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

回答: 母亲花——萱草良邑2025-05-11 08:28:18

以下是几句古诗词中用“萱”或“萱草”来代指母亲或寄托思母之情的例子:


1. 唐·孟郊《游子诗》选段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这首诗直接将“萱草”作为母亲的象征,表达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2. 清·王韬《寄萱堂》

每逢佳节倍思亲,梦绕萱堂念苦辛。

“萱堂”是对母亲居所的尊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


3. 宋·苏轼《和子由岁晚书事》

忆得萱堂旧日情,绣床香暖睡初醒。

这里“萱堂”即母亲,苏轼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温情岁月。


4. 《礼记·内则》(儒家经典)

母曰萱堂,父曰严君。

古礼中已有“萱堂”代母、“严君”代父之说,是尊称。


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萱”代指母亲的传统,也承载了浓浓的孝道文化与思亲情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