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zt

来源: freemanja 2013-08-12 18:25: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351 bytes)
请把“真命天子”这种现代罗曼史说法抛诸脑后。远不是二人相知相许那么简单,真爱的意义是坐落在生命层面的。

【万古杂志】问世间情为何物

请把“真命天子”这种现代罗曼史说法抛诸脑后。远不是二人相知相许那么简单,真爱的意义是坐落在生命层面的。

 

一个生动的统计告诉我们去年在谷歌上,最经常被提出的“什么是xx?”问题是:什么是爱情?这个数据揭示的是我们身处一个会在搜索引擎上求索爱情真谛的社会,而不是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然而如果不上网搜索,我们又能在哪里“学会”爱情?好莱坞和宝莱坞就像是爱情幻梦制造机,他们坚持爱情永恒不变的真理永远与浪漫相关。对大多数人来说,在默认情况下大多数人看起来都同意这个看法。人们被迫通过在线约会寻找会让他们的人生变得“圆满”的那个ta,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敏锐地感受到主流文化催生出一种紧迫感,逼迫着他们必须找到一个所谓的“真命天子”。可那并不代表这种现象是现代的产物。自从女诗人萨福【1】在公元前七世纪写下爱情的诗篇,描述爱情像微风拂过枝桠一般深藏她肌肤之下,浪漫的爱情就成为了一种标志人类至高永恒的难以抗拒,无法缺乏的经历。

然而,谷歌的统计揭示了隐藏在无声的全球搜索网络下的事实——很多人并不满足于将罗曼史视为人生的答案。于是,或许现在的真正问题是,当代文化让我们面对这个并非以爱为单一维度的世界时,我们措手不及。正如婚姻已经垄断了向世人确认爱情的手段一般,“浪漫”限制了我们对于爱恋关系的想象空间。

与我们不同,古希腊人用丰富而非单一的词汇描述爱。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用philia来形容友情,用eros描述欲望,用storge呼唤情感,用agape来表示无条件的爱。或许这正是问题的另一部分。我们的语言让我们觉得爱就是一个单一的,笼统的事物,别无他物。我甚至怀疑,言语无法说明这种现代人的缺陷。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意义上,不同的爱恋体验。幸运的是,我们还能通过另外一个途径向古老的祖先学习:不是他们的语言,而是那些可以启迪我们的神话传说。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胡乱堆砌着爱情的主导地位;它的地位不可能简单地就被,比如友情,代替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爱情这个词中,性欲的作用太大了。但是古代神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生命苦短时,浪漫这个概念饱受欢迎。在众多神话中,最能抓住浪漫的精髓的,或许就是阿里斯托芬【2】提出的“灵魂伴侣”的想法,语出普拉图的《会饮篇》。故事中称,人类本该有两头,四手与四脚。状如圆球,在地球上快速地跌撞。神灵担忧这种力量。因此宙斯有了一个想法。他将人类从中一分为二,让每个人只有一头双手和双脚。

这些残缺不全的半身人是一种可怜的存在。特别是,他们养成了花费大量有限的精力去寻找失落的另一半的习惯。于他们而言,寻找缺失的另一半是无法抵抗的欲望。无惧一次又一次的分手和爱情的悲剧,这些独立的个体寻寻觅觅,坚信在时间的荒野里那个对的人,俗称真命天子,是真的存在。允诺过的爱情在他们心中,就是全世界。

神话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曾经精确描述过很多认为生命没有爱情并不完整的人的内心世界。事实上,直到18世纪卢梭写下他青年坠入爱河的经过时,阿里斯托芬关于爱的说法才有了合乎逻辑的结论。他沉思,只有爱过之后,方感曾真实活过。其结果就是,浪漫的爱情凭借自身成为了世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所爱之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恋的过程。就这样,体验的理想篡夺了复杂的个体现状。这就是为什么浪漫把我们都玩弄在股掌之中,让我们在爱恋的过程中变的空虚。与浪漫相若的,还有我们对幸福的教条式追求。

然而,最重要的是,最初柏拉图的神话,并非以“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划下句点,而是一种扭曲的幸福。在这个故事里,或许我们可以找到逃出浪漫牢笼的出口。宙斯可怜这些半人。因此他将人类的生殖器转移到前面,当他们拥抱时,就能稍解相思之苦。性爱只是暂时性的结合,可是它的确对缓解人类的状况有所帮助,尽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因此当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路过人间时允诺给人类一个愿望,这些悲剧的人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将我们融为一体,把我们焊在一起吧【3】

两情若要久长时,情侣要学会从相爱走向相处。

赫菲斯托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这些半人再次合二为一。然而这种境况揭示了爱情的另一重样貌:爱情将两人绑在一起了。恋人们被连在一起,每天只会看着对方的双眼,失却了与生命中其他事物的接触。他们不再关心对方以外的一切,连死亡也蒙上了诱人的炫光,他们渴望着相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梦想着一种用法国人委婉指称为“小死一回”【4】的生活,希望攀上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般浪漫的巅峰。但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5】在其1956年出版的《爱之艺术》中指出,情侣若希望能够长久地爱下去,就应该学会从相爱走向相处。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学会拥抱除了他们温馨的二人世界以外,剩余的世界。正如弗洛伊德曾经明确指出的,二元的爱情可以滋养身心,但同样也会使双方感到没有私人空间和疏远,阿里斯托芬的故事表明,这种爱情观念必须要转变。

既然如此,那如何改变呢?如何才能引导浪漫的欲望说释放的能量,使之滋养生活的激情,不仅仅是共同生活的激情,而是对生活本身,然后走向融合。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另一个古老的神话,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传说。这个神话和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婴儿有关,那就是爱神厄诺斯,这个故事里还有另一个不是那么著名的任务,厄诺斯的弟弟。

阿芙罗狄蒂【6】孕育了厄诺斯,起初一切没有问题。但随后,阿芙罗狄蒂注意到让她不安的事情。孩子没有发育。他的翅膀一直是肉芽的模样。本应长成肌肉的地方依然是软乎乎的。就好像他下定了决心不想长大。阿芙罗狄蒂焦虑起来,向她睿智的姐妹忒弥斯求助。忒弥斯以善于解决问题著称(她的名字翻译成现代英语,就是“有用的”),她告诉阿芙罗狄蒂与战神阿瑞斯孕育第二个孩子。【7】忒弥斯让阿芙罗狄蒂将第二个孩子命名为安特罗斯,他会和厄诺斯势均力敌。阿芙罗狄蒂听从了,而且忒弥斯的方法成功了。两个儿子互相争斗。他们会互相打闹,同时也相亲相爱,只要他们相伴,厄诺斯就会正常生长。然而,阿芙罗狄蒂注意到当他们分开时,厄诺斯会退化成婴儿的模样。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难题,正如幼童讨厌他们的手足分走了父母的注意,成人之间的浪漫关系有着相似的地方,只要谨慎处理,会让双方得到成长。安特罗斯带来了足以抵抗沉溺于对方双臂欲望的勇气,使之得以走上一段没有爱情陪伴的艰辛旅途。我们可以说,安特罗斯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给养,就好像是情侣之间斗嘴争吵后,双方从中学习体悟到的一般,让人走向成熟。那句16世纪的谚语生动地表达了这种反欲望的精神:争吵滋润爱情。倘若说厄诺斯是那个用金箭射中人们让他们变得疯狂和渴望的爱神,那安特罗斯就是那个混合着他姨母(译注:即前文提到的忒弥斯)的实用主义和其父亲的力量的理性爱神。

对旁观者来说,双方是发生性关系还是陷入了某种共同亵渎的状态中,并不可知。

但这则神话的意义远非那么简单。安特罗斯的姨母忒弥斯同样明白,她的方法将相悖的能力放在治愈的过程中。如今,她在人间的继任者就是夫妻治疗师: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夫妻双方是如何处理他们释放出来的愤怒情绪,而不是如何抑制他们发泄出来。充满愤怒、憎恶、担忧和脆弱的复杂关系可能是夫妻们的机会。治疗师会对他们暗示,对方并不是你失落的另一半,但ta可能会是那个让你觉得更完整的人。人生不会像浪漫故事一般,通过爱就能完整,但是通过爱情,你能找到更多生命的意义。相反,假如你不善于处理冲突,则是一个很明显的离婚信号。

安特罗斯对厄诺斯的帮助,只在他们相伴的时候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细节。当他们分开时,爱神就退化了。或许这代表了爱情关系中,承诺的价值在于它涵盖了关系的高低起伏,让双方可以合力解决。世界上没有一种静态的生活叫做“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不过有一种生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阿里斯托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段良好的关系来自展望未来,而非沉溺过去。爱情是要创造,而非发现的。

克雷格·斯蒂芬森在他2011年出版的著作《安特罗斯:失落的神话》中,搜集了一些证据说明厄诺斯的兄弟或许没有消失。他讨论了但丁·加百利·罗塞蒂1875年的诗作《英雄之灯》,这首诗讲述了一盏忠于安特罗斯的神灯,只能在发现了终生的真爱之后方可燃亮——与利安德尔对海洛的爱一般【8】疯狂,这份爱让他在多少个夜里横渡大海,最终沉没。

同时,斯蒂芬森认为,在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有这么一个打斗的场景可以看做是厄诺斯和安特罗斯的争斗再现。鲁伯特·博金和杰拉德·克里奇“最后灵活、狂喜、专心致志地”搏斗。这次的搏斗以清晰和安全的方式让博金明白:他和欧苏拉的婚姻,必须有着团结和逆境才能顺利结合。相伴之余保持各自的独立空间,必须要通过对立才能实现,正如评论家弗兰克·克默德对劳伦斯的理解。恋人们必须达到“超越普通性爱概念的一个平衡点”。

根本而言,厄诺斯和安特罗斯的故事表达的是爱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兄弟之间相互打斗,争夺着母亲阿芙罗狄蒂的注意。这种爱可以滋养生命,因为厄诺斯和安特罗斯也渴望着除了双方二元世界之外的其他东西。他们的爱情是三角的:由他人或者除了他们的爱之外的其他事物所激发。他们的竞争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生活中其他元素上——换句话说,就是生活的本身。因此,爱神变得成熟。

柏拉图在他其中的一段对话中,讲述了安特罗斯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三角元素,看起来特别引起了柏拉图的兴趣。在他的《对话篇·菲德洛斯》中,柏拉图提到了人们是如何坠入爱河的(这一段就熟悉得多):浪漫的涌动迫使他们奔向对方,欲望主宰了他们。对旁观者来说,双方是发生性关系还是陷入了某种共同亵渎的状态中,并不可知。但是一些恋人受惠于柏拉图口中的“反欲望二元状态”.他们会稍稍拉开彼此的距离,后退一步,观察关系的发展。他们之间,展开了第三个空间。这样让他们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自我意识能力。

恋人们可以共同努力的不仅仅是如何相处,还有如何好好地相处。

这种距离对关系有着戏剧性的作用。从此他们不再受到对彼此欲望的驱使。相反,假以时日他们可以发展出更广阔的亲密关系,类似友情。我忽然想起了法国诗人和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话:“经验告诉我们爱情不会因为凝视着对方而存在,却会因为和对方一起看着相同的方向而生长。”作为恋人,双方只能看着对方;而作为朋友,他们可以看向相同的方向。他们看到了二人世界之外的生活,而且他们在爱里互相扶持,因此有了共同走向未来的力量。

柏拉图的的解释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他认为可以促进双方成长的友情是含有性欲的爱情的产物。他的哲学就是,不反对爱欲,但是要追求有技巧性的沟通,同时也要适当保持距离。这就是对“柏拉图友情”最原始的解释——不是说朋友之间就永远不该感受到情欲(这种想法可能会被柏拉图认为是一种对爱欲的否定),而是包含这爱欲和超越爱欲。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色情的本能被升华了。色情的能量变成了对哲学的热情追求——对柏拉图来说,哲学意味着让生命变得繁盛的培育,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能性。为了为了捕捉一个冠冕堂皇的方式相同的观点,这样一对夫妇可以工作不仅是如何生活在一起,但如何一起好好活下去。

三角恋爱之中,双方留有一块给生活(和爱情)的空间,这就是人类之爱的最高形式,因为这种爱使优质生活成为可能。正如哲学家安东尼·普莱斯在他1989年出版的著作《柏拉图与阿里士多德的爱情与友情》中写到,“每一个敏捷、有希望的灵魂都是能够接受和适应开放新局面的”。对比起那喀索斯的爱【9】,这种爱让人更不恐惧,也更少专注于自身,让人们有面对其他事物的空间,不像阿里斯托芬口中那些粘合在一起的粘人那般。按照爱尔兰哲学家艾瑞斯·默多克对柏拉图的理解,这种爱“对世界更高的认识和更敏锐的感知”。

然而,一个重要的问题产生了。当我们想逃脱浪漫的禁锢,在如今的当下我们又哪里寻觅安特罗斯向他致敬?克雷格·斯蒂芬森指出,在皮卡迪里大街(译注:伦敦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的沙夫茨伯里纪念喷泉上的雕像,人们一直以为是厄诺斯,但实际上,那是安特罗斯。这个雕像是于1893年由雕塑家阿尔弗雷德·吉尔伯特创作的,当时他感到自己的境遇与这两个对对方又爱又恨的兄弟相似。吉尔伯特在厄诺斯身上看到了自己冲动的影子,渴望能从安特罗斯身上,汲取现实感。他当时必然会认为安特罗斯是那个更适合在伦敦浪漫的心脏地带中出现的神灵。私底下说,每次经过这个安特罗斯塑像,我都会鬼祟、崇敬地给他鞠个躬。这是对别有深意的爱的谨慎敬意。

原文版权归万古杂志所有。

一句话毁掉译注:

【1】萨福,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也是世界古代位数极少的几位女诗人之一,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一般认为她出生于莱斯沃斯岛一贵族家庭,有过丈夫与孩子,不过前几年看到一个研究表示,萨福极有可能是一名同性恋。#从古到今的才女都有那么一点小怪癖#

【2】语出柏拉图的《会饮篇》,《会饮篇》的故事在本文中被反复提及,有几个我们所熟知的典故出现在这篇无节操的文章当中。故事中说,古人类的形体是圆形的,每人四手四脚,头上生有两幅面孔,耳朵两个,生殖器一对。这种人类有三种,一种是全男人,一种是全女人,一种是男女结合的,因此当宙斯当他们劈开时,全男人生出的半人类成为了基友;全女人生出的半人类成为蕾丝边;剩余那种就是异性恋者。#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3】匠神赫淮斯托斯是个悲催的存在,他老婆就是阿芙罗狄蒂,罗马神话的对应人物就是维纳斯,风流成性,最爱给自己老公戴绿帽子,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因为赫淮斯托斯真的很丑……后来在阿芙罗狄蒂偷情的时候,他张开一张金网让偷情的男女动弹不得出了大丑 #勉强没有幸福#

【4】la petite mort,法语,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翻译貌似是在《基督山伯爵》,上面翻译的就是小死一回。形容性高潮的,不解释。

【5】埃里希·弗罗姆,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又出现了这个被弗洛伊德玩坏的学派#

【6】参看译注【3】,再次重申#勉强没有幸福#

【7】Themis,忒弥斯是法律和正义的象征。 她是乌拉诺斯的女儿,十二泰坦(提坦)神之一。作为宙斯的第二位妻子(在墨提斯之后),她和宙斯生育了荷赖(时序三女神)和摩赖埃(命运三女神),同时她也是天秤座的守护神。#神谱就是神话版的Gossip Girl# #总有一天我要搞清楚他们的神谱# #话说对自己妹子提这种意见真的大丈夫吗?#

【8】源于希腊神话。女祭司海洛(Hero)在一次集市上与男青年勒安德耳(Leander)一见倾心。 每天晚上,海洛点燃火炬,引导勒安德耳泅渡达达尼尔海峡,与其相会。 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勒安德耳溺水身亡。 次日清晨,海洛在岸边目睹情人尸体,痛不欲生,遂投海自尽。 于是,Hero and Leander被用来形容“万古情痴”。#常在海中游,哪有不翻船#

【9】Narcissus,那喀索斯,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影子的美貌少年。相传,他是河神刻斐索斯与水泽女神利里俄珀之子。他是一位长相十分清秀的美少年,却对任何姑娘都不动心,只对自己的水中倒影爱慕不已,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死去。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的影子。后来,Narcissus就成了“孤芳自赏者”、“自我陶醉者”的代名词。 #好一朵美丽的水仙花#

所有跟帖: 

希腊神话真乱,打小俺一直当性启蒙教育书偷偷翻。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3/2013 postreply 03:37:50

知音,不过,没觉得需要偷偷看。 -fpxjz- 给 fpxjz 发送悄悄话 fpxj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3/2013 postreply 17:29: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