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几乎都背的诗。很形象很动感的好诗。谢谢好介绍。
所有跟帖:
•
谢AP兄。此诗的确太浅近了一点。我在考虑以后修订时,将里面提到的《在狱咏蝉》作为主讲,而把《咏鹅》作为辅讲。你觉得如何?
-唐宋韵-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8:04:47
•
感觉会好点,这首留在六月儿童节(月)。更喜欢同期的王勃些(尤其那首藤王楼阁)。
-AP33912-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8:32:00
•
王勃的诗和故事以后都会有的。
-唐宋韵-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8:54:54
•
不过伓指出的白与拔在古话里(入声同音)是个很好的例子。
-AP33912-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8:38:00
•
至少在我老家镇江的方言里,白就是发拨的音。入声字90%以上没问题。
-唐宋韵-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8:45:15
•
所以唐宋古诗的许多用方言再读一遍会有惊喜:)
-AP33912-
♂
(0 bytes)
()
09/22/2023 postreply
19:18:00
•
诗坛有人刚刚写了“满江红”,那个用入声朗读才有味道呢。用普通话真的不行啊。
-唐宋韵-
♂
(0 bytes)
()
09/23/2023 postreply
12:06:51
•
我总觉得用仄韵就是欺负不会方言的人。哈哈(∩_∩)开个玩笑。
-幸福生-
♂
(0 bytes)
()
09/23/2023 postreply
15: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