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在电影院里哭了又哭
情节楼主介绍过了,简单说说我的感受.首先我钦佩HANNA,她敢于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尽管她当时找这份工作时多少有点无知,尽管面对公众的压力和法庭的审判,她仍然诚实.同时我为HANNA难过,或惋惜. 她唯一的欺骗是她默认了本不是她写的文档资料.她不愿大家知道她目不识丁. 为此付出了终生监禁的代价. 关于MICHEAL,青涩少年时认识HANNA,风韵成熟少妇HANNNA是他生命中有极其特殊意义的女人.然而,多年后他在法庭上再见到HANNA,虽然SHOCK,虽然痛苦,面对公众对纳粋的痛恨,也许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他明明知道真相,明明知道HANNA将要面对的审判,却没有勇气说出真相,甚至审判过后,没有勇气去探望她. 电影看到此处, 我深深地为他感到遗憾. 如果我是HANNA,我会选择说出实情,如果我是MICHAEL,我会毫不犹豫的去帮助HANNA.我不会在乎周围的议论,只求心灵的宁静.更何况MICHAEL还是个法律系的学生.
HANNA自始至终都非常真实,当二十年后MICHAEL探望她,准备接她出狱时, 问她学到了什么,她脱口而出而出"READING",也许观众会感到无奈,以为她麻木不仁,不知悔改,当时的MICHAEL也是这样想的,然而最后当MICHAEL拿到HANNA在狱中二十年的全部积蓄---一个小小的茶叶罐时,无法不令人动容,那是她捐献给二十年前的原告,集中营幸存的小姑娘的钱. 这就是HANNA,只会写简单的两行字,从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虚伪的套话.
HANNA是不幸的,因为无知,因为太诚实,因为大时代的背景,她是罪人,也是受害者.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又是幸福的,她定期收到来自"KID"的录音带,和集中营的工作不同,和KID的交往,真是单纯又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她有了学习的动力,她学会了阅读和写字.此生无憾了.
当他们重逢时,MICHAEL问她是否经常想起过去的事,HANNA马上问:我们的事? HANNA真是单纯得可爱啊,她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对方想知道她是否悔过...物是人非,出现在HANNA面前的已经不是当年激情四溢的少年了,她面对的是一个陌生而疏远的中年人,当年的少年,连影子都不见了.只有声音还在录音带上.
HANNA又是果敢的,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我很难同意是一个爱情故事,他们的交往只能算是激情,然而却那么令人难忘. 作者也许想给大家出一个道德问题,不伦之恋是否真的那么令人难以启齿(如果女大男11岁算不伦的话),MICHAEL没有说出真相,原因之一就是他不愿别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还有,MICHAEL也应面对道德和良知的审判,无论处于对罪犯的憎恨还是懾于公众压力,他没有说出实情,尽管对HANNA的审判令他无比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