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贝show time】火箭弹

来源: 2023-02-20 09:54:5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咱们坛子的各位大叔大妈各个腰缠万贯家中金银珠宝一箱一箱的,不服不行,我没有,我来晒个另类的吧。

这是一枚火箭弹和它的包装筒。

这是我回国时在家门口拿出我的宝贝拍摄的照片。这玩意看着太吓人,实在无法带回美国,在机场估计会被按倒在地绳之以法,只好拍成照片回味一下。这是一枚62毫米火箭弹,已经发射过,你看它的尾部喷口有燃烧过的痕迹,弹头和弹体也有摩擦过的痕迹。这种火箭弹虽说是为防化兵研发的化学弹和燃烧弹,但是,照片里这一枚并不是,这是一枚砂弹,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战斗部,而是同尺寸同重量的由沙子填充的试验弹,它是用来进行射击精度试验用的。

射击精度试验是这样的:把火箭筒固定在架子上,仔细瞄准,然后把火箭弹拧在火箭筒的后部,在远处设好靶子,然后扣动扳机将火箭弹发射出去。在靶子的后面,有堆成很高的沙包,火箭弹穿越靶子后,会扎进沙包,这样,就不会飞得很远。大部分火箭弹射入沙包后就弯曲或者被破坏了,但是,如果入射角度特殊,沙子比较松软,砂弹就会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枚保存相当完好的砂弹,就是这么来的。

精度试验肯定不是打一发两发,而是打一组两组,每组大约20发。平时火箭弹装在筒子里,发射时安装在火箭筒后边,击发后火箭弹从炮筒子里飞出,火箭弹尾部的六个尾翼迅速张开,起到稳定飞行的目的。这玩意打出去的时候,动静不小,但是速度并不是很快,不像子弹那么快,一旦熟悉之后,你甚至能目送火箭弹飞向靶子。射完几发后,就要重新粘贴靶子,因为这玩意的精度还真的挺高,都打在中央附近,为了仔细测量距离靶心的距离,每打几发后必须要贴一张新的靶纸,我就是这个间歇时候跑到沙包的地方去刨。大部分都损毁了,但是,终于被我刨出一个全须全尾了,心满意足拿回家。

防化火箭筒的研发理念和过程是这样的:在中越边境战争期间,中国的陆军与装备不错而且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斗志高昂的越南人作战,发现对方还真不是白给,越南人很能打,他们利用越南复杂的地貌与中国军队周旋,并不强调正面抵抗而是游击战和小股作战,其中一个很头疼的是山地中的岩洞,地形非常复杂,中国军人不敢进去,越南人藏在里面不出来,你很难肃清战场。很快中国军人发现了火焰喷射器这个好东西,堵在洞口,二话不说先喷一罐子再说,高温和浓烟不但杀伤力大而且心理震慑能力也大。但是火焰喷射器有个缺陷,你必须在非常近的距离才能使用,要到洞口跟前才行。于是,战役结束后防化兵在总结经验是就提出,有没有一个可以在比较远的距离就可以使用的,精度要高,不但要打进洞口,最好能打进碉堡孔。这就有了防化火箭筒,射程一百多米以外,配备光学瞄准镜,使用化学弹或者燃烧弹,从较远的距离射入室内空间。

这款火箭筒由防化研究院设计,火箭筒在BJ的一家兵工厂生产,火箭弹这比较危险的玩意在青海一家工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再自由散漫,在装填战斗部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烟瘾再大也不敢乱来。生产砂弹时虽然没有危险,但是要求极高,灌进去的沙子和其他填料的公差范围极为严格,只在两三克之间,检验科长亲自称重。因为工厂知道,射击精度能否达标,武器能否通过,关系着工厂的饭碗。

我在昌平的射击场见识过燃烧弹的厉害。当时一枚燃烧弹打出去后,没有被背后的山包挡住,而是弹跳着飞过去了,一下子在后山上爆开了,眼看着就起了火苗,而且迅速蔓延,好在事先有准备,有救火车和当兵的在边上待命,才一拥而上迅速扑灭。幸亏没有出大事。那次以外后,设计组严格要求不许使用燃烧弹,只能使用砂弹。