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疏桐儿写的字,忽然想到没写字N年了。
现在写字,上网,邮件都是电脑。说起写字,一来纸笔不好找,二来好多字只知道拼音(当然认错字的时候会很麻烦,前两天领教了),字都不会写了。想想古代文人写得字那叫一个端庄整洁。估计随便一个以前的读书人,写的字都能吊打现在的一条街。当然这也是环境使然,人家高考就是毛笔,还要一气呵成,不能涂改,力求保持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就跟咱现在找工作一样,先面试。阅卷老师拿到试卷,首先就是面试字好不好看,面试过了,再看文章内容。看到字不好看的或者涂改太多的,一句回家等消息去吧,就没结果了。所以以前的字就是古代读书人的脸面,不管文章好坏,首先面上要过得去。因此读书人也跟现在美女爱化妆一下,喜欢在家拼命练字捯饬自己。
如果说字是人的脸面,为什么以前人都要脸,现在都不要了呢?主要还是现在写字用得不多,而且不方便了。人非圣贤,总有错的或者想改进的时候。写错了,铅笔字橡皮擦一下,电脑上回车键打一下就可以了,但毛笔字不行。毛笔字错了只能再把字涂黑。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上就有不少涂改之处。虽然这并不妨碍兰亭序成为千古名贴,但王羲之自己看了也不满意,只是后来想重写,但都没原来的好才作罢。所以要想好看,一个字错了就只能整篇重来,这很重要,尤其以前给皇上的奏折上,错一个字,闹不好脑袋要搬家了。
看疏桐儿的字,秀气漂亮,而且最难得的是我还都认识,这不得了。印象中医生的字都潦草不堪,犹如老道画的咒符一样看不懂,所以打针吃药都不需要了。病历撕下来贴脑门上,估计会有奇效。可以说疏桐儿完全颠覆了我对医生的认知。最近坛里师傅和小C打了擂台赛,云霞又跟一拍哥叫板,俺看到疏桐儿写的字,就想着也比划一下,当然擂台肯定是不敢的,纯碎交流学习,而且也只能是硬笔了,毛笔字的笔墨纸砚俺都没有,说来惭愧,别说毛笔了,毛都没有。
写完这几个字后感觉,很累,真的很累,比跑步运动完都累。开始也想照小乐和一拍哥的法子,适度加量,每天一个字的写,但活动不等人啊。没办法,手腕和胳膊估计都要酸几天了。
春
夏
秋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