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坛春节综艺会】暖场 吃花糕,过大年

来源: 2024-02-07 06:29:3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吃花糕, 过大年 

我的故乡过年时是一定要吃花糕的。每年腊八一过,即进入年下,也就是过年的程序就算正式启动。吃过了腊八粥和腊八豆腐,接下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蒸花糕。而蒸花糕的工作必须在立春前完成。蒸花糕是一件大工程,头绪繁杂、做工精细。红枣要在前一天洗干净、泡好,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白面也要在前一天的的晚上和好,用毯子把面盆严严实实地盖起来,而且要软硬面团分开来发。还有各种绿豆、黑豆、红豆都要预先泡上。再就是各种工具如剪子、梳子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每年只用一次,所以要预先拿出来,用滚烫的开水洗过、泡过。

 

因为当年妈妈做花糕的技术不过关,所以每年蒸花糕时总要请大姨和大舅妈来帮忙。第二天一早,妈妈会把发好的面团揉了一遍又一遍,并在面里不时的加进去一些油。到了大上午,大姨和大舅妈先后来到。就开始正式进入做花糕的步骤。

 

几个巨大的平日里不常用的案板排排放好,大姨会把已经发的饱满圆润的面团,先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圆的一片,然后在上面铺满一层红枣,红枣上再铺一层面团,一层又一层堆叠起来的面和红枣,预示着来年的运气节节高,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就在大姨一层一层叠放着面团和红枣时,作为糕点大师傅的大舅妈会在另一个案板上用一双手捏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来,盛开的莲花、机灵的小兔子、小巧的花篮、蜿蜒的小龙。那些小动物的眼睛用黑豆、绿豆、红豆等点缀装饰起来,再用一把干净的梳子压出美丽清晰的纹路。用一把剪刀剪出开放的花瓣,最后再把这些各式造型的花瓣和动物们摆放在层层叠叠的花糕的最上面一层。再然后一个体型巨大、造型美丽的花糕就做好了。

 

接下来的一步非常关键,就是把做好的花糕放进笼屉。而这一步是所有程序里最难操作的。不能挤压、也不能变形。不然蒸出来的花糕不仅会花容失色、惨不忍睹;而且那也是过年的大忌,是不吉利的坍塌。于是大姨、大舅妈、和妈妈三个女人犹如男人们盖房子打地基时喊着一、二、三,合力讲这个大花糕放进笼屉里。我们长大一些后,就是几个孩子拼力拉着风箱,直至把这个花糕蒸熟为止。

 

把蒸熟后的花糕从笼屉里取出来也是一个技术活。妈妈和大姨、大舅妈依旧喊着哨子合力把花糕搬出来。然后等着它慢慢地冷却,慢慢地变成一件艺术品。没有任何变形和挤压,花朵完美娇俏,小动物活灵活现,犹如一件完美艺术品一样,等待着年的到来。

 

花糕放凉后,犹如蛋糕一样切成一块一块的吃。可以热着吃,也可以凉着吃。甜甜酸酸的枣味混合着麦子的清香,堪称人间美味,更似艺术精品。

 

岁月如流,如今会做花糕的大姨和大舅妈早已归于尘土。而当初只能做帮工的妈妈却成了家族里做花糕的高手。

 

多年飘泊后,在异乡的春节,虽然已经不能完全按照故乡习俗在立春前一定要做好花糕。但是总是在年前,我也会像模像样地做一个花糕。虽然不如上一辈做的漂亮精巧,但是在我的心里,却也有一种无比庄严的仪式感,仿佛只要吃了花糕,才能算是过年。

 

吃花糕,过大年的习俗,就这么一又一代地承袭了下来。

 

上一个老妈做过的花糕, 比记忆里的薄了很多, 简单许多,很多的花型,妈妈也做不出来。也小了很多, 估计现在的锅小了许多的缘故吧。

祝福星坛的星星们,新春快乐,龙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