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原文已被删除。 另附szonline上的一篇文章共享。
我们进入对初恋进行集体回忆的时代
http://life2v.szonline.net/content/2004/200402/20040225/118467.html
初恋,曾经失落和需要寻找的滋味 .
恍惚之间,我们就已经进入了对初恋进行集体回忆的时代。
初恋正从私密的个人情感事件演变成广泛的社会话题。以初恋作为主要卖点的电视节目正越来越多而且直逼黄金时段;在晚报、电台、杂志类的媒体上,“孩子已经齐腰高却偏要把初恋情人找”之类谈话议题和报道正大行其道,说的和写的充满了“那年那月的感伤”,听的和看的则各有所思,各有共鸣和回味;在网络的BBS,特别是校园网站的BBS上,以各种名义回忆和寻找初恋情人的帖子简直就如同北方深冬的大雪一样随处飘飞,而且几乎所有网站的“校友录”都开辟了专门的寻人(主要是寻找前恋人)板块。
初恋还引发和带动了商机,因为“寻找初恋”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产业。
饭店、花店、咖啡厅、电讯运营商纷纷推出的类似服务项目我们就不说了,在内地的很多城市,帮别人寻找初恋情人甚至已经成了一种正当而且财源滚滚的职业。据说很多城市提供这类都市情感服务的调查公司生意出奇火爆,已到了人手短缺的地步。当然,所需要的费用也因为这项业务的普及程度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多年没有音讯的初恋情人,在成都需要花费3000元,而在南京1000元就可以搞掂。万事俱备,缺少的似乎只是一个寻找的动机。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一天觉得寻找多年不见、天各一方的初恋情人成为必要的话,都可以在媒体和专门人士的热情帮助下很便捷地把他(她)找到,哪怕他(她)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初恋为什么会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共同的回忆,变成一种非常普及的大众情感的“乡愁”?
答案似乎就在初恋之中。从数量上来说,初恋只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所经历的爱情中的一次,是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一次,也是不可重复和超越的第一次。日本的现实主义作家石川达三曾经有些绝对地认为:“对于女人来说,能够给予她幸福的男人也许只有最初的一个,而后来的男人则是促使她回忆起第一个男人的媒介物。”他的意思是说,女性所有的情感资源差不多都会在自己的第一次恋爱中全部耗尽。女人的第一次如此,男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对于很多男人来说,虽然在感情上早已是“水过三秋”,但蓦然回首,总是初恋最为难忘。他们爱情能量虽然没有在初恋时一次性用完,但那里却留下了最初开始的印记。初恋对他们来说就像已经痊愈的冻疮,虽然隔着漫长的岁月,虽然早已事过境迁,但只要一遇上冬天的阳光,那里总会阵阵发痒。
初恋是一种注定要失落的情感。
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永远也忘不了的滋味,更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因为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因为初恋时我们总是轻言放弃。我们看见的婚姻,很少是初恋的产物,在我们的周围,因初恋结成的婚姻实在太少了,尤其是彼此都是初恋的婚姻。初恋太脆弱了,作为一种珍贵的感情,它虽然美好,但却像娇弱的花经受不住任何风雨。残缺的美总是最值得回味的,因为“未摘之花最艳,未食之果最甜”,未变成现实的婚姻最容易被看成是最圆满的婚姻,失去的恋人最容易被看成是最完美的爱人。
当寻找初恋情人成为信息时代的普遍动机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
回答是肯定的。在网络将陌生人之间的邂逅变得非常简便的今天,如果仅仅是寻找情感的对象,那实在是太方便了。坐在键盘的前边,搭上网络的直通车,可以同时和几个人交往,根本不愁没有倾诉的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突然对自己青春时代的初恋情人开始涌起思念之情?花上一大笔钱去寻找昔日的旧情人,难道我们还嫌自己的生活不够紧张和忙乱吗?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些怀有“抱残守缺”的固执心理的人们通过商业渠道来寻找初恋情人,仅仅出于心理的需要,尽管每个有这种需要的人出发点不同,但大多数人不过是借此来完成自己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追忆和留恋,在对特定生活情境的回忆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
在满足了情感和心理的需要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踩上了道德和伦理的红线?
假如初恋情人真的被找回,这是否意味着已经逝去的时光又有了轮回,一切又重新开始?假如初恋情人真的被找回,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个从远处的岁月尽头走过来的熟悉的陌生人?如果初恋情人风采依旧,而你却有了不同的生活,无法与梦中的主角重温旧梦,你是否感到生活增加了新的遗憾?如果初恋情人已经面目全非,你是否会为心中美好形象的毁损而感到惋惜?作为一种久违而无法释怀的记忆,既有欢乐,也肯定有伤痕,时光的闸门一旦再度打开,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伤害?
如果仅仅是一个情感的游戏,重遇初恋情人,这个游戏中是否有着我们不易察觉的危险?
如果我们能够轻松地越过这些问题,也许就到了应该启动时光闸门,“通缉”自己初恋的时刻。
就像有一首歌在深情地唱: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
我想我盼我期待,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
阴天傍晚车窗外,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