘大自然美景、思索人生哲理、讴歌人间爱情的一首好诗。

宋雨:这首诗自明代被“发现”以来,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也愈发受到好评。到了清末,著名文学家王闿运评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诗、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其中“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八字被反复引用,后来又引申出所谓“孤篇压全唐”之说。对此你怎么看?

唐风:《春江花月夜》无疑是一篇杰作。“孤篇横绝”若表明张若虚虽存诗极少,但此篇却不同凡响,我觉得说是可以的。但“大家”之说值得商榷。“大家”的标准应该比“名家”高很多。只有做出杰出成就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的学人,才配称为“大家”。只靠一首诗而被尊为“大家”有点勉强了。在我心中,张继、崔护等写出一首好诗的人不是大家。王之涣或许是“准大家”,因为他存诗虽少,却有两首诗居于盛唐同体裁的最高水平之列,且他在当时就颇有诗名。

宋雨:这么说来,你对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赞美就更不能同意了。他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说:“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唐风: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和艺术家(他是学美术出身的),他对唐诗很有研究且有著述。但他常有艺术家那种慷慨激昂的但主观成分比较大的表述,且带有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烙印。一首作品的优劣,当然是可以有主观评价的。但像“顶峰上的顶峰”这种绝对化的表述,面对盛唐诸公就有些过分了。

宋雨:我的感觉,尽管张若虚这首诗脱去了大部分宫体诗绮丽浮靡的成分,但在内容上依然是游子思妇的传统题材,在情调和旋律上也依然遗留有齐梁体的特点,倾向于浓装艳抹,几乎处处不离月夜之美。作者过于注重华美的辞藻,而在诗的结构安排上却稍显凌乱。

唐风:是这样,就好比一幅画。看局部处处用笔华美,但在画面的平衡和留白方面不够均衡、完美。这样的画作可以是某个时代或某风格的杰作,但说其是自古以来的“顶峰”就过誉了。须知,张若虚是初唐人,那时还是唐诗发展的少年时代,《春江花月夜》并没有超越那个时代。

宋雨:当然,正是由于张若虚、“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这些人的杰出贡献,盛唐诗歌的大幕才被徐徐拉开,到了李杜时期,中国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而“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无疑是盛唐之前诗歌花园中的一朵特别绚丽的奇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解析的真棒!学习了!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8:01:11

“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句出自于 张若虚。记下了。。谢谢! -老林子里的夏天- 给 老林子里的夏天 发送悄悄话 老林子里的夏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18:01:43

谢谢林子兄。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24 postreply 22:07:37

写得非常好,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谢谢分析 -fchshm- 给 fchshm 发送悄悄话 (499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07:49:20

谢谢网友褒奖。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09:49:39

谢谢您的意见。倒数第二句的确是疑问句,要修改。第四句我原先已经否定了问号,让我再想想。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10:34:21

很好的解析,最喜欢的诗之一,谢谢唐宋兄分享 -jinjiaodw- 给 jinjiaod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09:28:36

谢谢老兄,祝节日愉快。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09:50:20

学习了。 -冰星- 给 冰星 发送悄悄话 冰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9/2024 postreply 12:45: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