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高贵?

本帖于 2010-09-28 08:04:20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近来与网友讨论一个通俗又难解的话题:“何为高贵”,有人说贵族代表了高贵,比如英国女王。又有人说高贵体现在含蓄典雅的气质,那么到底何为高贵呢?

百科全书里对“高贵”的概述:用于描述人时,是指人的心灵境界;用于物的描述时,是指高雅不俗、珍贵的意思。 唐代李商隐诗《杂纂》有句:“认他高贵为亲。”《红楼梦》第三七回:“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都是用来描述人的。而清代李渔文《闲情偶寄·颐养·畜养禽鱼》中:“然鹤之善唳善舞,与鹿之难扰易驯,皆品之极高贵者。”则是描述物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谈论人的高贵时,多是指它的精神层面的含义。

想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他的获奖作品《老人与海》的书中说过的一段话,也可以说是对高贵最佳的诠释: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阳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著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於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在这段话中告诉我们,人生并非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它是最接近生活的真实。高贵也并非是优于他人,而是应该优于过去的自己。

我们常常崇拜西方贵族,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高贵;或者自以为高贵,因着自己的财富,权力,知识比别人多;或者羡慕那些开名车,穿皮草,坐邮轮的现代贵族,认为他们是高贵的代表,又或者认为那些看画展,听歌剧,欣赏古典音乐的精神贵族拥有了高贵的特质。

其实在我看来,以上这几点都不是高贵的完美体现。真正的高贵是能体恤人的疾苦,同情世间的灾难与不幸,他首先是善良的定义,其次是责任与道义的代名词,只有这三者的结合,才是真正高贵的体现。这也正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优于过去的自己。

正如孟子所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仁、义、忠、信、乐善”,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爵,也才可以称得上高贵。

几日前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令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与那些一夜之间失去生命,失去亲人的海地人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富裕地区的人们,整日所忧虑的经济危机还算得了什么?我们所侃侃而谈的高贵,又是多么轻描淡写,微不足道?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曾经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而脱离这种耻辱,让自己高贵起来的最佳途径则是乐善好施,造福社会。在慷慨的施舍中,让人们记住你,和你高贵的品格。

让我们大家都高贵起来吧,就从现在开始,捐出我们的一分一厘,一份情一份心,给海地人民送去温暖与高贵。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易中天的十句哲理话
  • 何为高贵?
  • 为海地死难者祈祷
  • 南美风情夜
  • 闻香识女人--白玫瑰花 by 柳上惠
  • 所有跟帖: 

    回复:何为高贵? -柳上惠- 给 柳上惠 发送悄悄话 (14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1:17:54

    回复:何为高贵? -sillycool- 给 sillycool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1:35:56

    俺不要这大任罢了:) -xix- 给 xix 发送悄悄话 xix 的博客首页 (64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2:18:18

    回复:看来你活明白了,恭喜:) -sillycool- 给 sillycoo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2:30:35

    高贵是 -closer- 给 closer 发送悄悄话 closer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2:01:06

    顶! -xix- 给 xix 发送悄悄话 xix 的博客首页 (124 bytes) () 01/15/2010 postreply 12:15:21

    回复:何为高贵? -青柏- 给 青柏 发送悄悄话 青柏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01/17/2010 postreply 14:37: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