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
所有跟帖:
•
说的到位。赞。几十年了尤其是到了民主自由社会还在伤痕 说明身心都被伤痕俘虏了而还没获得新生。。。
-zhiyanle-
♂
(0 bytes)
()
12/04/2024 postreply
21:28:16
•
乐乐,王医生看见雨天会害怕,母亲走时立刻天公变脸大雨倾盆,心理阴影就此挥之不去。。。
-心雨烟尘-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04:23
•
我跟参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老美官员请教过。他们对文革看法与大陆台湾的都不同。两国建交就是文革期间开始文革结束之际完成的。。
-zhiyanle-
♂
(0 bytes)
()
12/04/2024 postreply
21:33:32
•
觉得心雨美眉朋友写的是伤痕,不是文学!是他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对他来说应该是一种释放,释放出来了才能放下然后得到新生。
-最西边的岛上-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4:11:25
•
每个人或家庭在那个时代经历不同,看历史角度会不同,受过伤的人释放方法也不同。共情要站在别人角度才会有。理解万岁!谢谢。
-最西边的岛上-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4:12:36
•
"One can only forgive by remembering. And to forget,
-最西边的岛上-
♀
(114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4:35:27
•
is to risk repeating history." C.Sweeney (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美国飞行员)
-最西边的岛上-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4:39:06
•
谢谢西岛美眉的引用,理解万岁!!!
-心雨烟尘-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35:00
•
西岛美眉的诠释入情入理,这本书不能当作文艺创作来读,就是一部伤痕文学。清楚地记得,王医生跟我说,二个初衷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心雨烟尘-
♀
(353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23:31
•
身历过其中的人肯定与旁观者感受不同。
-绿珊瑚-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6:27:13
•
若定居美国或入美国籍了,最佳选择是变经历人为旁观者。若是做客美国,随便。。。
-zhiyanle-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6:58:42
•
经历过中国文革,又作为旁观者,看到美国“政治正确”在校园,ucla的教授
-绿珊瑚-
♀
(438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13:54
•
建议看看海涅的德国宗教和哲学历史。同类事件,不同文化背景的就会有不同反思。。。
-zhiyanle-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14:03:41
•
王医生早就入美国籍了,文革那段时期他有话要说,出书《36个台阶》是必然的,王医生一直跟我说,他没有任何反政府的立场,也没
-心雨烟尘-
♀
(366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33:46
•
握手珊瑚美眉,共理共情,理解万岁!!!
-心雨烟尘-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38:49
•
乐乐,中美建交和王姓家族的遭遇不能相提并论,王医生没有疑议任何国际事务,只讲了他家的真实故事。
-心雨烟尘-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09:09
•
留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
-绿珊瑚-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10:48:52
•
啊呀,真是跟领导撞了个“伤痕”满怀。王医生跟我初谈时,我说,原来是让我读伤痕文学啊。
-心雨烟尘-
♀
(0 bytes)
()
12/05/2024 postreply
09: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