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马库斯·H·罗森米勒(Marcus H. Rosenmüller)执导,大卫·克劳斯、芙瑞雅·美弗等主演的传记片,于2019年3月14日在德国上映。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主人公伯特·特劳特曼是二战中被英国作为战俘带回国的德国士兵。一位足球经理发现了他的天赋并让他加入曼城球队。这里的人们对此提出抗议,但他出色的表现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伯特·特劳特曼,1923年10月22日出生于不莱梅,德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门将。
- 战俘岁月
伯特·特劳特曼1923年出生在不莱梅西区工人区,父亲是修船工人。他出生那年就是恶性通胀最严重的那一年,小时候又赶上1929年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危机。被迫卖了小房子搬到一个公寓租房住,在这里他一直住到1941年入伍。
在家乡的时候,身材高大的伯特·特劳特曼在一家名叫不来梅的俱乐部足球队里司职中锋。
他的家庭是那种支持纳粹上台的普通德国工人家庭。因为魏玛末期的经济动荡让他们蒙受了巨大打击,他们希望希特勒能够到来一个新世界。这也是小伯特1933年10月就加入希特勒少年队(希特勒青年团的预备组织)的原因,一个10岁孩子做这个家庭肯定是不反对的,其他小朋友也应该是一起的。
纳粹统治的三十年代基本上还是和平的,伯特岁数也够不上服兵役,所以他一直在本地的一家机械工厂当学徒工。是个技术人才。但1939年战争爆发打破了这种和平,到了1941年,巴巴罗萨开始启动,到了年龄的伯特志愿加入了帝国空军,本来分到无线电操作,但他实在没啥天赋,所以调到伞兵部队去了。在这里他一直呆了下去。先在波兰占领区驻防,10月被调入第35步兵师,扔到东线战场上去了,白俄罗斯。
伯特是个不错的军人,他在东线打了三年仗。拿了五六枚勋章,特别是一枚一级铁十字,真是难得。他还升到了中士军衔。当然,他最大的优点还是机灵。曾经战斗中被红军俘虏,但后来居然跑回来了。
1944年诺曼底登陆,伯特随同部队被调到西线,到法国战场跟盟军作战。结果又不慎被抵抗组织内地军俘获——然后他又跑出来了,躲过了法国游击队的报复。到了1945年,战争移到莱茵河和德国本土,伯特的部队撤到没啥装备的齐格飞防线,被盟军在克莱夫炸得七荤八素:伯特决定当逃兵,北上回家。他一路上要避开双方的军队,但最后还是被英国人抓住了。这次伯特不逃了,跟着英国人走吧。
作为一名德军的伞兵,伯特·特劳特曼先是在俄罗斯前线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然后又到了法国战场体验生离死别,但是一辈子好运的他却屡次大难不死。随后,他被派往比利时负责运送伤病员去战地医院,在执行任务途中被英军俘虏。不过在特劳特曼看来,被英军俘虏是一段幸运的经历,因为他终于得到“解脱”了。
被俘虏后不久,特劳特曼被转移到了曼彻斯特附近的阿什顿战俘营,在那里他重新踢上了自己心爱的足球,并得到了一个英国名字“伯特”——因为英国人不会发他的德文名简称“贝恩德(Bernd)”的音。在一场与一支业余球队的比赛中,特劳特曼不慎受伤,被迫充当起了一名门将。
正所谓冥冥中自有安排,从那时起,特劳特曼便一直站在了两根门柱之间,再也没有走出过禁区。1947年,特劳特曼放弃了被遣送回国的机会,留在了英国。凭借着在战俘营比赛中的良好声誉,特劳特曼在当地一支名叫圣海伦斯(StHelens)的球队中找到了位置。然而因为他是来自“纳粹德国”,当地球迷并不买他的帐。“当我参加比赛的时候,入场人数平均是450人,而当我离开后却上升到了6000人。”特劳特曼说。
慧眼识才的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可不管特劳特曼有多么的“臭名远扬”,他们在1949年决定把他签下,于是一轮“反德热潮”随即在曼彻斯特掀起。很多曼城球迷向俱乐部退还季票,他们在报纸上刊登了公开抗议信,还有超过20000人在街上示威抗议。不过特劳特曼并没有被这些事情所吓倒,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那时住在曼彻斯特城外,而我的英文又不是很好,所以我没有看到或者读到这些东西,不过他们告诉我人们走到了街上,并且威胁要进行抵制。他们拿着一些标语,上面写着如果你签下这名德国人,这名纳粹分子,我们就不会到球场去。”不过当然也有人会站在曼城俱乐部一边,当时就有一位拉比(犹太教法学导师)在一份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人们不要把战争的责任附加在特劳特曼身上,并且希望他们在见识到这名德国人的运动才华之前不要妄下结论。
- 断颈门将
1955~1956对曼城是个特殊的赛季,虽然联赛比同城死敌也是当年的冠军曼联少了14分,但第四的排名依然是1937年夺冠以来的最佳成绩了,而且他们连续第二次杀进了足总杯的决赛。当时已经32岁的特劳特曼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1956年5月足球记者协会公布年度最佳球员评选结果,德国门将高票当选,成为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非英伦三岛球员。
一个赛季以前,曼城1比3不敌纽卡斯尔痛失足总杯冠军;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实力更强的伯明翰。比赛还剩17分钟时,彼得·墨菲全力冲向倒地扑救的特劳特曼,他的右膝撞上了德国门将的脖子。特劳特曼顿时失去了知觉,但他的手依然牢牢地抓着皮球。
特劳特曼逐渐恢复了意识,并倔强地提出继续比赛,在脖子已经动弹不得的情况下,强忍着剧痛、并伴有暂时性失忆的特劳特曼居然做出了两次关键的扑救,确保球队赢得冠军。比赛结束后,特劳特曼在队友的搀扶下蹒跚地走到颁奖嘉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面前,面带微笑地接受了冠军奖牌——“我会没事的,谢谢。”
但是,这段流芳百世的传奇故事,居然是特劳特曼从巅峰滑落的转折点。意外发生几天后,特劳特曼采取曼彻斯特当地医院检查,并查出第二节椎骨骨折。若非第三节椎骨正好顶住了第二节,他甚至很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特劳特曼在1956年底奇迹般康复并重返赛场,但他需要马上克服心理障碍,并不断通过更高的预判和选位来弥补身体机能的衰退。但是,更加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在他的头上。在术后两周后,特劳特曼在曼彻斯特的儿子突然因车祸去世,当时身处杜塞尔多夫的特劳特曼甚至没能来得及见到儿子的最后一面。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打击接踵而至,特劳特曼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精神恍惚,无法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 "传教士"
1964年,特劳特曼在前一年老帅麦克道尔离任后也选择了挂靴。但曼城俱乐部却丝毫未能表现出对这位传奇球员足够的尊敬,甚至没能兑现他们为他“安排一个俱乐部工作”的承诺,这导致特劳特曼开始四处漂泊。脱下球衣,特劳特曼首先去英国丁级俱乐部斯托克港担任总经理,工作卓有成效。但两年后,他就因无法忍受俱乐部主席对他和主教练工作的干预而辞职离去。
接下来特劳特曼回到德国,先后任教于普鲁士明斯特和吕塞尔斯海姆欧宝队,但他的工作方式未能得到主席的认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和妻子的关系进一步疏远,最终在1971年底分道扬镳。在事业与家庭都陷入低谷的时候,特劳特曼的好友、西德足协新闻官格哈特的帮助最终让他得到了“代表政府前往第三世界国家支援足球事业”的工作。在东南亚,特劳特曼在缅甸任国家队主帅,同时负责组建教练培训班,开展一系列足球基础建设工作。
在各方面全力的支持下,特劳特曼在资源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成果丰厚,带领缅甸队赢得了总统杯、东南亚运动会冠军等多项赛事荣誉。在缅甸工作两年后,他又先后来到坦桑尼亚、利比里亚、巴基斯坦、也门和马耳他等国。为这些国家足球在初级阶段的发展播下了种子。1988年,特劳特曼选择了退休。
1988年退休后,特劳特曼来到西班牙安享晚年。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老人依然对曼城和英格兰十分挂念,他甚至还说:"即使英格兰对阵德国,我也依然会为心爱的英格兰而呐喊"。
2004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特劳特曼大英帝国勋章(OBE),以表彰他对英国足球的杰出贡献。
对于自己的纳粹身份,特劳特曼也是毫不避讳。有人问他对于残害犹太人是否正义时,特劳特曼平静地答道:
"作为普通士兵,我只能去贯彻上级的命令;但在战后,我认识到我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地愚蠢和羞愧,我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年轻时的行为,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赎罪"。
特劳特曼建立了"特劳特曼基金",专门促进英德两国足球和民间的战后交往。同时他还在每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时,发表反对纳粹,呼吁和平的讲话,以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希望欧洲人民不要再次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
2013年7月19日,特劳特曼因心脏病去世。
听闻噩耗的队员和球迷们也在一场英超比赛前,用全场起立默哀的方式向这位德国传奇门将致哀。同时曼城俱乐部还在伊蒂哈德球场外修建了一座雕像,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球队年度最佳门将奖项,以表达对老人的深切怀念。
伤痛已然造成,我们是继续抱持仇恨,互相敌对,还是选择释怀,弥补过错,修复关系?
点击下图看电影简介和完整视频,从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