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于阿里
敬启者,
唐智深拜上:
前后读了阿里的两个帖子,放在一起,产生疑问,故望赐教。
【其一】 也谈家在哪里? -阿里- ♂
(18476 bytes) (113 reads) 11/9/11
很多家昨天还亲热地同桌吃饭,
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瓦解。
很多人前夜还亲热地同床睡觉,
发现小三大三就迅速分离。
家在无条件的爱里。
家在无疑虑的心里。
家在危机时最需要的依靠里。
家在幸福第一时刻的分享里。
唐智深看来,这篇好就好在下半阕:家人,是无条件相互关爱,至于能承受多少“疑虑”,是可以通过交流建立特定契约的,各家不同,不做评论。
危机时,彼此是最需要的依靠;幸福的第一时刻,愿与对方分享。这个很对,很对,很对。
问题是,这种深情是怎么来的?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婚姻家庭的契约,是社会的约束,人为的刻意不自然。自然的那部分呢?从当年的彼此倾心,志同道合,养儿育女,一起成长,等等。当然还有肉体的彼此所属,这个,是排他的---不该是吗?
再看阿里的【另一篇】说教文:• 你在和异性交往和生活中应当付出感情吗?答案: -阿里- ♂
(378 bytes) (124 reads) 11/9/11
首先,你付出感情的目的只有两个:1)让你自己高兴和幸福;2)让对方高兴和幸福。
第二,你最好有能力建一个阀门:如果以上两个满足的时候,这个阀门就开。反之则关。
第三,千万不要为你以往付出的后悔,因为你付出是“让你自己高兴和幸福”的,你一点也没有吃亏。
第四,不要轻易开,也不要轻易关。牢记“首先”。
另外, 在跟贴讨论中,阿里同学很明确地说:• 关键是不要把需要和感情割裂。需要就是感情! -阿里- ♂
(0 bytes) (3 reads) 11/9/11 17:00:19
很明显的前提是,这里所说的“异性”不是家人。
不是危机是的依靠,也不是幸福的第一时刻的分享。不是无条件的爱的对象。
而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感情付出,同时也是需要的满足, 条件就是:能够让彼此高兴和幸福。
各取所需,按需分配,听来很共产主义!
和尚我有什么问题呢?
我的问题就是我还是怀疑这种共产主义的真实性。用世俗通俗的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当与非家人的异性付出感情满足需要的时候,这个行为对整个系统来说是帕累托改进的吗?
帕累托改进,简单说就是各方受益至少是零,没有哪一方利益受损。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系统,包括 俩异性,即将付出感情和满足需要。同时还要这俩异性的各自的家人。
阿里要求这俩异性各自的家人无条件地爱他们,要有无疑虑的心,不能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瓦解,也不能发现大三小三就迅速分离---这些个要求,见阿里的第一篇文:《也谈家在哪里》,那开头一段,不是白写的!
和尚的问题在于:
1. 有这样的爱,这俩异性为什么还有对彼此的异性需要,需要这个非家人给予“高兴和幸福”呢?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搞怪么?
2. 既然需要和感情是连在一起的,与非家人的异性发展感情满足需要不会对家人造成伤害么?凭什么要求家人无条件,不疑虑,风怎么吹,草怎么动,发现大三小三都不分离?你们怎么能无视家人的痛苦?
难道就像阿里说得那么简单,是管理和交流能解决的吗?
3. 假设家人可以通过管理和交流解决,那么这对非家人的男女之间,“高兴和幸福”是有有限时间的不?是互相有责任的不?如何做到期望对等,没有后患?也是管理和交流吗?
真诚求教。谢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