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去天堂的文字

来源: 尘凡无忧 2010-02-20 19:34: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50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尘凡无忧 ] 在 2010-09-28 08:04:2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父亲走了8年。一直都想写点什么,却始终不能成文。心中有很多想说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没有了说话的对象,所有的都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也许天堂里的父亲会听到吧。

小时候,一直在姥姥家长大,关于父亲的记忆是从8岁左右开始的。记得对横空出世般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的父亲很生疏,那时候,父亲非常高大,不和蔼也不亲近。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管他叫爸爸。爸爸----对那时的我意义并不明确。不过,父亲的出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开始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跟他们住在一起。记得那时候读艾青的诗: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的新客了。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那种陌生的感觉。那时候,我很怀念和姥姥,还有舅妈,表哥在一起的清苦的生活。我觉得他们才是我的亲人。想念的滋味,孤单的滋味,那时候便知道了。

年少的时候,并不记得父亲爱我。当然生活的压力也让父亲很容易就忽视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养大他就好,还要给他什么。大概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为人父母的吧。他忘记我是一个半路而来的孩子,我对人的依赖和爱都放置在和他分离的那些年月。父亲---有很多年,他对我来讲,只是一个对我严厉又冷漠的男性。

也许并不能完全怪父亲。我也不是一个柔弱的女儿,会倚在父亲的臂弯里撒娇。记得曾经见过一位同事的女儿,十二三岁,娇俏地坐在她爸爸的腿上,环抱着她的父亲。那一刻,突然莫名的感伤:父女原来也可以这样。而我,我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握住过父亲的手。

和父亲慢慢有了交流是在我上了大学之后。也许父亲意识到自己已日渐衰老,他的目光里终于能看到我的存在。也许,渐渐长大的我,也终于能明白和体会一点父亲的心情。离家千里之后,我和父亲的关系才慢慢变暖。可惜,算起来,和父亲的倾谈只有几次。

父亲退休后,一度精神焕发。他终于可以做他最想做的事了:画画,还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为他和母亲之间几十年的争吵画上个句号。

记得那时我已经工作。千里迢迢回到家,却见到家不成家的样子,痛心万分。一直很狭隘地认为,父母给我的爱太少,而给我带来的伤害却很多,那种疼痛,只有最亲的人可以做到。其实,我也知道,父母为了维护这个家也做过很多的牺牲和努力。只是,当我痛的时候,我看不到爱的存在。

对于父母离婚,那时的我并不能坦然接受。我的小气和自私大概也伤害到了父亲。父亲最终没有如愿以偿地走出那个他不愿驻留的家。

而一个家庭里,一旦有人有了逃出去的心理,那么这个家就不再有太多的温暖了。大概,从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幻想能有另外一个家,和自己的家不同的家。

那些年,一直都惧怕走进婚姻,很怕自己也这样被人伤害,又那样狠狠地伤害到别人,而所谓的别人,正是自己拿生命去爱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其他人,除去自己以外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一个人的局限,让我们很容易地忽略或误解他人。

父亲应当也爱我。只不过,他的爱太短,达不到我。或者,是我,从没有试图去接受那份爱。

父亲是怀揣着无限遗憾离开的。我知道。

那年,在济南火车站。在确定是患有癌症之后,父亲一瞬间苍老了很多。记得他失神的双眼看向我的那种无助和恐惧。记得他说的话,我还想好好地过过我的后半生……熙攘的人流一直在脑海里飘动,我记得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将要失去父亲了,虽然我从未拥有过真正的完整的父亲。

而我却不能挽留住父亲离去的脚步。

最不能原谅自己的是看到父亲的那封信,竟然也会不由得心生疏离。缠绵病榻的父亲,在自己亲人的围绕中,依然在想着另外的女人。那时的我不能体谅,也不能原谅父亲。以致后来,父亲怯懦地问我,为什么不再愿多陪他聊天时,心中感慨万千。那一瞬,我知道,我该原谅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原谅,意味着对母亲的冒犯。

后来,仓促地带老公回家让父亲见上一面,到仓促地结婚,是因为我的愧疚吧。我不想让自己的偏执和狭隘再给父亲任何遗憾。那时,我能做到的,就是让他放心。

父亲临终几天,我请假回去。眼看归期在即,单位里再也不肯多给几天假。记得那天是星期六,我拉着已经不省人事的父亲的手说,爸,你走吧,这样我也好送送你。我哭自己要说这样很不孝的话。父亲显然是听见了。第二天一早4点多钟,父亲安详离去。他的脸庞上始终带着一丝温暖的笑意。

那一年,父亲66岁。

40多年党龄的父亲临终前笃信基督教。也许天堂是每一个人最终的信仰。父亲已在天堂了吧。因为那一天,正好是复活节。

亲手将父亲送入殓炉,再看到他时已是一把灰骨。那不应是父亲,却是。一个人,就这样完完全全地消失。那种痛和迷茫,无以形容。只是那一刻深深忏悔,对父亲的理解太少,抱怨太多。

很多年了,想起父亲,就是他抱着小侄女,在家附近的车站牌前等我的样子……再也不会有人在那里等我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寄去天堂的文字
  • 爱睡觉的凡儿
  • 爱干净的尘儿
  • 想你的时候,听伍佰的歌
  • 爱儿小记
  • 所有跟帖: 

    真实, 感人. -贫农:- 给 贫农: 发送悄悄话 贫农: 的博客首页 (29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0:08:56

    给贫兄拜个年!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14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0:14:14

    那太极端吧... -贫农:- 给 贫农: 发送悄悄话 贫农: 的博客首页 (58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0:18:34

    其实中庸。为了反极端而极端。父母还是不应干涉成年子女。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16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0:22:17

    别说阿里的歪理邪说还总是一针见血 -pink_rose- 给 pink_ros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14:34

    讲的都是人家社会学,人类学课堂上的标准理论,不是异端邪说。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18:22

    台湾de大学教科书都有原生家新生家庭这些词。大陆故意不引进。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21:16

    本质是利益冲突。父母在关键时选择自己利益。中国文化允许如此是落后。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29:56

    动物界以后代利益至上。儒家异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32:47

    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上一代共产党的贡献是打破了这个儒家死路胡同。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54:02

    蒋败在没有突破儒家死路,但他至死不知。蒋军是君臣一套,孝忠死路。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57:14

    “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样的话,打死蒋他也说不出,能不败吗?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2:02:44

    回如我们不改变这点,中国还将落后。后代利益至上的民族才会强大。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34:27

    去呼了。明天到北京继续煽动“后代至上”的反孔革命!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1:40:41

    一个以孝为大的民族必然衰落,这是最简单的动力模型。 -阿里- 给 阿里 发送悄悄话 阿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22:06:05

    回复:那太极端吧... -塞上孤星- 给 塞上孤星 发送悄悄话 塞上孤星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00:08:47

    也别太自责喽,他们应该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能困难到哪儿去呢. -铁塔哥- 给 铁塔哥 发送悄悄话 铁塔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08:19: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