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四而去的我,不时听到闺蜜的对于出轨老公的控诉和对未来的迷惘。她们问我也在不断地问自己,离还是不离?
当朋友遇到痛苦之事,我的看法是最好给双耳朵。主意要自己拿。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说白了,每个人都是过着自己的日子。要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选择负责。
但是沉默多了,闺蜜也在催促我的意见。其实我的建议就是,如果心里拔不出那根刺的话,分道扬镳就是更好的选择。
每个人对于伤害的承受能力不同,对不同伤害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没有标准答案。遇到事情,首先问的是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这种伤害,做到风淡云轻。
如果那种伤害深入骨髓,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荡然无存,那么就别在一个屋檐下互相折磨。想开了,在认识之前,两人也不过是陌生人。只不过一些机缘才使得两人从个体户变成合伙人。合作之时,谁不巴望天长地久?可是这个世界变化快,我们自己也在变,明天的事情只有上天说了算。生命于每个人都是仅有一次,何苦勉强自己去妥协现实?放人生路就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如果配偶出轨但是还肯维持婚姻,而自己也能接受,就把前前后后看成一次迷途知返,忘掉其中的林林总总。婚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出轨是违约行为。但是如果肯维持婚姻,那么原谅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补旧的契约或者订立新约定的过程。一旦两个人达到共识,彼此还是要有提高婚姻质量,履行约定的责任的义务的。
现在女性更独立和自我。配偶出轨对于女性最大的伤害恐怕还是对于女性自我认知的本身条件,包括能力和魅力,加上现实上对家庭付出的否定。这种冤和怨,恐怕不是每个人都忍得下来。一时忍不下来,选择分手后也许看到更不容忍的事情,后悔莫及的也不少。忍下来的人,如果心里有点洁癖,恐怕看自己的婚姻,就像看到肉上的肥膘,总有那么一点嫌恶。
忍与不忍,在两极都是好态度。贤淑忍让抑或快刀斩断,各有旖旎。只是在中间摇摆的人最苦。
这样的苦,那些难挑的刺,才是生活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